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氣道的實戰性如何?
我練習合氣道約4年,屬心柔會,黑帶未上段。在練習合氣道之前沒接觸過任何武術,屬於0經驗入門。
之前的三年練習算認真,每周兩次的練習缺課次數保持在個位。在第四年接觸太極後開始思考合氣道的價值。
合氣道是否能用於實戰是我最先想知道答案的問題,可惜無論從師範視頻還是個人經驗,到現在還沒有滿意答案。之前各位回答裏的內容有很多也是我思考過的問題,因為最近兩年壹直在練太極(先是陳氏老架,後改為武當太極,練習內功和整體勁)再補充些個人體驗:
我近期的觀點是合氣道不適合實戰,源自體系本身不完善。
1.缺少主動進攻技。剛接觸時覺得似乎非常形而上的美,但實際是實戰被揍的毫無招架能力。這個缺失導致實戰壹直被動,在沒有對抗的情況下等對方破綻使用關節技有些壹廂情願。更嚴重的問題是練習者缺乏攻防意式。
唯壹略主動的是進步atemi破壞重心。那麽平時練習的atemi,實戰時真的有效麽?我看到的情況是大部分練習者出拳無力,有力的多數不會整勁,都在用肌肉僵力。這種拳即便打到對方,也產生不了什麽威懾力,破壞重心更是難。再加許多拳術在面對打擊時有反擊法,無效的出拳很可能成自己的破綻。理想化的進步出拳破壞重心等破綻做關節技,實在只是理想而已。
2.基礎教學缺少下盤和整勁訓練,這是硬傷。合氣道的特點是移動頻繁,對重心的把握要求極高。但卻常常在各個道館裏看見練習多年甚至上段的同學,下盤松散,胯緊,膝蓋無力,重心不穩(對比練習同等時間內家拳的同學)。 練過下盤的都知道好處,對合氣道而言壹是攻時不會因為步伐移動失衡;二是uge時破綻變小,重心非常不容易被破壞。力從地起在合氣道中也常提,但這從地起的前提是下盤有力。練習下盤的過程中,壹般自然就做到了讓力貫穿上下半身。練法最直接的就是站樁。我從陳氏纏絲樁渾圓樁至現在練的六面整體力樁法,受益匪淺。
關於整勁,練出整勁最後影響的是整個身架和發力方式。沒有整勁的支撐,很容易變成局部力。會有學長說所以要全身移動,軀幹帶動手。說法沒錯,但過於籠統,導致的結果是為了追求腰帶手的效果,強行繃緊了肩肘關節,以為做到了軀幹帶動。沒有訓練過樁法和壹些抻筋拔骨的基礎訓練,很難體會身架被內勁撐著的整勁是什麽狀態。所謂的松而不懈,也建立在練出整勁的基礎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