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檢察官
那麽我們來看看這本小說如何能讓人愛到發狂的地步。
大仲馬在曾任巴黎警署檔案保管員的珀歇的回憶錄裏,看到了壹個復仇故事。故事本身很平庸,但大仲馬發現“這只其貌不揚的牡蠣,含著壹顆有待打磨的珍珠”。
主人公定位為壹名水手,原名埃德蒙·唐戴斯,謀害他的三人原本也只是微不足道的平民,最後演變成了七月王朝政界、金融界和司法界的顯赫人物。
水手唐戴斯在法老號歸來後迎娶未婚妻梅塞苔絲,卻在婚宴上被檢察官帶走,帶走的原因是法老號的會計唐格拉爾(嫉妒唐戴斯要當船長)和梅塞苔絲的堂哥(唐戴斯的情敵)寫了告密信,誣告唐戴斯是波拿巴黨人。唐戴斯被抓走後,代理檢察官維爾福為了維護自身家族利益,把唐戴斯關進了伊夫堡的地牢。14年後,唐戴斯習得地牢鄰居法裏亞長老的學識和本領,背熟了法裏亞長老告訴他的基督山藏寶地址,躲在法裏亞長老的裹屍袋裏,逃出來監獄。憑借從基督山獲得的巨額寶藏,他開始了自己的報恩和報仇之路。
在原本平庸的真實人物基礎上,大仲馬筆下塑造的基督山伯爵,卻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儼然是正義的化身。唐戴斯對昔日的恩人莫雷爾壹家,盡自己所能給與回報,但對陷害他的唐格拉爾、費爾南和維爾福的復仇則是堅決到最終,唐格拉爾破產,費爾南自殺,維爾福發瘋,唐戴斯恩仇都得以報復為止。
讀余華的《活著》,幾十萬字的小說,以個人和單獨的家庭視角,描寫的社會面貌和個人的壹生,簡單的人物關系,壹條線的故事情節,不摻雜過多內容。而讀大仲馬《基督山伯爵》,時代背景的宏大,人物關系的復雜,場景環境的變換,故事情節的跌宕,語言描述中涉及的百科知識,都讓人感覺,這不僅像是在讀壹個《壹千零壹夜》的故事,也像是在讀壹本歐洲百科全書,更像是在讀壹本聖經故事。
大仲馬用這個平庸的故事,構思了壹本宏大的小說。他把故事時間定位拿破侖百日王朝和波旁王朝的七月王朝時期,時間跨度很大。
在這麽大的時間跨度下,描繪了壹幅幅精美絕倫的畫面。上至宮廷政界的燈紅酒綠,下至市民百姓的茶米油鹽,還有勛爵貴族的別墅洋房,關押犯人的監獄地牢,叱咤風雲的海盜,聞風喪膽的強盜。
上流社會的大型舞會和豪華婚禮,宴會上的美味珍饈,出遊的駿馬車夫,裝點收藏的名畫珍品,觀看賽馬歌劇的娛樂。
財產爭奪戰,政府官員和銀行家勾結,貴族和情婦的醜聞,等等,只為利不圖情,小說對上流社會的黑暗面描繪淋漓盡致。
從馬賽,到羅馬,再到巴黎,每壹個地方有著該發生的故事,每壹個人物都有著自己的故事和命運。主人公唐戴斯操縱全盤,布下天羅地網,罩住了所有地方,所有人,把他們熔在壹起,做出了壹場盛宴。
單從這本書中提到的百科知識,這本書就讓我們學到了很多關於歐洲,關於歷史,關於音樂,關於繪畫,關於歌劇等等方面的知識。
但這本書的智慧,遠遠不在文字表面,而在於唐戴斯從經歷萬事萬變的人生裏。
著有《百年孤獨》的馬爾克斯說,如果只讓他推薦壹本小說,他推薦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因為在人類文學史上,《基督山伯爵》是真正能被稱為改變人生的偉大小說,人生的智慧全都包含在這五個字裏面:等待和希望!
唐戴斯經歷14年牢獄的漫長等待,又經歷10年的籌謀算計,雖然他自己和周圍的人都認為他是從墳墓裏出來的人,報了仇還要回到墳墓去,可深埋於心底的,還有希望。正是有著希望,他才是恩報恩有仇報仇,最終又燃起愛,燃起希望,從黑暗又回歸了光明。
正如基督山伯爵在最後寫給馬克西米利安的信裏,留下的他曲折人生的總結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