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人欣賞不了當代藝術?!
我也屬於“懵逼”的吃瓜群眾。不明白這個裝置/影像/行為藝術有何意義,是有美學價值,社會價值,還是商業價值?難道不論誰“胡亂”壹弄,就可以稱作是藝術品嗎?為什麽當代藝術不如古典藝術,那麽容易引起***鳴、產生美、崇高、永恒的感受?
我們生活在當代,卻對當代藝術了解得那麽有限。也許,是我們的心態不夠開放,當代藝術家的表達也太過於個人化和前衛,使得作品與普通觀眾間出現了裂痕。那麽,作為吃瓜群眾,我們可以怎樣去熟悉和了解當代藝術呢?
當代藝術,指的是20世紀中葉至今的藝術表現形式。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全球化緊密地將世界各地聯系在壹起,藝術家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吸收其他地域的藝術表現形式。視覺藝術,也已不再是繪畫獨占鰲頭,攝影、錄像、裝置、行為藝術等,都是新的表現形式。正是脫離了傳統的寫實繪畫,藝術贊助人的“命題作文”,藝術家逐漸實現了經濟獨立,才可以更“隨心所欲”,去追求反映自己的內心,表達自己對世界的見解,以及對新藝術形式的探索創新。
嚴格意義上的當代藝術家,都受過學院的系統訓練,有紮實的傳統繪畫基礎。但攝影在精確度上已經可以戰勝寫實繪畫,也可以傳遞情感價值觀,那麽傳統繪畫的出路是什麽?壹味因循守舊,就創造不出多元文化和新的可能性。在快速變革的今天,世界局勢變幻莫測,人們時常陷入焦慮、迷茫、不安。作為敏感的藝術家,更是感同身受,並善於表達。與稍縱即逝的文字圖片等傳媒不同,好的當代藝術作品,圍繞壹個主題表達,在這個“冰山”下面,還有深厚的哲學、美學基礎和現實關懷。
正如在798的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出的《例外狀態:中國境況與藝術考察2017》,探索的就是在反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經濟持續低迷,民粹主義泛起,戰爭與難民問題越演越烈。那麽,天生敏感的藝術家,對此怎麽看?在“中國與世界”這個語境裏,23名青年藝術家給出了自己的角度和答案。
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的他,目前在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系攻讀博士學位。裝置藝術品《不殺之恩》,融合了影像、行為藝術和場地裝置等形式。在“新叢林法則”影響下,人通過網絡連接起來,但人際關系卻更為緊張疏離。在實地拍攝的影像裏,幾名工人被懸掛於34米高的高塔上,而躺在塔頂上的男人,扮演著“上帝”的角色,可以決定工人的生死。在展覽現場,身為觀眾的妳,也可以參與進這個畫面,如同“上帝”,妳將對他們的命運做出何種決策?
作者常采用日常材料,詩意地表現歷史、政治事件對個人生活的影響。在這場作品裏,妳只能看見數個麥克風,聽到此起彼伏的海浪聲。為什麽呢?這海浪和我們平時所聽的海浪,又有何不同?原來,作者請居住在歐洲的朋友,分別在希臘、意大利、西班牙、巴爾幹半島的海灘,錄制了多段海浪的聲音。正是在這些海灘,過去幾年來,來自中東、北非的難民,前仆後繼得登陸、遭遇海難,求生的希望也戛然而止。海灘,可以是浪漫美好的回憶,也可以見證生命的終結;它,是最好,也是最壞的地方。
在這組裝置藝術和繪畫裏,妳能感受到“流光溢彩”的夜景。紅,是熱度;藍,是迷幻。燈光不斷得旋轉變換,妳仿佛置身於老式的迪廳。燈光投射在黑白畫作上,依稀可以辨認出街道與人形。原來,這裏是菲律賓的街道夜景。菲律賓,已成為全球供應鏈上的壹環,作為訂單服務的呼叫中心,日夜燈火通明,只為了與在歐美的客戶同步工作。紅色熱帶的炎熱,伴著冷不防在街上橫陳的毒販屍首,恰是藍光帶來的顫栗恐懼。如果妳了解,從杜特爾特總統上臺後,對毒販實行的“殺無赦”政策,街頭出現的這番景象。原來,壹個城市有這麽多面,它可以讓妳迷失,可以讓妳陷入欲望,無法自拔。
初看它,像壹面紀念碑,又像嵌在墻內的佛龕。近看,每個格子裏陳列了不同的物品。這有什麽意義呢?如果妳知道作者的學科背景,那麽壹切都明了了。作者曾在哈佛大學學習生物與建築景觀專業,擅長將實驗室中的研究融入到藝術創作裏。原來,從頂部的方格向下看,它就像是壹部生物進化史:從軟體生物到人類的頭蓋骨;四周也有人類的發明物,如剪刀、打火機等。有意思的是,所有物品的陳列大小均等,雖然人類頭蓋骨被置於中央,暗示了壹貫的“人類中心主義”,但在這些大小均等的“佛龕”裏,我們的地位是平等的。人類也是生物進化的壹環,在歷史的長河裏,不也就是占據了這壹格嗎?在這面墻裏,所有的生物與物品都“孤獨地相遇”了。
作者的三組作品,是三個隱喻,它們既獨立,又形成壹個整體。老式的鋁制澡盆,象征著穩定與維持原狀。而插在上面的高壓水槍和玻璃註射器,卻是破壞穩定的因素,將導致消失與崩潰。這是壹次矛盾力量的角逐。而旁邊的鐵皮文件櫃與鋼絲隔離網,這類尋常事物,要紀念的是自1995年5月1日起,中國開始實行壹周五天的標準工作制。最後,有兩條長麻繩在地上劃出壹條通道,指向另壹面墻上的“鑰匙”形門洞。也許,它在指引妳,用鑰匙去打開這扇門--它象征著未來,壹個潘多拉盒子。妳禁不起好奇的誘惑,登上已有裂痕的清朝木梯。妳確信自己可以順利通過這條道路嗎?它,也正是我們人生的隱喻:壹切皆有可能,壹切皆是未知。
通過這壹系列的闡釋,妳可以感受到,原來當代藝術的作品裏有那麽多的符號象征和隱喻。雖然作品旁沒有配文字說明,但只要妳提前做好功課,去查找相關資料,以及跟隨講解員壹同去理解作品,也可以看出作品裏更多的意義。
原來,當代藝術也有豐富的內涵和思考。它既是藝術家的探索,對於現實的反思和表達,也是觀眾的第二次探索與解讀。我們就像挖寶藏壹樣,去挖掘作品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創作思考,當代藝術就不再是孤立、費解或嘩眾取寵。在壹個更宏觀和綜合學科的背景下,我們借著當代藝術,擴展了自己知識和思維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