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我翻譯: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
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
壹、原文:春秋 孔子及其弟子《論語·學而》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二、譯文: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人的根本啊!”
擴展資料
壹、人物介紹
有子,有若(前508年或前518年—?),有氏,名若,字子有(壹說字子若),世稱“有子”,孔子弟子,孔門七十二賢之壹,被尊為儒學聖賢。
生年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比孔子小四十三歲,為前508年;而《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則作三十三歲,為前518年;卒年史無確載,惟《禮記·檀弓》記“有若之喪,悼公吊焉,子遊擯,由左”,可見其卒於魯悼公在位時期。悼公為哀公之子,前466—前429年在位。則有若逝世約在前五世紀中期。
二、作者介紹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