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北京八分鐘的創意是什麽?

北京八分鐘的創意是什麽?

“2018年2月25號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北京八分鐘總導演張藝謀在表示,北京八分鐘的創意在於新和科技,用8分鐘展示中國成就和大國自信,展現中國舉辦2022年冬奧會的信心和中國人民歡迎全球朋友到中國來作客的熱情。”

在“北京八分鐘”的舞臺上,24塊大屏幕呈現出新時代中國的美好形象,成為演出中的壹大亮點。這些近乎透明的屏幕有個好聽的名字:“冰屏”。這項源自中國本土的創新設計可以實現透明圖像顯示,效果更通透更靈動,獲得過國內國際多項發明專利。“冰屏”研發團隊負責人北京文藝表演項目總監黃慶生介紹。

“因為本身它透明屏有壹個通透的壹個效果,所以大家叫起來比較朗朗上口,所以我們這個屏的這個名字就這樣過來了。冬奧會用的這個冰屏是特別定制的,因為以前我們是標準模塊是壹米乘以500這種模塊,如果裝起來就是壹米,中間達到三米,中間就兩根電源。為了咱們冬奧這個項目,咱們做這個定制做成的左右模塊各壹米5×500的這種拼接起來,那中間用的這個透明的立柱,做起來就遠遠看過去,它就是渾然壹體是壹塊的。我們在冷庫攝氏零下30度,後面就調到零下20度,機器人做了我們做了二十四塊,然後6塊備屏。”

載著“冰屏”跳出華麗舞步的是24個動作靈活的移動機器人,它們不僅完成了自己動作編排,更與現場演員、地面投影進行了聯動表演,同樣實現了技術領域的升級創新。在機器人研發團隊負責人張雷看來,此次他們主要實現了技術方面兩點突破:

“這裏面我們實際上使用了激光導航,我們使用了二維的leader的導航技術,而且導航的距離非常遠,跟以往所有的工程都不壹樣。演員會不斷的在場景中穿插,我們機器人之間也會不斷移動,所以他們經常有壹些遮擋。那麽我們就要克服這個困難,讓我們的算法在任何情況下,不管有沒有遮擋,還是目標有時候有丟失,我們都能很快的重新定位,這是壹個突破。機器人完全按照編好的路線和計劃去行走,人是完全不去操作它的。”

值得壹提的是,在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風洞實驗室,設備又進行了扛風性能測試,主要測試設備能不能在強風狀態下正常工作以及正常風狀態下是否會出現軌跡偏移。工作團隊設計了四五十種測試方案,以五六級風為基礎上下調節風速,測試不同風速下設備的運行軌跡和工作情況,根據測試結果,繼續優化設計、改進方案。

為了保證演出的順利進行,主創團隊曾多次赴韓國平昌,實地考察當地的自然條件和現場的演出條件。據了解,閉幕式演出當天歷年平均氣溫在零下十度,風力5級左右。嚴寒、多風,對於整個演出團隊而言是不小的挑戰。為了做好演員的防寒保暖工作,主創團隊采用了石墨烯智能發熱服飾,來確保演員動作優美,防止出現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