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蓮說這篇文章寄托了怎樣的社會理想
壹、整體把握
說,是壹種議論性的古代文體,大多是就壹事、壹物或壹種現象抒發作者的感想,寫法上不拘壹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潑,有波瀾起伏,篇幅壹般不長,跟現代雜文頗為相似。作者周敦頤是北宋著名的哲學家,人品極高,胸懷灑落。曾任南康軍(治所在今江西省星子縣,“軍”是宋代行政區的名稱)地方行政長官,命人在官衙壹側挖池種蓮,名曰“愛蓮池”,又托物言誌,寫下了這篇文章。
本文章法極為嚴密。開篇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這是總提,為下文將要說到的“菊之愛”“牡丹之愛”“蓮之愛”張本,是入題的準備。接下來,先以陶淵明愛菊和世人愛牡丹二事作烘托,然後用“予獨愛蓮”壹語道出作者心意,這就是入題了。循此繼進,自然說到蓮的種種可貴之處。從“蓮之出淤泥而不染”至“亭亭凈植”幾句,在描寫中滲透作者對蓮的無限贊美之情,突出了蓮的潔凈、單純、雅致,“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則總括蓮的品格。蓮既有此品格,菊和牡丹又如何呢?由此又引申出壹層新意:“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三者都具有象征不同人群的意義。到篇末,作者再運用感嘆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態度:他既不願像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又不願像世人那種追逐功名富貴,他要在汙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愛蓮”即愛君子之德——這是本文的主旨。
本文從始至終以“菊之愛”“牡丹之愛”襯托“蓮之愛”,層層深入地寫來,其中涵蓋了大量社會現象,文雖短而意蘊無窮,這種寫法也很值得品味。
二、問題研究
1.蓮的形象的象征意義
文中蓮的現象是壹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作者正是從這個整體出發,得出了“可遠觀而不可褻玩”這個結論的;又據這個結論將蓮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蓮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義。具體地說,“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處汙濁環境而不同流合汙、不隨俗浮沈的品質;“濯清漣而不妖”象征君子的莊重、質樸,不嘩眾取寵,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獨行,正直不茍,豁達大度;“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質。所有這些象征的內容都是通過聯想而產生的,關鍵在於要把握蓮的整體形象,然後仔細尋味;聯想愈豐富,作者心目中的君子的形象就變得愈鮮明。
2.關於襯托的寫法
襯托的運用有種種不同的情況,有時可以區分為高襯、低襯或正襯、反襯;有時則無法區分。本文中以“牡丹之愛”襯托“蓮之愛”屬於反襯,這大概沒有爭論;但“菊之愛”究竟屬於何種襯托,就很難說清。“菊之愛”有兩重含義:壹是做壹個避世的隱士;二是像陶淵明那樣保持獨立的人格,“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從前壹重意義來看,本文作者與之相反,他不贊成避世,而主張入世;從後壹重意義來看,則“菊之愛”與“蓮之愛”亦似有相同之處。據此,我們不妨說作者以菊作烘托的本意也許是:避世者不染世之塵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則境界更高。至於這究竟是正襯還是反襯,大可不必去管它。
寫法也是為表情達意服務的,研究寫法的目的是要弄清作者這樣寫究竟表達了怎樣的情意,用哪壹個名詞術語來概括是次要的事。
練習說明
壹、背誦並默寫這兩篇短文。
設題目的是使學生能牢牢地記住這兩篇名文。這道題要在課上完成,據以往的實踐經驗,熟讀成誦約需35分鐘,默寫約需10分鐘。要讓學生養成當堂記誦的習慣。
二、反復品味文章的寓意,研討下列問題。
1.《陋室銘》結尾引孔子的話“何陋之有”,有什麽含義?試聯系全文內容作具體分析。
2.《愛蓮說》中稱蓮是“花之君子”,試根據課文說說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應當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質。
3.下面幾句話都有言外之意,試做分析。
①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②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所謂“寓意”,主要是指作者的誌向和抱負,這是托物言誌文章的核心,必須抓住這個核心,才能達到整體感知;此外,也包括對文中某些重要語句的理解。本題中前兩小題是依據整體感知的需要設計的,應作為討論的重點。下面分別說明:
1.《陋室銘》的全篇旨意是從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這句話生發而來,作者以此結住全文,顯得立意高遠,無懈可擊。但引文中略去前半句,而只用後半句,是因為“君子居之”的意思已經包含在全篇文章之中,略去後才有余味。在討論前最好先告訴學生這句話的出處,說說省去前半句的原因。
參考答案見“整體把握”。
2.這是壹道開放性的題。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有種種美德,我們無法盡知,而只能通過蓮的形象來探求。因此,在討論前應當指出,這是壹種藝術概括方式,要善於運用聯想把蓮的形象跟君子的形象融為壹體,不要搞機械的“對號入座”。本題切忌搞統壹答案,重在培養學生的聯想力。
3.設題目的是引導學生註意揣摩語言。
①可以先問學生:作者是否不喜歡聽音樂?(從“調素琴”可以得出否定的回答。)“調素琴”跟“絲竹之亂耳”有什麽區別?由此逐步引導到作者對官僚們尋歡作樂生活的批判態度上來。
②作者這種寫法頗似“壹字褒貶”,文中只說牡丹是“花之富貴者”,此外別無貶辭,但從“宜乎”壹語卻可以看出他對世風的鄙視。為了引起學生討論的興趣,無妨先讀讀白居易的《買花》詩(見“有關資料”),此詩淺顯易懂,費時不多。
本題也不要求統壹答案。
三、“之”有時相當於“他(她、它)”“這(那)”,有時相當於“的”,有時卻只有表示語氣的作用,沒有實際意義——這後壹種用法往往憑語感就可以察覺到。試用此法辨析下列各句中的“之”字哪些屬於這種用法。
①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③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④孔子雲:何陋之有?
⑤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設題目的是使學生初步熟悉“之”的三種最常見的用法。切忌講語法,非講不可也只能講到詞性為止。文言虛詞的用法實質上是個習慣問題,讀得多了,養成了習慣,就不會覺得它難解。所述三種用法中的最後壹種跟誦讀的關系尤為密切,例如“無絲竹之亂耳”,去掉“之”字後,句意並未變化,但讀起來就不如原句順口且有韻味;“有何陋”讀起來語氣就不如“何陋之有”那樣強烈。讓學生在誦讀中反復品味,是解決這個難題的有效方法。
參考答案:①的。②表示舒緩語氣。③同上。④表示強烈反問。⑤它(指桃花林的奇景)。
教學建議
本課擬用兩課時教讀。由於課文篇幅短小,疏通文意不甚費力,語句又讀來瑯瑯上口,兩文都可以用先背誦,其次討論,最後默寫的程序進行教讀。討論的指導在“練習說明”裏已經涉及,勿庸贅述。下面單就誦讀的指導談幾點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