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武英殿曾經被用作皇家印書局
故宮武英殿曾經被用作皇家印書局,這個說法是正確的。
康熙年間,首開武英殿書局。康熙十九年(1680年)將左右廊房設為修書處,掌管刊印裝潢書籍之事,由親王大臣總理,下設監造、主事、筆帖式、總裁、總纂、纂修、協修等30余人,由皇帝和翰林院派充。康熙四十年(1701年)以後,武英殿大量刊刻書籍,使用銅版雕刻活字及特制的開化紙印刷,字體秀麗工整,繪圖完善精美,書品甚高。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命將《永樂大典》中摘出的珍本138種排字付印,禦賜名《武英殿聚珍版叢書》,世稱“殿本”。道光二十年(1755年)後刊書甚少,僅存其名。武英殿之書凡存而不發者壹向貯於敬思殿中。
武英殿建築風格:
武英殿南向,建築三面圍繞紅墻,東西寬70米,南北長100米。建築面闊五間,通長33.4米,進深三間,采用黃琉璃瓦單檐歇山頂。殿前有內金水河流過,上跨石橋三座,玉石欄桿,形制如同太和門前的金水橋。殿門在南墻正中。武英殿與後殿敬思殿坐落在高臺上,前出月臺,月臺前是與武英門相通的禦路,均高出地面1.5米,須彌座圍以漢白玉石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