關於農村作文的優秀事例
去年秋天,媽媽帶我去老家看望外公、外婆。在那裏,我真正體會到了什麽是鄉村生活,直到現在,還是回味無窮!
清晨,我早早地起了床,就跟著弟妹出去玩。小鳥在不時地站枝頭謳歌;野花野草隨處可見,它們在秋風中搖曳,在陽光的沐浴中,顯得那麽可愛;魚兒在水中嬉戲;小溪歡快地流淌。壹路上好不快活。壹眨眼的功夫,便到了中午,大夥的肚子就開始唱“空城計”了,我們正打算回家吃飯,在路上,我們見有些人在烤花生。看見他們吃的那麽香,我們都被饞的直流口水,於是大家開始計劃烤花生行動,我和妹妹偷花生,其他人偷麥桿。材料準備齊全後,我們找了壹幢廢棄的磚房,作為燒烤地點。首先,用幾塊磚搭壹個竈臺(不用太復雜)。接著,在裏面放壹些麥桿。接下來,把花生放進去,用開始放的麥桿蓋住(只要用壹點麥桿蓋住就可以了)。然後,等麥桿燒完後,用燒完的黑灰蓋住5分鐘就可以吃了。當我們吃著自己做的東西的時候,心裏別提有多自豪了。不知不覺中,傍晚到了。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歸巢的鳥兒,壹切都是那麽美好。只有遠處偶爾傳來的幾句叫喊聲。最後壹抹晚霞也消失了,整個天空暗了下來。人們紛紛關緊大門,進入甜蜜的夢鄉,到處都是那麽安靜,只有幾聲鳥叫偶爾傳來……
鄉村生活,妳是那麽使人回味無窮,那麽使人流連忘返!
壹年壹度的五壹勞動節又來臨了,我和媽媽趁著這段美好的時光,來到了遠在農村的外婆家。
我們下車走向村子,涼爽的春風迎面拂過,好像正在和我們壹起迎接黃金周的到來似的。道路兩旁,滿是農民們辛辛苦苦種植的綠茵茵的果林,郁郁蔥蔥的枝葉遮擋住了壹縷縷金燦燦的陽光。壹棵棵果樹上掛著密密麻麻的龍眼,媽媽告訴我,現在的龍眼還未成熟,到了夏天,壹串串黃澄澄的香甜可口的龍眼就可以收割,成為餐桌上的水果。
到了外婆家,我硬扯著媽媽要放鞭炮,媽媽沒辦法,只好答應了。於是,我走街串巷地尋找鞭炮店,終於如願以償地買到了它。我站在樓頂上,往河裏扔鞭炮,不料,卻嚇到了正在水中洗澡的鴨子,它大吃壹驚,便“嘎!嘎!嘎!”地叫了起來,隨後就慌慌張張地跑回家了,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其實鴨子也挺可愛的,妳看,白白胖胖的身子,加上白裏透黃的嘴巴,再添上炯炯有神的眼睛,走起路來壹顛壹顛的,能不可愛嗎?
忽然,天空烏雲密布,電閃雷鳴,壹瞬間,就下起了傾盆大雨,我趕緊跑回屋裏避雨。不壹會兒,雨就停了,頓時天高雲淡,擡頭遠眺,就會看見被雨淋濕的稻田正閃閃發光。走向那綠樹成陰的田野,就會有壹股心曠神怡的感覺。望著那壹條條沈甸甸的飽滿的麥穗兒,我想:是勞動人民用自己的心血才換來這壹根根麥穗的,勞動人民是多麽偉大呀!
吃過午飯,我們來到了三姨丈的番石榴林裏。展現在眼前的仿佛就是無邊無際的果林,有三姨丈的,有別人的,簡直是壹片綠色的海洋。三姨丈拿著鉗子,提著壹個竹籃子,我跟著他,從這邊跳到那邊,只見他小心翼翼地剪下了壹顆又壹顆的綠油油的果子。我樂滋滋的,心裏想:這下可以大飽口福了。摘完了果子,我已經汗流浹背,氣喘籲籲的。壹看三姨丈,他也累得滿頭大汗的,多辛苦呀!我吃著又甜又脆的果子,心想:這些果子是勞動人民用壹點壹滴的汗水換來的。
多麽美麗的果林,多麽寬闊的田野,使我流連忘返。回家後,這幅連綿不斷的畫卷時常在我的腦海裏回蕩。
1、鄉村生活的妙處在院門外。我在舊居小住時,時常穿壹雙布鞋,換壹身便裝出門采風。走在青山綠水中,視覺上最為舒服的是山村姑娘那大紅大綠的衣裝,而聽覺方面的享受則是那些耳目壹新的雞鳴蟲叫,莊戶人家打開院門的聲音,這種艷俗的色彩以及拙樸的音響與這大片的麥穗、蹣跚前行的牛群最為親和。往前再行,在民宅集居的遠處有壹酒肆,店號為“快活林”。心裏甚歡,腳下生風,仿佛沾上點中國功夫的仙氣。
2、這地方的水真是多得出奇,只要妳站在某個空曠的地方,必有壹條或大或小的河灣流入妳的眼睛。
早晨,人們還沒有等到河裏的魚兒醒來,便紛紛用竹篙戳碎它們的夢。霧正濃,對面不見人影,等兩條船互相靠近了,才驚出壹身的冷汗,連連說好險好險,船卻已錯開壹丈有余。這地方有個打魚的老翁,七十八歲,鶴發童顏,聲如洪鐘。“小魚小蝦賣喲--”,雖是普普通通的壹聲吆喝,卻讓人好似沈醉醒來飽飲壹杯釅茶,遍體舒暢,渾身生津。偶有船上懶漢,昨晚喝多了,迷迷糊糊爬出船艙,看天色未明,站在船尾揚下壹線渾濁的臊尿。少不得挨老婆壹頓臭罵,煮飯的水還得從這河裏拎呢!
經常有兩只可愛的小鳥,捉住河邊柳樹的梢頭,四目相對,鳴鳴啾啾,無限柔情,相依相偎。壹對早晨出來透氣的鯉魚,趁著霧氣迷蒙,盡情嬉戲,全不管老漁翁羨慕又無奈的目光。
天色漸亮,陽光四射,驅散本來就無根的霧氣。整個村子忽然就活了過來。農人早起,無非兩件事,倒夜香,燒早飯。這地方人家的茅廁往往就在河邊,男女主人各行其事,並行不悖,倒也不覺任何不妥。稍後,村裏雞飛狗跳,學生上學,農人下地,工人做工。
3、清晨,總是很自然地醒來,看木窗外的光線越來越亮,鳥兒的鳴叫聲由唧唧喳喳的熱烈喧鬧,到漸漸減少,想是聚會完捉蟲子去了。間或有悅耳的歌者,叫幾聲飛來又飛走。起床看看手機上的時間,還不到六點鐘,太陽已上樹間,將光線淡淡地抹在東墻上,投在屋裏的光罩著浮塵,細小的顆粒在光線裏快樂地上升下沈,如早晨的舞蹈。給母親收拾好,推她坐在陽光裏,便開始做早飯。鄉村的生活因為沒有了時間觀念,壹切都可以不慌不忙地做。
春來夏到的日子裏,每天清晨醒來,妳會聽見壹陣清脆的鳥叫,起床,打開窗,妳會看見綠油油的壹片草木,呼吸著新的空氣,此時的心情壹定很好。接下來就是做早餐,習慣的還可以去小街上買幾根油條,拌著稀飯,很美的哦~!吃飽了,就下地幹活,鋤鋤草,松松土,現在正是橘樹開花的時候,到橘山上,剪剪嫩牙,碰到農忙的時候,大家夥都會帶著中午飯,在外吃,當太陽西下的時候,妳就會看見農民伯伯,背著鋤頭,回家了,累了壹天了,也該點支煙,歇歇了,老伴們也該做飯了,炊煙裊裊,農家小菜,味道香噴噴的。夜幕降臨,躺在床上,看看電視,很快進入夢鄉了,幹了壹天的活,睡的很熟很香,妳只聽見外面的蟈蟈在不停的叫,夜,很靜~!每到什麽節日的時候,都會自己動手做,比如清明節,都會去上墳,祭拜死去的親人,自己去采“清”,(壹種植物,敲糊了和糯米柔在壹起,放點餡。有甜的,鹹的,包好蒸熟就可以吃了)用我們這當地話叫“清明果”,味道還是不錯的~!端午節,家家都包粽子,甜粽,鹹粽,愛吃啥就吃啥。過年了,家家戶戶都忙透了,熱鬧極了,鞭炮聲,時不時的在山間回蕩著。要是妳們喜歡鄉村,歡迎大家來玩,鄉村人民都很熱情,樸實,好客。。。
盛夏時節,已近初秋.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遭受議和派打擊,誌不得伸,只得歸隱山林,隱居到江西的上饒區.
壹天正午,辛棄疾享用好午飯之後,便出去散步,暖洋洋的陽光照耀在他的身上,他感到舒服極了.辛棄疾坐到壹棵大樹下的草坪,瞇起眼睛觀賞著周圍的景物.
只見遠處有壹間茅草屋,茅草屋的屋檐又低又矮,低得人只能彎著腰走進去.茅屋前有壹條清澈的小溪,溪水幹凈極了,連底下的小石子都可以看得壹清二楚,不時有幾條小魚兒在溪底嬉戲,玩耍.溪面上長滿了粉紅色的荷花,仿佛是壹個個害羞的小姑娘.溪邊長滿了青青的小草兒,在微風的吹拂下翩翩起舞.好壹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茅草屋旁有壹對不知名的老爺爺和老奶奶,正在壹邊喝酒壹邊用方言聊天,看起來親熱極了.真是人老心不老哇!
大兒子可勤勞了,正拿著鋤頭在溪東的豆田裏辛勤地鋤著草.中兒子正坐在茅屋旁專心致誌地編織著雞籠,動作嫻熟極了.最令人疼愛的小兒子非常調皮,此時正躺在溪邊撐著頭剝蓮蓬吃呢!
辛棄疾看了感慨萬千,便作了壹首詞: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裏吳音相媚好
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臥剝蓮蓬
鄉下的快樂生活
國慶節的第二天,我到外婆家去玩。外婆住在鄉下,要坐兩個小時的汽車才能到。我和媽媽走在開滿野花的小路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心情好極了。
到了外婆家,我和鄰居家的小妹妹來到屋後的大園子裏,看到外婆家的石榴樹上掛滿了壹個個紅燈籠似的石榴,攙得直流口水。征得外婆的同意後,我們就摘起了石榴,不壹會兒,就摘了滿滿壹果盤。可是,我們看見樹枝的上方有兩個又紅又圓的大石榴,踮起腳尖兒試了好幾次都摘不著,它們實在是太高了!鄰居小妹妹用力壹跳,摔了壹跤,差點哭了。我哄著她說:“算了,留幾個給大人摘吧!我們去玩別的。”鄰居小妹妹破涕為笑,拉著我的手出了園子。
我們蹦蹦跳跳來到村子後面的小山坡上,準備去栽芝麻花。我們先用尖尖的樹枝挖了壹個小小的坑,再把芝麻花放了進去,然後把邊上的土蓋在芝麻花的周圍,再壓壓平,最後從家裏拿來了小水桶,往泥土裏澆水……看到我們栽下去的芝麻花在陽光下那麽鮮艷,那麽漂亮,真是開心極了!我默默地祝願等到明年我再來的時候小山坡上開滿了美麗的鮮花……
鄉下的生活真是太快樂了!
農村房屋的錯落無序,環境的不雅這是以前鄉村生活的舊貌,然而走過這壹條鄉村大道,讓很多的城市人都投來了羨慕的眼神。兩旁是新的小康住宅樓,紅色的瓦,米黃色的墻,處處都可以看到的新綠,顯得格外的協調,這不禁讓人感嘆著如今鄉村生活的變化。
沒有城市的高樓大廈,沒有川流不息的汽車,沒有吵雜的聲音,有的只是壹種讓城裏人久違了的寧靜。漫步鄉村路上,享受著有空曠的陽光,感受著鄉村獨有的氣息,有點令人陶醉。聽鳥兒清脆的歌聲,觀池塘鯉魚鬧波,踏著石板路,感受著難得的閑散自在。柳枝在柔和的春風下隨風飄搖著,空氣好像也是清澈的透明的,透露出的是讓人沈醉的清新,沈醉於濃郁的鄉村味之中。
夕陽西下,看太陽慢慢的從山邊落下去,在村的清河旁,壹些婦女正聊著天,洗著衣服,在淡淡的夕陽的映襯下,似乎在她們臉上可以看到那種農村最純樸的微笑。突然間人多了起來,是壹家村辦企業的工人下班了,都紛紛匆忙的趕回家,這也是這壹個寧靜的村莊最熱鬧的時候。
樸實,勤勞的鄉村人自己正改變著身邊的壹切,享受著努力而來美好的環境,幸福的鄉村生活。在喧嘩的城市裏,也許越來越多的城市人願意去改變生活,來感受這壹種清新的鄉村生活。
鄉村生活
我是城裏人,不過也去過幾次鄉村,在那裏,也是別有壹番風趣的。
我上三年級的壹個暑假,和爸爸、媽媽、表弟來到農村——奶奶的老家。
奶奶家是壹個兩層樓房,上面扒滿了爬山虎,只不過是壹邊密集,壹邊稀疏,她們伴著輕輕的風聲,有節奏的舞蹈。屋檐下還掛著幾串曬幹的紅辣椒,房前屋後還種著向日葵,離屋子幾十米的地方有壹個池塘。
我在這裏認識了壹些好朋友。最有趣的是掏鳥蛋,首先,讓壹個夥伴爬上樹找尋目標,他環顧四周,眼睛突然全神貫註的盯著什麽東西,側耳傾聽,他指著壹棵樹,我們便迅速的爬上去,我第壹個爬,貝貝在最後,我在能夠到鳥巢的地方停下,伸手去掏鳥蛋。我的左手使勁兒抱住樹幹,右手迅速地將鳥蛋遞給下面的人,我的兩個膝蓋親密的勁挨壹起,掏了3、4蛋後我突然摸到了壹個軟軟的東西、沒有毛、表面比較粘,還在發出“噝噝”聲,難道這是……,我急忙把蛇扔下樹,頓時傳來尖叫聲,我和夥伴急忙下樹,貝貝用力打我的背,啜泣著說:“誰讓妳吧蛇扔下來呢!”
我愛農家生活!
“媛媛,回家鄉看看吧?”爸爸再壹次問我。我還是那句老話:“不,永遠也不!”這時,勾起了我以前在家鄉的事:我們睡覺的地方是睡在幹幹的茅草上,沒有蚊帳,晚上蚊叮蟲咬,害得我整宿整宿睡不著覺;門前是壹堆堆的牛糞,又臭又臟,壹腳踩下去,腳也不知變成了什麽樣;泥濘的路到處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子,整個腳就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腳抽出來,可鞋子卻留在泥潭裏……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現在家鄉‘昔非今比’了。”我暗暗地想:這是真的嗎?於是我就跟著爺爺坐著汽車回家鄉了。
來到了家鄉,啊!真美!難道這是我的眼睛花了?我揉了揉眼睛,沒有呀?本來以前那坑坑窪窪、崎嶇不平的小路,現在已變成壹條平平坦坦的柏油路,路兩旁種滿了花草樹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高樓大廈撥地而起。我和爸爸來到叔叔家,哇,叔叔家也變了,墻壁刷得雪白雪白的,好像是粉裝玉砌的,好像是銀裝素裹的。家具也嶄新的,刻著龍鳳圖案。房子很大很大,他們再也不用竈頭煮東西了,都換成煤氣爐,方便快捷……我好像到了人間仙境。叔叔帶我走進壹個房間,掀開壹塊花布,呀,這正是我再熟悉不過的東西——電腦。叔叔熟練地操縱著電腦,猶如在談鋼琴似的。姐姐也有壹臺電腦,她也挺會打電腦。以前那重男輕女的舊社會觀念現在也沒了。我想不到家鄉人的素質提高得那麽快!吃過午飯,我悠閑地散步,看見遠處那些農民不再用老黃牛拉犁耕地,而是用各式各樣的拖拉機犁地。犁地時發出的聲音如同贊揚家鄉的變化。
家鄉的人變了,地變了,交通也方便了,電話什麽的都有了。可是什麽讓這些變了呢?我正百思不得其解,這時,兩個婦女在談笑風生。壹個說:“還是政府好,我不重男輕女了。我現在才發現,原來女孩兒也是那麽棒!”“我的女兒也是呀……”我恍然大悟,原來這是政府的功勞哇!我想:假若到了未來,這裏壹定變得更美好!
我花了20分鐘打的,求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