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人民幣升值會引發通貨膨脹呢?人民幣貶值就不會嗎?
2008年7月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壹直在6.83附近振蕩,而近期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越來越大,市場普遍認為,人民幣升值幾成定局.
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是相對的升值,國內的商品以人民幣標價,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那就意為著如果以美元標價的商品價格不變,人民幣升值後,該商品對應的人民幣標價就會下跌,似乎會緩解國內的泡沫;
但從前次升值情況來看,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同時也會伴隨著對內貶值,如果人民幣升值速度加快,可以預想到短期內會吸引國際市場熱錢大量註入,促使國內貨幣供應量快速增加,相信對應的物價水平不但不會回落,反而會加速上漲,或將引發通貨膨脹,進而造成國內資產價格泡沫,而國內為控制通貨膨脹可能會采取加息等政策,將進壹步吸引國際市場熱錢流入,形成壹個循環,當然,這個循環是我們不願看到的,所以我認為,人民幣升值對國內商品來說是壹把雙刃劍,這也將增加國內政策調控的難度,相信人民幣升值的速度與幅度對商品都有較大的影響。
我們發現,在人民幣升值階段,大宗商品的走勢表現為國內價格略弱於國際市場,但大宗商品的價格卻處於振蕩上漲的走勢。2005年7月21日,人民銀行宣布,經國務院批準,人民幣匯率改為參考壹籃子貨幣,匯率由8.2765改為8.11,變相升值2%,並且不再與美元掛鉤,開啟了人民幣升值之路,至2008年7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為6.83附近,升值幅度為17.5%;在此期間倫敦銅價漲幅約為135%,滬銅漲幅約為100%;美國大豆漲幅為110%,國內大豆漲幅為90%……由此可見,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會使國內大宗商品的漲幅略小於國際市場,但不影響大宗商品的振蕩上漲的走勢,而且國內在2007年3月CPI漲幅超過3%,開始進入加息周期,2008年通貨膨脹愈演愈烈,CPI最高達到8.7%,而PPI最高達到10.06%。
我認為,人民幣升值而引發的熱錢流入,是造成國內通貨膨脹的間接因素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