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拍裏奧的膠皮有什麽好介紹?

拍裏奧的膠皮有什麽好介紹?

關於拍裏奧套膠

PALIO套膠全公開

首先聲明:本貼的內容非我原創,基本上就是《乒乓世界》第10期上刊登的內容,我自己只增加了傳統型套膠、和Mcro系列的兩小段文字,Macro系列的有關數據也是《乒乓世界》上的原文。

壹是因為論壇裏很多朋友問到PALIO的套膠的問題,二是因為我也是看了《乒乓世界》第10期才把這些搞明白,所以幹脆打出來給大家看看(如果偶的掃描儀沒罷工,我就可以直接掃上來了,555555555555555555)

PALIO套膠基本上可以分成內能型和傳統型兩大類:

1、傳統型——就是我們熟知的CJ8000 A型/B型/C型。其區別就在於膠皮的厚度從A型到C型依次減薄,所以膠皮的重量也依次減輕。最受大家青睞的CJ8000 C型正是因為膠皮輕,被許多乒友們放在直板橫打的反手以減輕整體的重量。本來還有更薄的D型,但因質量不太穩定而停產。這壹類型除了膠皮厚度外沒有什麽好介紹的了。

2、內能型——這壹類包括了五大系列,分別是:Macro系列、AK47系列、HK1997系列、霸道系列、CJ8000系列。每壹系列又有若幹款,下面分別介紹之。

Macro系列——包括:Macro、Macro Pro、Maximo。

Macro系列是純德國生產和進口的,和729的“極限”情況類似,所以性能和TENSOR系列的德套沒多大分別。這三款的區別好象也僅在於海綿的硬度上,其中Macro在30~35度;Maximo在41~45度。

CJ8000系列——包括:CJ8000速度型、CJ8000近臺快攻弧圈型、CJ8000兩面弧圈型、CJ8000全面型,***4款。

1)CJ8000速度型——膠皮厚度1.5mm,粘性,海綿厚度2.3/2.4,硬度40~42/42~44,建議零售價格52元。

評價:超薄膠皮和內能技術帶來前衛的速度體驗。推薦使用2.3的海綿,雖然理論上2.4的有助於加強擊球力量,但實際上,對於用慣了厚膠皮的中國球迷來說,這種組合可能令“咬球感”不實,球感傳遞稍顯模糊,薄膠皮自身對球的反應之靈敏超出想象,可留給妳主動調節的余地並不大。

適用對象:對近中臺出手速度有特別的偏好,風格較為粗獷的橫板選手。

2)CJ8000近臺快攻弧圈型——膠皮厚度1.7mm,粘性,海綿厚度2.1/2.2/MAX,硬度42~44/45~47,建議零售價格44元。

評價:10個中國的橫板愛好者8個會說自己的打法是弧圈結合快攻,10個中國的直板愛好者8個會說自己的打法是快攻結合弧圈,而這款套膠正是為中國球迷的主流打法度身定做的——1.7的膠皮厚度配以粘性的膠面,令它球感實在、不虛,制造旋轉的能力在CJ8000內能系列裏是最強的,發球和臺內控制時,妳能在壹定程度上感受到中國傳統反膠那種特有的味道,當然由於應用了內能技術,這種味道已被弱化;初速度快,近臺有強於普通反膠的殺傷力,但退臺活動範圍有限。

適用對象:站位近臺的直板愛好者,或中老年橫板愛好者,由中國傳統入門級反膠轉用內能套膠時最穩妥的首選,不僅易於適應,而且轉換成本很低。

3)CJ8000兩面弧圈型——膠皮厚度1.7mm,澀性,海綿厚度2.1/2.2/MAX,硬度36~38,建議零售價格44元。

評價:由於使用了非常軟的海綿,並配合澀性膠皮,這款套膠的球感是CJ8000內能系列裏最接近德制TENSOR感覺的——不僅擊球聲響亮,而且手感柔和易控,但也有壹定區別:海綿十分容易被打透,發力擊打時常有球直接撞板的感覺,因此必須多向前用力、拍形要稍亮,不能過多摩擦,否則可能造成回球下網,如選用MAX厚的版本或灌膠,或許能有所改善。不過,這種特性也有它的好處,只要找準了拍形和用力方向,拉打出的球第壹速度很快,弧線異常低平,第二跳的前進力卻並不強,對手下壹板球很難借上力。當妳減力防守時,它的類似表現將更令對手難於組織連續進攻。軟海綿使其擰挑、側拉穩定性較好,旋轉較強,但缺少突然性,當希望借力中發力如擺短、反帶時,對使用者要求較高。

適用對象:站位稍後,自身發力條件好,拉球不過於依賴摩擦,反手進攻能力強但過渡球和控制球不多的橫板。

4)CJ8000全面型——膠皮厚度1.6mm,粘性,海綿厚度2.2/2.3,硬度40~42/42~44/45~47,建議零售價格52元。

評價:適度薄的粘膠皮,取得了速度和旋轉的均衡、中近臺和中遠臺的均衡,比CJ8000近臺快攻弧圈型更穩健易控,比CJ8000兩面弧圈型更適合中國愛好者,比CJ8000速度型的球感更清晰可靠,名副其實的內能型全能裝備。

適用對象:希望技術更全面的年輕橫板愛好者,可直接作為球迷生涯的第壹塊套膠。

AK47系列——僅AK47壹款:膠皮厚度1.6mm,澀性,海綿厚度2.1/2.2/2.3,硬度36~38/39~41/42~44,建議零售價格120元。

評價:我們原以為,作為PALIO自有內能技術的套膠中最高端的壹款型號,AK47的彈性應該是最出眾的,可測試結果另我們略感意外:球感柔和,出球順暢,穩定性好。遺憾的是雖然測試的是硬度最高的42~44度的版本,卻未見AK47般的強大火力,而是穩健有余。

這種表現或許因為三個原因:膠皮相當薄,尤其底皮極薄,而顆粒較長易於倒伏形成緩沖,所以持球良好,適於拉球,但出手會稍慢;海綿系日本原產,感覺類似GP單海綿,屬於“溫吞吞”的穩健型,而不是PALIO自成體系、專為內能套膠研制的海綿;海綿與膠皮的大小並不完全壹致,顯然是日本原廠分別生產後,PALIO以其內能技術自行貼合的,但由於PALIO的內能技術是與自產海綿、膠皮配套設計的,用於日本海綿、膠皮未必能最大限度發揮作用。

其實,就絕對性能而言,AK47還是物有所值的,只不過更接近傳統日本套膠,內能效果不太明顯,在內能橫行的今天,與價格相近的HK1997對比而言,顯得技術夠全面,但特長不夠突出。

適用對象:退臺較多,註重連續性和命中率的橫板選手,反手適用。

霸道系列——包括:霸道、霸道2046、霸道2049,***3款。

1)霸道——膠皮厚度1.7mm,粘性,海綿厚度2.1/2.2/MAX,硬度42~44,建議零售價格60元。

評價:霸道系列的第壹款。由於是粘膠皮且海綿稍軟,除控制相對較好外,綜合評價不及霸道2046,作為正手稍顯偏穩,尤其退臺時殺傷力有限,制造下旋的能力也稍遜於2046。

推薦對象:希望反手在近中臺獲得壹定旋轉和殺傷力的橫板或直板橫打者。

適配底板:建議配中高硬度的純木板(如五夾板/七夾板)或稍軟的芳碳板。

2)霸道2046——膠皮厚度1.7mm,粘性,海綿厚度2.1/2.2/MAX,硬度45~47,建議零售價格60元。

評價:霸道系列的第二款。在這次所有參加測試是PALIO內能套膠中,獲得的總體評價最高。可拉可打,便於加轉,弧線高度較易控制,觸球感通透紮實,不虛不飄,近中臺力量感強,防守轉攻穩定,中遠臺威力雖有所下降,但其活動範圍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使用者來說已經夠了。由於膠皮厚、硬、粘,海綿也較硬,故霸道2046頗具狂3內能版的味道,是PALIO家族中,中國特色和內能技術最值得驕傲的混血兒。當然,和中國傳統套膠相比,霸道2046的臺內控制能力還有進壹步加強的空間,至少高水平使用者在轉換過程中還要花壹點時間適應。

推薦對象:有較好基礎,習慣了中國傳統套膠,希望不必灌膠就能獲得類似感覺和擊球質量的選手,正手適用。

適配底板:建議配中等硬度的純木板(如五夾板)或稍軟的芳碳板。

3)霸道2049——膠皮厚度1.7mm,粘性,海綿厚度2.1/2.2/MAX,硬度48~50,建議零售價格60元。

評價:與2046同樣的膠皮,但海綿更硬,對於現代弧圈球來說,這麽高的硬度有點過猶不及,並非所有人都能找到最佳的感覺。

推薦對象:與2046類似,但基本功需更紮實,站位近臺時更多。

適配底板:建議配中等硬度的純木板(如五夾板)。

HK1997系列——包括:HK1997速度型、HK1997旋轉型,***2款

1)HK1997旋轉型——膠皮厚度1.6mm,粘性,海綿厚度2.1/2.2/2.3,硬度42~44/45~47,建議零售價格102元。

評價:毫無疑問,這是中國風格與日德風格在內能之路上的壹個交叉點,雖然1.6mm的膠皮表面稍具粘性,但出球相當輕快,幾乎感覺不到中國傳統套膠發力時的沈重感,弧線長而較平,即使退到中臺,也能較穩定的獲得相當之高的攻球質量。只是弧線比較老實,沒那麽“賊”,如果制造旋轉的能力在加強壹點,相信會比霸道系列更有發展前景。

推薦對象:以速度力量見長,擅打出臺相持球的橫板。

適配底板:建議配中等硬度的板。

2)HK1997速度型——膠皮厚度1.6mm,澀性,海綿厚度2.1/2.2/2.3,硬度36~38/39~41,建議零售價格102元。

評價:比CJ8000兩面弧圈型更地道的德國TENSOR風格,彈性更強,後勁更足,穩定性有更高,且有更適合國情的稍硬海綿版本(39~41)供選擇。

推薦對象:與HK1997旋轉型類似,但自身發力更好,相持幾率更高。

適配底板:建議配合纖維板,可配較硬的碳素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