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顏之推的簡介

顏之推的簡介

顏之推:

(公元531—約595年)字介,原籍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縣),世居建康(今南京市),生於士族官僚家庭,世傳《周官》、《左氏春秋》。他早傳家業,12歲時聽講老莊之學,因“虛談非其所好,還習《禮》、《傳》”,生活上“好飲酒,多任縱,不修邊幅。”他博覽群書,為文辭情並茂,得梁湘東王賞識,19歲就被任為國左常侍。後投奔北齊,歷20年,累官至黃門侍郎。公元577年 ,北齊為此周所滅,他被征為禦史上士。公元581年 ,隋滅北周,他又於隋文帝開皇年間,被召為學士,不久以疾終。依他自敘,“予壹生而三化,備苶苦而蓼辛”。嘆息“三為亡國之人”。傳世著作有《顏氏家訓》和《還冤誌》等。《顏氏家訓》***二十篇,是顏之推為了用儒家思想教訓子孫,以保持自己家庭的傳統與地位,而寫出的壹部系統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書。這是他壹生關於士大夫立身、治家、處事、為學的經驗總結,在封建家庭教育發展史上有重要的影響。後世稱此書為“家教規範”。

顏氏家訓:

南北朝時期記述個人經歷、思想、學識以告誡子孫的著作。顏之推撰。七卷,***二十篇。之推(531~591以後),字介。顏氏原籍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北),先世隨東晉渡江,寓居建康。侯景之亂,梁元帝蕭繹自立於江陵,之推任散騎侍郎。承聖三年(554),西魏破江陵,之推被俘西去。他為回江南,乘黃河水漲,從弘農(今河南三門峽西南)偷渡,經砥柱之險,先逃奔北齊。但南方陳朝代替了梁朝,之推南歸之願未遂,即留居北齊,官至黃門侍郎。577年齊亡入周。隋代周後,又仕於隋。家訓壹書在隋滅陳(589)以後完成。

顏之推出身士族,深受儒家名教禮法影響,又信仰佛教。但他博識有才辯,處事勤敏,應對閑明,所以在南北胡漢各政權之下,先後都受寵任。他年逾六十的壹生中,“三為亡國之人”,行蹤遍及江南、河北、關中,又死在南北統壹之後的隋開皇年間,所以經驗、閱歷都較豐富,非南朝或北朝局促壹隅的高門士族所可比擬。該書雖流露壹些迂腐觀點,但也包含不少有關南北朝社會、政治、文化的細致的觀察和通達的議論。書中記載的許多情況,有很高史料價值。諸如對南北士族風尚的異同、治學為文之方法,乃至語言雜藝都進行比較,求其得失。談到梁代子弟之脆弱、鄴下讀書人教子之方法,以及江南僑姓之未有力田等等,都是密切有關南北朝史事的。《書證》、《音辭》兩篇,反映了顏之推的學術成就。註釋該書的,有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周法高《顏氏家訓匯註》。該書有鄧嗣禹的英文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