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中華牙膏的相關資訊

中華牙膏的相關資訊

李嘉誠收購中華牙膏品牌傳聞事件

自2010年10月23日*ST白貓公布可能重組起,業內便盛傳,中華牙膏爭奪戰將會再次風起雲湧。這次,擁有中華商標經營權的聯合利華,面臨的強勁對手可能是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目前,盡管聯合利華與和記黃埔均否認爭奪中華牙膏,但中華牙膏品牌或將易主已在*ST白貓的公告中隱現端倪。

壹紙公告掀大浪

10月23日,已經暫停上市近半年的*ST白貓公告稱,公司於2010年10月22日收到公司實際控制人傅建中致公司的公函,該公函提示公司實際控制人傅建中正在籌備公司與浙報傳媒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事宜,並已達成初步意向,相關方案確定後,將盡快提交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

這壹公告雖然簡短,卻讓人不得不為聯合利華捏把汗。

眾所周知,中華牙膏並非聯合利華的“親生兒子”。“中華牙膏”於1954年投產,是中國牙膏工業的創始品牌、曾經壹直穩居中國牙膏市場第壹位。與永久自行車、上海手表同列三大上海老品牌。1994年1月,上海聯合利華牙膏有限公司成立,聯合利華以1800萬美元資金入股,取得控股權。之後,聯合利華又取得了“中華牙膏”品牌的永久租賃經營權,條件是需向上海牙膏廠繳納壹定的品牌使用費,但每年支付的使用費也水漲船高。因此,中華牙膏每次面臨易主時,聯合利華也不得不跟著飽受煎熬。

李嘉誠盯上中華?

浙報傳媒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海浩表示,“對於是否接手*ST白貓原日化業務,現在還不能說,畢竟還有很多審批環節,入主*ST白貓八字沒有壹撇。”*ST白貓其中最為核心的是中華牙膏的品牌,品牌估值1.3億元。傅建中曾表示,若重組成功,會將牙膏品牌轉讓給*ST白貓另壹大股東上海白貓集團。

2006年,和記黃埔與白貓集團以80%和20%的比例合資成立了上海和黃白貓有限公司。開始兩年,和黃白貓的業務均為虧損。2008年4月,和記黃埔和白貓集團決定向和黃白貓增資10億元。和記黃埔出資8億元人民幣,白貓集團將“白貓”品牌作價2億元,轉入和黃白貓。白貓集團將白貓品牌出售給和黃白貓,這已為和黃白貓進壹步收購白貓集團持有的白貓股份的股權留下空間。

業內壹度傳言,和記黃埔也可能出手收購中華牙膏,以逐漸搭建起壹個日化“帝國”。有業內人士透露:“白貓若重組再啟,旗下最值錢的資產‘中華’牙膏品牌就會再度掀起爭奪戰。”

對此,日化專家李貴君表示:“不排除兩者爭奪的可能,雖然失去租賃權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品牌的所有權的確有可能轉移到和記黃埔。”

企業回應:雙方否認爭奪戰

和記黃埔可能收購中華牙膏的傳言,並沒影響聯合利華副總裁曾錫文的信心。他認為,首先,他們和中華品牌簽的是長期租賃合同,不會因為公司重組而產生影響。其次,聯合利華在日化行業的經營實力不是浪得虛名,是經過長時間的積澱和考驗的。而和記黃埔本來不是做日化出身的,不是說想做就能做得很好的。

對和記黃埔可能借機逼聯合利華退出市場,曾錫文認為:“逼我們退出市場沒有任何好處,我們每年可以交那麽多使用費,商人壹般不做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李嘉誠這麽有經營思想的人,他不會做這樣的事情的。”對於是否會收購中華牙膏,曾錫文表示,不回答假設性的問題。

和黃白貓市場總監虞中勤則明確表示:和記黃埔並沒有打算收購中華牙膏,他們就算要走大日化之路也未必會涉及牙膏行業。此外,目前市場上賣來賣去的品牌太多了,我們要收購對我們而言有價值的品牌。何況我們現在已經擁有了白貓這個品牌。現在經營還不算太成功,我們為什麽還要去經營其他品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