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土地荒漠化的壞消息和防沙治沙的好消息.急用餵
通遼,壹個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城市,壹個蒙古族民眾聚居的地區,也是壹個全國土地沙化最嚴重的地區之壹.飛機在藍天白雲間穿行,俯身望去,壹片片赤色的山巒在視野中奔突.我此行的目的只有壹個,了解風沙的殘酷和治沙的艱辛.
通遼市處於我國最大的沙地-科爾沁沙地的腹部,原為哲裏木盟,始建於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這裏是我國蒙古族民眾聚居區,是紅山文化、富河文化的發祥地之壹.歷史上著名的孝莊皇後、僧格林沁以及嘎達梅林都出生在這裏.據史料記載,歷史上的科爾沁曾是水草豐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疏林草原.蒙 *** 民在這裏過著自由自在的遊牧農耕生活.是什麽樣的原因,使這片美麗的草原成為了黃沙漫漫的“不毛之地”?而這裏的人民又不得不把防沙治沙當作了生活中的必要程序.
飛機不斷降低高度,我視野中的通遼也越來越變得清晰.我的心中對看到科爾沁沙地的期待也越來越強烈.
科爾沁沙地 壹場人與沙漠化的戰爭
科爾沁沙地在內蒙古境內,南臨遼寧,東靠吉林,距沈陽、長春等省會城市直線距離150公裏,西南臨京津唐地區,距北京市的直線距離320公裏,是我國最大的壹個沙漠化土地區,也是我國防沙治沙重點地區之壹.雖然歷史上的科爾沁草原是壹個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麗所在,但近百年來,由於氣候變化、人口增加、亂砍濫伐、過度樵采、超載過牧等多種復雜因素的影響,使這片土地的林草植被日益減少,生態平衡失調,最終形成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的現實.
通遼市就處於科爾沁沙地的腹部地帶,全市沙化土地4086萬畝,占科爾沁沙地總面積的75%.在這樣壹塊風起揚塵,土質貧瘠的土地上,通遼市310萬人民為了自己的生存,為了周邊地區不受沙塵暴的侵襲,展開了壹場人與沙漠的戰爭.
采訪中,通遼市林業局副局長盛勤對記者說,長期以來,通遼市各屆領導班子都堅持把防沙治沙作為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特別是近年來,在國家西部大開發和“三北”防護林重點項目建設下,堅持“生態立市”治沙源、涵水源、增資源、拓財源,大力造林種草,全面提高林業生態建設的整體水平.在連續幹旱的情況下,全市每年造林100萬畝,封育100萬畝,種草100萬畝,綜合治沙300萬畝以上.從1989年到2003年的十五年內,科爾沁沙地在通遼境內的沙漠化面積已減少了1200萬畝,在我國生態建設整體進入“治理與破壞相持”的關鍵階段,通遼市率先實現了沙化土地的總體逆轉,也就是治理速度快於沙化速度.
土地沙漠化就像蠶食桑葉,壹點壹滴,直至把整個葉片吞噬完畢.不同的是蠶最終吐出對人類有用的絲,而沙漠化則最終是壹片荒蕪,是生命的沈寂.
在通遼市所屬的奈曼旗、庫倫旗和科左後旗這三個防沙治沙重點地區,我切身感受到了沙漠化為人們的生活帶來的災難.壹片片連綿不絕的沙丘,光禿禿的泛著白光,風在遠處走過.壹層層的沙子便拖著長長的尾巴跳起壹個人的舞蹈.過去提起沙漠,我的意識中還只是想到新疆和塔可拉瑪幹大沙漠,顯得那麽遙遠;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怎麽也不敢相信距離北京僅僅300多公裏的地方就有這麽大面積的流動沙丘和沈寂的荒漠.
盛勤告訴記者,“沙子堆平房,毛驢上了房”是通遼很多鄉鎮蘇木農民經歷過的沙漠化災害,所以這裏的民眾對防沙治沙的熱情都非常高,因為他們知道治理沙漠是為了自己出門不吃沙,莊稼能多打.這些年,群眾在黨委 *** 和各級林業部門的帶領下,始終把防沙治沙作為生態建設的主攻方向,依托國家實施的生態建設工程,結合本地實際,不斷推進防沙治沙工作.
在治理策略上,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的原則.平緩的沙地推行“喬木網、灌木帶、優質牧草中間蓋”模式;在起伏較大的固定沙地推行生物經濟圈、近自然林模式;流動、半流動沙地則推行植物再生沙障模式;在淺山丘陵地區實行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的生態經濟溝模式.
在運行機制上,通遼市實施了“誰造誰有,合造***有,允許繼承和轉讓”的政策,在科爾沁沙地的治理上推行承包、租賃、拍賣、公司化治理開發等多種治理方式,鼓勵社會各界承包沙地和荒山,興辦私營林場,逐步形成了國家、集體、個人及各種非公有制組織***同投資造林的治理開發機制.
在與盛勤的交談中,我感觸最深的是林業人的精神和他們要改變科爾沁沙地現狀的急切心情.他說:現在防沙治沙的難度越來越大,我們的條件嚴重不足,但不管怎麼樣,這沙我們是壹定要治下去的,而且決不停歇.從1999年到現在,在資金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我們修建了六條被老百姓譽為“幸福路”的穿沙公路.
穿沙公路的幸福解讀
穿沙公路顧名思義就是穿越沙漠的公路.在沙漠中修建壹條公路的難度有多大,壹條穿過沙漠的公路能為居住在沙漠中的人民帶來怎樣的生活改變?帶著這樣的問題,我來到了奈曼旗白音他拉鎮白葦穿沙公路的建設現場.
天下著小雨,我們由白音他拉鎮出發,驅車進入壹條沙石路面,奈曼旗林業局副局長張春民告訴記者,這就是已經建好的白葦穿沙公路的壹段.小雨、無風,我們幸運的趕上了壹個好天氣.汽車壹路向前,路兩邊的的樹木也逐漸矮下來.壹些黃柳、錦雞兒在土丘上探出身行,望著我們這些奔向沙漠的人.
路遠處,壹些沙丘的低窪處不時看到幾間房屋和房屋前後已經長起的樹木.張春民指著這些荒涼沙丘間的綠色點綴說,這就是生態經濟圈模式,也就是充分利用固定、半固定沙地、坨間低地和水熱資源條件,以戶為單位,四周營造防護林網,林網內按水、草、林、糧、經五配套標準進行綜合建設.這樣既固定了沙丘,又增加了住戶的收入.
繼續前行,路越來越窄,能夠當作參照物的灌木也越來越少,車輪卷起的沙塵越來越高,到最後四輪驅動的越野車也只能望沙興嘆,在厚厚的細沙中空轉.沒辦法,我們只有下車步行.此時小雨已經停止,細沙在腳下像壹團厚厚的棉花,讓人腳無處著力.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壹個高高的沙丘.放眼望去,視線範圍內除了兩輛向前推進的大型推土機之外,就只有白茫茫的沙丘了.生命在這裏仿佛已經絕跡,壹切都只單純成壹片沙,壹片沈寂而浩瀚的沙漠.白音他拉鎮黨委書記楊青春說,過去沒有路,住在沙區裏的民眾到鎮子裏辦事,只有步行或騎駱駝,壹般壹走就是半天.現在修了穿沙公路,驢車、摩托車、汽車都可以走,老百姓都高興的不得了.
說話間,壹股風吹過,遠處的沙丘揚起了壹層半米多高的沙塵,而我們腳下的細沙也開始不安分地流動起來.照我現在看到的樣子,壹條穿沙路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被流動的沙丘掩埋.當我提出這樣的疑問後,多年從事治沙工作的張春民說,這就是修穿沙公路的壹個難點,在沙漠中修路重要的是必須用不流動的黑土進行封層,然後再鋪設砂石.黑土封層是修路最艱苦的壹個階段,由於都是流沙,車輛根本無法進入,所以運送黑土的工作只能靠人力,我們這裏在修建另壹條巴葦穿沙公路時就舉行了民眾會戰.
張春民還告訴記者,修穿沙公路的直接目的是改善沙區交通困難,但它的最終效益是改善生態狀況和農牧民生活.因為要使穿沙公路不被流沙埋沒,以埋設沙障、種樹種草、風沙育林為主的公路兩旁生態建設必須同步實施.這樣不僅灌草植被得到恢復,流沙肆虐的勢頭得到有效控制,周圍農牧民也會從中得到壹定的實惠,所以不管多艱難,這穿沙公路壹定要修.
穿沙公路的生態建設效果到底如何呢?我們在庫倫旗壹條2001年完工的公路上得到了驗證.在庫倫旗林業局副局長曲成剛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1999年動工,2001年竣工的茫三線穿沙公路上.這裏已經沒有了白音他拉鎮流動沙丘的單壹色調,進入我們眼簾的是壹片生機盎然的景色.喬木林、灌木叢、沙草已經覆蓋了起伏的沙丘,壹些檸條鵝黃的小花讓人的心情愉悅.
在壹個高大的沙丘上遠眺,茫三線穿沙公路像壹個綠色的扁擔,挑起了兩邊向沙漠延伸的綠色植物.微風吹過,已見不到沙塵揚起,看到的是草木輕松的搖擺,沙丘安詳的睡臥.曲成剛對記者說,茫三線穿沙公路綜合防沙治沙面積可達42萬畝.這條路可以說是壹條防沙治沙路,也可以說是壹條農牧民的致富路.這條路修通以後,身處沙漠腹地的茫漢村就是豬肉的價格都比修通前平均壹斤多賣5毛錢.
在記者的調查中感到,這種以穿沙公路為軸線,向公路兩側延伸的防沙治沙模式的確是解決最難防治的流動沙丘的壹個好辦法.只是這種治理方式投入相對較大,需要各級 *** 和廣大群眾的***同努力.
席寶力高的治沙之路
34歲的席寶力高是通遼市的壹位名人,他是團中央命名的全國傑出青年農民,同時又是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席寶力高的出名,沒有什麽令人炫耀的明星光環,而是因為他近20年不停歇不間斷的防沙治沙.
席寶力高1米80的個子,臉龐黝黑,是典型的蒙古族牧民形象.見到席寶力高是在他的家庭生態圈.壹排紅磚的房子,大約有七八間,房屋後面壹片五六米高的楊樹林搖曳著陽光.也許是壹種感應,遠遠的看到壹個站立的身影,我就斷定他就是席寶力高.
壹臉憨厚的席寶力高帶著我們參觀了他承包的1300畝沙地.除了靠近房屋的楊樹林外,他還種植了黃柳、灌種草,並且長勢不錯.1300畝的沙地,在席寶力高治理前都是流動沙丘,經過他十幾年的努力,這些沙地都改變了以前的壞脾氣,乖乖地為席寶力高服務.
席寶力高治理的沙地正處在奈曼旗沙化最嚴重的白音他拉鎮.從他記事那時候起,這個叫做滿都拉呼村的地方就常年風沙不斷.少年的席寶力高在風沙的吹拂中逐漸長大,也許是飽償風沙之苦的原因,剛剛15歲的席寶力高就從心底裏下定了決心,要把讓他們吃不好飯,睡不好覺的風沙治住.
白音他拉的漢語意思就是富裕的甸子,從這個名字上我們不難看出這裏過去曾經是壹片能夠帶給人幸福的土地.而到了席寶力高的時代,這裏已經是“沙子堆平房,花錢兜沒底,吃飯倉無糧”的境地.
15歲,初中畢業,席寶力高就開始了他與沙的較量.壹個弱小的身軀與10米高的龐大沙丘相比,的確顯得微不足道,但席寶力高就憑著壹股永不服輸的意誌堅持著.壹棵棵種下去的樹苗被風沙吹成了幹枝,他再接著種下去,直到成活為止.席寶力高的父親是壹個鄉村教師,當時他為數不多的工資差不多都貼補了兒子的治沙行為.父親當時也曾經勸過寶力高放棄,但這個牛脾氣的孩子就是認定自己能夠把沙丘制服,沒辦法,既然勸不住,就只有和兒子壹同鉆進沙漠,種樹、澆水.
隨著治沙的不斷深入,席寶力高的治沙技術也不斷提高.在自身學習和 *** 的支持下,席寶力高由最初單純的種樹種草,轉變為家庭生態經濟圈建設的治沙方式.從植樹種草、封沙育林入手,恢復植被,再打井配套,推沙造田、舍飼養畜.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如今寶力高承包的1300畝沙地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小氣候,經濟收入也在連年遞增.
當我問起席寶力高為什麽始終不移的堅持治沙時,他只是憨厚的笑了笑,就轉而對同路的白音他拉鎮領導說自己想再承包壹些沙地,多治理壹些.
通遼市林業局紀檢委書記林敬春說:“我們樹立席寶力高這樣的治沙典型,主要是宣傳他的治沙精神,讓更多人受到教育,加入到防沙治沙的隊伍中來.”
的確,席寶力高的治沙成功經驗帶給當地人很多啟示.不少群眾都采用了選壹個沙地泡子,蓋房子,種草種樹,壹邊治理流動沙丘,壹邊進行有效益的家庭生態牧場建設.據了解,現在全通遼市像席寶力高這樣治理1000畝以上的家庭已經有近千戶之多.
如今的席寶力高已經擔任了滿都拉呼村的黨支部副書記,用他自己的話說,壹個人富了不是富,他要把自己沙地植樹成活率90%以上的經驗傳授給大家,讓大家都成為治沙能手.那樣的話白音他拉鎮的沙丘就會早壹些停下行走的腳步,為人造福.
落戶通遼的萬裏大造林集團
在通遼市通往奈曼旗沙區的公路邊,有壹個漂亮的建築群,叫做萬裏莊園.它的前身是壹個休閑度假村,仿古的建築,青磚的圍墻,安靜的水面,更讓人覺得這裏是壹座公園,它現在成為了內蒙古萬裏大造林集團的總部.
萬裏大造林集團是壹個以經營綠色為主的企業,董事長陳相貴也是壹個要把荒山變綠蔭的人,他們選擇了科爾沁沙地作為自己種樹的基地.今天種下壹棵樹,明天風中少粒沙.的確,在科爾沁沙地多種上壹棵樹,就會給藍天多壹面綠色的旗幟.萬裏大造林集團把總部由沈陽搬到通遼也許就是為了給自己營造壹個更好的植樹氛圍.
通遼市委、市 *** 多年來壹直鼓勵、支持、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林業生態建設,並把科爾沁沙地治理列為了對外招商引資的基礎項目.目前,通遼市由國家、集體、個人和各種非公有制組織***同投資造林的治理開發態勢已經形成,而萬裏大造林集團落戶通遼的現實不能不說是壹個政策的成功.
記者來到萬裏大造林集團的時候,正值中午,院內熙熙攘攘,是壹片熱鬧的景象.接待我的萬裏大造林集團辦公室主任唐春楓告訴我,萬裏大造林公司現在正在舉辦壹個免費旅遊和準客戶看地活動,這些人都是來自哈爾濱、本溪、沈陽等地的客人.他們舉辦這個活動的目的就是要通過這種形式,讓更多的人深入沙區和造林基地進行親身體驗,以便了解科爾沁沙地生態建設面臨的嚴峻問題和萬裏大造林公司確實在沙地上植樹的事實.
“這當然是我們的壹種經營行為,作為企業在推銷自己產品的同時,使更多的人了解了防沙治沙的重要作用,把最初的利益驅動轉為社會責任感召,這不能不說是我們對社會的壹個貢獻.”唐春楓還告訴記者,這項活動中有近400人分批參觀了造林基地,親身體驗了樹木對科爾沁沙地的重要.
目前,萬裏大造林集團已經在科爾沁沙地上成功造林超過100萬畝.這的確是壹個令人興奮的數字,看來鼓勵社會各界承包沙地、荒山,興辦林場的做法是壹條切實可行的道路.
據了解,僅2004年就有20多家外地客商來到通遼市承包荒山荒沙造林.讓利於外來資金,為通遼留下壹片綠色的圍帳,這的確是達到了壹個雙贏的效果.
大青溝:科爾沁最後的濕地
幾天的采訪,我們跑遍了通遼市所屬的科爾沁沙地,漫漫黃沙讓我的心裏總有壹股沈重.想到科爾沁草原以前曾經的水草豐美,讓我不禁產生了壹個念頭,當年的科爾沁疏林草原就真的全被風沙掩埋了嗎?當我問起壹直陪伴我采訪的林敬春時,他告訴我有壹個地方至今還保留著科爾沁的原始植被,那就是大青溝.
大青溝現在是壹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通遼市的科左後旗.這裏有8000多公頃的原始森林,四面被沙地包圍.如果不是親眼看到如此茂密的森林植被,我真不敢相信在沙地的叢圍中還有壹塊森林生態的凈土.
大青溝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陳德龍告訴記者,這裏曾經是壹個王爺的狩獵場,過去壹直有專人看管,所以最終避過了砍伐和破壞.
大青溝因為兩條天然森林植被茂密的山谷而得名.其中大青溝長21公裏,平均深近100米.我們壹行人由上及下進入大青溝,溝內百年以上的古樹很多,植被茂密,谷底壹條溪流蜿蜒曲折,泉水叮咚,壹派自然和諧的交響.壹邊行走,陳德龍壹邊介紹這裏德情況.
大青溝保護區內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目前發現的植物種類有709種,其中木本植物122種,草本和其它植物587種.溝內主要有水曲柳、黃菠蘿、核桃楸、黃榆、五角楓等闊葉樹種,動物主要有野豬、麅子、黃羊、狐貍等.陳德龍最後還特別告訴我,大青溝裏的植被群落就是過去科爾沁疏林草原的原始植被物種,而這些物種同樣對恢復科爾沁沙地植被有著借鑒作用.
走在大青溝裏,樹葉狀的陽光在我們頭頂搖晃.我忽然生出許多感慨,如果科爾沁草原沒有被破壞,如果若幹年後科爾沁沙地恢復成了大青溝的樣子,那該有多好.但這壹切都是假設,廣大的科爾沁沙地中還有幾百萬畝的沙丘在流動,而我們需要做的第壹件事就是先讓它們停下腳步.
科爾沁沙地治理:堅持就是勝利
當前,我國生態建設正處於壹個“治理與破壞相持”的關鍵階段,而防沙治沙是現階段我國生態建設中的重中之重.作為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的通遼市,壹直把生態建設當作立市的根本.雖然經過不斷的治理,通遼市防沙治沙工作已走過了“治理與破壞相持”階段,進入了“治理大於破壞”的階段,但他們依然不敢有半分松懈.
盛勤告訴記者,目前通遼市還有2000多萬畝沙化土地、900多萬畝水土流失土地亟待治理.而且這些治理區域不僅治理難度越來越大,治理成本也越來越高,防沙治沙工作真正進入了壹個“啃硬骨頭”的攻堅階段.
通過幾天的采訪,記者深切感受到科爾沁沙地治理的難度.從奈曼旗到庫倫旗,再到科左後旗,那些等待人們進入治理的流動沙丘高高聳立.治沙物資運輸困難,成活率低等問題都現實的擺在面前.要想降服那些沙丘,就需要付出比平時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盡管如此,沙還是要治,並且不能松懈,因為那些流動沙丘的手臂還在壹刻不停地向外蔓延.
“我們這裏沙區的群眾深受風沙的危害,所以對治沙工作的熱情都非常高.在2002年國家實施退耕還林工程時,群眾都搶著退出土地,直到現在各旗縣遇到的工作困難都是國家指標過少,而農民要求退耕的土地太多.修建穿沙公路時群眾都自發的出義務工.但這裏群眾的生活還十分艱苦,沒法投入資金進行更有利的生態經濟建設.”盛勤的話語中透出壹股憂慮.
這是壹個實際的問題,在防沙治沙工作中僅有熱情和精神是不夠的,因為修穿沙公路需要錢,買苗木需要錢,打井需要錢,買草籽也需要錢.那麽這些錢,又從哪來呢?盛勤介紹說,解決治沙攻堅階段資金的問題主要從三方面入手.第壹,由於科爾沁沙地緊鄰京津、沈陽等大城市的獨特地理位置,沙漠化治理需要加大力度,爭取盡快完成,希望國家的壹些重點防沙治沙工程把通遼列入其中.有了國家重點工程的帶動,通遼的防沙治沙工作將大大加快.第二,進壹步完善優化防沙治沙政策環境,吸引以非公有制林業為主的社會力量參與防沙治沙.第三,積極探索建立壹種防沙治沙與農牧民增收致富相結合的良性機制.
當我問到如果資金落實情況不理想,通遼市的防沙治沙工作又將如何進行時,盛勤毫不猶豫地說:“防沙治沙工作也壹定要做,如果那樣的話,只不過難度更大壹些.防沙治沙工作不像城市建設可以緩壹緩,如果不作,那就意味著將來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我們通遼有壹些韓國、日本人每年都來無償的捐助治沙,外人能想到作到的事情,我們身處沙區的人還有什麽理由不去做.”
有專家預見:科爾沁沙地如果現在不及時治理,而等待完全沙漠化後再治理,其治理成本將是現在的30倍,而且時間要長得多.就周邊環境而言,對京津地區和東北地區將產生無法估量的影響.這是誰也不想看到的景象.
通過幾天的采訪,我感受到了通遼市幹部、群眾上下壹心,要把防沙治沙工作進行到底的信心和決心.這對於正在準備肆虐的流動沙丘可能是壹個壞消息,但對於通遼市6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來說是壹件天大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