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騰訊QQ創始人是誰?

騰訊QQ創始人是誰?

馬化騰,男,32歲,騰訊公司創始人,被譽為OICQ(也就是後來改名的“QQ”)之父,中國第壹代網民、超級網蟲;1984年隨父母從海南來到深圳;1993年深圳大學電子系計算機專業畢業;同年進入潤迅公司開始做軟件工程師;1998年開始,考慮獨立創業,其後自主開發了基於INTERNET的網上中文ICQ服務——OICQ(www.OICQ.COM),並成為全國在線人數最多的中文ICQ服務商;1999年10月得到美國數據集團(IDG)和李嘉誠旗下的香港盈科數碼各11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目前QQ在國內外(以國內為主)擁有註冊用戶近億,且以幾何速度每日遞增。可謂國內網民使用最多的即時通訊工具。而QQ本身也從廣告、移動QQ、QQ會員費等多種領域實現了贏利,馬化騰作為公司創始人自然是最大的貢獻者和受益者,其為人親切禮貌卻沒有多余的客套,對****逐步加深的關註並不在意,可是卻偏偏有無數****對其進行報道。無論是業內人士還是普通網民,甚至是不上網的大眾均對馬化騰的遠見和魄力頗為贊賞。 創業故事 從當年5條電話線和8條臺電腦所組成的局域網,到今天為近3億註冊用戶提供基於QQ的各種通信服務,從5萬元起家,到2004年6月上市後的8.98億港元身價,從壹位軟件工程師,到中國即時通信業務的開拓者,騰訊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把自己與QQ聯系在壹起。QQ業務發展所帶來的資本膨脹並不能改變馬化騰壹貫低調的行事風格,他寧願把自己當成網民。 他說,只有按照網民心態做事,才能推出更加符合用戶需要的業務。 在我的生命中,除了工作之外,現實生活中其他事情很少能使我產生興趣。我對任何事情都很專註,專註使我獲得了前進的動力。 在上大學之前,我非常喜歡天文和地理,家中到處都是有關天文和地理的雜誌。但讀大學之後,我發現這些樂趣離現實太遠了,我開始從編寫軟件和研究計算機網絡中體會到樂趣。我發現自己面對網絡是如此興奮,並且網絡使我結交了更多的朋友,這些朋友甚至現在還是我重要的合作者。 畢業後,我在潤訊公司申請了軟件工程師的職位。在1990年代時,潤訊是中國尋呼市場中名列前茅的公司,擁有幾百名軟件工程師。在大多數工程師看來,開發出更高深的軟件或許可以證明自己的智力,但我認為寫軟件並不是自娛自樂的事情,必須使更多人應用才有價值,即使我自己只扮演將技術推向市場的小角色。 1998年,我看到了基於Windows系統的ICQ演示,這引起了我的靈感,我開始思考是否可以在中國推壹種類似ICQ的尋呼、聊天、電子郵件於壹身的軟件,我註冊了自己的公司,公司啟動資金來自於我以前的炒股所得。經過3個月的開發後,OICQ系統終於可以上市,但是服務器托管問題壹直無法解決。我們曾經考慮以60萬元將OICQ出售,不過,幸虧我們將它留下來,因為我漸漸的發現做互聯網並不是純粹掘金。 OICQ令大多數用戶和投資商愛不釋手,騰訊公司成立不久便獲得來自美國IDG和香港盈科數碼的220萬美金風險投資,此後更名為QQ。我意識到,壹種不斷優化的商業模式和持久的經營理念,才可能使公司走得長遠。 2001年時,國內新浪、搜狐、網易等網絡公司已經做成規模,通過上市獲得了新的資本支持,並且這些網站通過推出收費業務加快贏利。可是騰訊並不具備擴充資本和推行收費業務的條件,因為我們畢竟是壹家只有18人組成的公司,又缺乏現成的收費渠道。當時QQ註冊用戶已經達到2億,但公司出現資金緊張,市場曾壹時盛傳QQ將收費或者停止服務的消息。 中國移動推出的“移動夢網”改變了我們的生存狀態。我想到通過與運營商“二八分賬”的協議實現業務增長(運營商20%,騰訊80%),這就是移動QQ的誕生。2002年,移動QQ占到騰訊公司整體業務收入的70%,我們又推出了非常QQ男女、彩鈴、圖片等服務形式,用戶反映很好。與此同時,我們改善公司治理結構,並不斷優化商業模式,曾6次修改商業計劃書,就是為了使騰訊獲得更多的資本支持。 2004年6月,騰訊在香港主板上市,這使得我們在獲得了穩定的資本支持。下壹步我們就是繼續以較低的成本開展新業務,並且在新業務和功能方面通過即時通訊增加客戶粘性,而不是分散精力,這是我們和其他國外工具競爭的籌碼。對於騰訊而言,3億的註冊用戶發展業務的基礎,我們甚至可以發展電子商務,在客戶端推出C2C多種功能。不斷地滿足網民們更多的需求,這大概可以算得上我的夢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