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夏陳安的主要事件

夏陳安的主要事件

“中國藍”彰顯媒介多元時代的電視力量

作為浙江衛視總監,夏陳安的“沖”在電視圈裏是出了名的。按他同行的說法,他是壹個“有血性的浙江人”。從2008年8月浙江衛視啟動“中國藍”的全新頻道定位轉型,到“中國藍”成為壹股旋風,再到“頂層設計,大片戰略”提出,夏陳安的戰略思維壹直處於“前進擋”。

蛻變:從小格局走向大格局

2008年,浙江衛視樹起“中國藍”的旗幟,在“以精英的實力創造大眾文化”的戰略目標下,開始轉型升級。2011年浙江衛視提出“大片戰略”,希望以此終結草根選秀時代。如今,《中國好聲音》作為浙江衛視的名牌欄目,兩季節目平均收視率破4、話題討論過億和對臺灣等地區強勢輸出,通過前兩季的熱播,已經被娛樂評論界稱為無可爭議的、跨時代的“現象級”欄目。

“這是壹種格局的變化,從小格局走向大格局,特別是節目所體現的正能量、高收視令人欣慰。”夏陳安說。

進入2014年,比周間綜藝《我不是明星》、《爸爸回來了》、《爸爸回答吧》、《十足女神範》等節目的整體創新,更為業界關註的是浙江衛視在周末晚間時段各種類型“電視大片”的持續推出。被稱為“中國藍大片集群”的《中國好舞蹈》、《十二道鋒味》、《奔跑吧兄弟(Running man)》和《中國好聲音》、《中國夢想秀》壹起,構成2014年“中國藍”品牌陣列的最新圖系。和兩年前相比,在進壹步放大和優化了內容和品牌潛能後,“中國藍大片集群”類型更豐富,合作模式更多樣,產業空間更開闊,其中最為顯著的壹個變化是,“中國藍”的品牌資源整合和營銷更清晰地進入了國際化的循環道路。

競爭:更看重的是氣質領先

如今在壹些廣告客戶眼裏,廣告現在首選的衛視是湖南和浙江,在壹些節目制作團隊看來,浙江衛視也是壹流的合作夥伴,而對於坊間流傳的“江湖地位”比拼,夏陳安更看重的是壹個衛視的綜合性指標,即包括收視率在內的品牌力、傳播力、影響力和公信力,更看重的是氣質領先。

相比6年前,夏陳安坦言,目前衛視間的競爭更加激烈了,但未來的競爭壹定是衛視的氣質之爭。

“電視大片”時代,大型電視節目有可能成為下壹個投資熱點,拼明星、拼細節的現象比比皆是,許多人認為只要多投資、多請明星,多買模式就能“砸”出“現象級”,壹些節目動輒砸幾千萬元進行宣傳,更有業內人士給“現象級”節目設立了每期節目至少300萬元以上的門檻。

“‘現象級’是可遇不可求的。”在夏陳安看來,電視“大片”的誕生有三大時代因素:內外兼修的制度設計、“以精英的實力創造大眾文化”的規律認識和人本精神。

願景:守望人文理想

“頂層設計,大片戰略”,作為頻道的壹個自上而下的全局化戰略設計,這壹八字策略於2011被浙江衛視提出。夏陳安認為,不光要有綜藝大片,也要做新聞大片、財經大片、人文大片,當然還有電視劇大片以及浙江衛視自制劇等,“到那個時候,就不僅僅是只有標桿節目了,而是整個平臺中國藍獨特的氣質體現”。

從“以精英的實力創造大眾文化”,到以引導力、品牌力、收視率等指標綜合評估的績效考核機制,到團隊生產組織運作,再到與體制外機構合作的商業模式創新運營,無不體現了浙江衛視與生俱來的擁有互聯網基因這壹事實。

目前浙江衛視的節目主要分為兩大系列:壹個是包括《中國好聲音》、《中國夢想秀》、《中國好舞蹈》等在內的“中國系列”;另壹個是戶外真人秀系列,像《爸爸回來了》、《十二道鋒味》、《奔跑吧兄弟》。不管哪種類型的節目,夏陳安都希望能以大格局、洞察力和決斷力去彰顯媒介多元時代的電視力量,體現節目的深度和厚度,堅持對人性的關註,守望人文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