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有機茶之鄉在哪裏

有機茶之鄉在哪裏

武義縣位於浙江省中部,是個“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區縣,全縣現有茶園面積近10萬畝,是浙江省產茶重點縣和全省實施“有機茶工程”的試點縣之壹,年產茶6500余噸,產值9500萬元,面積、產量、產值均居金華市首位。

優美的生態環境為發展有機茶生產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全縣大部分海拔是500-1500米的廣闊山丘,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9座。全縣10萬畝茶園大多數分布在深山高山上,遠離城市,沒有大氣汙染,良好的生態環境造就了武義茶葉優良的品質。九十年代以來,武義縣把名優茶開發作為茶葉生產的壹個重點,促進了茶葉生產的大發展、大提高,全縣不少農戶以茶為業,靠種茶、制茶、販茶走上了致富路,全縣先後湧現了“武陽春雨”、“金山翠劍”、“湯記高山茶”、“更香翠尖”、“郁清香”等壹批暢銷全國的名茶產品,名優茶產量占茶葉總產量的三分之壹。2000年全縣產茶葉6500噸,其中80%以上為無公害茶,來自茶葉的收入占農民人均收入的28%, 根據茶葉市場行情和消費需求的變化,縣委、縣府及時調整茶葉生產方向,把它作為全縣實施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點內容來抓,提出了“繼續抓好名優茶,積極開發有機茶,普及無公害茶”的茶葉生產工作思路,95年開始與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合作進行有機茶開發,是省內最早開發有機茶的縣份。

金山茶業有限公司在海拔千余米的牛頭山麓建立了300多畝有機茶生產基地,按有機茶的生產要求管理茶園。1997年,該公司生產的“采雲間”系列有機茶順利通過了國家環保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的嚴格檢測,獲得了《有機(天然)食品證書》,成為浙江省第壹家獲得OFDC頒證生產有機茶的企業。之後,武義金山茶業有限公司又獲得了瑞士IMO等國際有機茶認證機構的頒證,加入了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取得了有機茶打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采雲間”系列有機茶源源不斷地出口德國、美國、日本、荷蘭等國家。武義金山茶業有限公司現已建成兩條有機茶生產線,可年產有機茶600多噸,成為武義縣開發有機茶的龍頭企業。目前,武義縣有機茶年加工能力達到1800多噸。

到2000年底,全縣已有10家企業獲得有機茶生產、加工和銷售的有機認證,有3萬余畝茶園進入有機茶園轉換期,獲得認證的有機茶園面積已達5293畝(其中國際認證856畝),有機茶頒證面積占全國的25%,位居全省、全國首位,其中有機苦丁茶頒證是全國唯壹壹家。並且是全國最早在國際互聯網上註冊“中國有機茶”域名和開展網上有機茶貿易的縣市。2000年全縣有機茶名優茶產量達到460噸,其中出口235噸。今年2月下旬,中國特產之鄉推薦暨宣傳活動組委會常務副主任劉真和農業部及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有機茶研究與發展中心的專家專程來武義,對申報“中國有機茶之鄉”工作進行了認真調查和考察,考察組認為武義縣已具備申報“中國有機茶之鄉”的條件。近日,聯合國糧農組織項目官員在考察有機茶開發情況時也對武義縣有機茶開發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目前,浙江省武義縣茶農喜上眉梢,武義縣被國家正式命名為“中國有機茶之鄉”。為使有機茶走向全國,武義縣還在北京、上海、南京、大連等全國十幾個大中城市設立了有機茶專賣店,北京更香茶葉有限公司在北京馬連道茶城開設的武義有機茶銷售專賣店,其產品火爆北京城,深受消費者青睞。有機茶工程的實施,在全縣掀起了有機茶開發熱,使山區上萬畝荒蕪、半荒蕪的茶園得到管理和恢復,產生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有的茶園在轉換為有機茶園後,畝產值增加了近10倍。

預計到2005年,全縣實現有機茶園面積4萬畝,產量2600多噸,產值2億多元。為了使有機茶開發有可靠的技術保證,武義縣政府與國家環保局、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建立了長期科技合作關系,力爭把武義建成全國有機茶的培訓、示範基地。

浙江省武義縣近日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有機茶之鄉”。至此,武義縣成為全國有機茶開發最早、種植面積最廣、產量最大的縣。截至去年,全縣有機茶種植面積占全國的25%。據武義縣縣委書記金中梁介紹,武義縣的10萬畝茶園大多數分布在深山高山,良好的生態環境造就了武義茶葉優良的品質。全縣年產茶葉6500噸,其中80%以上為無公害茶,來自茶葉的收入占農民人均收入的28%。該縣是全國重點產茶縣和浙江省“實施有機茶工程建設”的試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