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縱橫家?
縱橫家,是謀聖鬼谷子創立的學術流派。
縱橫:合縱連橫;捭闔:開合。原指戰國時策士遊說的壹種方法。後意為以辭令測探、打動別人,在政治和外交上運用聯合或分化的手段。所以是形容縱橫家的。
在春秋戰國時期,“縱橫家”壹語不是壹個學派的名稱,而是指春秋戰國時期壹個獨特的謀士群體,可稱為中國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他們朝秦暮楚,事無定主,反復無常,設第劃謀多從主觀的政治要求出發。
主要為縱橫,或合眾弱以攻壹強,此為縱;或事壹強以攻諸弱,此為橫。前者主要以連為主,故可知如何能用外交手段聯合團結,是為陽謀多陰謀少;後者主要以破為主,故可知如何利用矛盾和利益制造裂痕,是為陰謀多而陽謀少。此為戰略思想,是行辯術成大事的基礎。若此不查則必遊說而不成。對縱橫謀士的要求:知大局,善揣摩,通辯辭,會機變,全智勇,長謀略,能決斷。
合縱派的主要代表是公孫衍和蘇秦,連橫派的主要代表是張儀。
擴展資料:
縱橫家的發展:
從戰國七雄的確立開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壹中國為止。若除去楚國早在公元前671年就已稱王之外,這段時期,若從魏國惠王在公元前370年稱王起,到公元前221年秦統壹中國止,***歷時二百多年。這個時期的縱橫家的發展,具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壹個階段:戰國七雄確立的初期,各國雖都紛紛稱王,但立國尚未穩固,
大都忙於鞏固內政,而無力外戰,各國之間的兼並戰爭規模還不太大。這壹階段的特點是以眾弱聯合以攻伐壹強的合縱運動為主。代表人物是惠施、公孫衍。
第二階段:經歷壹個較長的時期,大國之間的兼並戰爭日愈激烈,國際政治形勢變化迅速而頻繁,縱橫家的作用更加重要,影響也更為巨大。這壹時期的特點是形成了東西方各以齊秦為核心的兩大政治集團對峙的局面,合縱連橫的盟主在齊秦的之間變換,雙方都企圖通過合縱連橫運動有效地遏制對方的兼並戰爭,阻止對方的過分強大。
這壹階段的特點是合縱連橫運動適應著各國之間政治、軍事、外交及經濟形勢迅速而復雜的變化,而達到了高潮。這個高潮在整個縱橫家發展歷史中,是第壹個高潮,其標誌壹是產生了眾多的縱橫家代表人物,最為著名的有蘇秦、張儀、陳軫、樓緩、郭隗、虞卿、甘茂等人;二是縱橫家的行為模式基本形成,而其思想與文化的內容也發展成熟,終於確立起獨具特色的縱橫家思想及學術流派。
第三階段:戰國時期以統壹中國為目的的兼並戰爭已經接近尾聲,秦國由於成功地實行了縱橫家範雎提出的“遠交近攻”為特點的新的連橫政策,經過長期的政治和外交攻勢,發展成為最大的強國。秦國的統壹在相當程度上可以說是縱橫家長期努力的結果。這個階段縱橫家發展的特點是以秦國縱橫家的連橫運動為主。這壹階段縱橫家的代表人物是範雎、蔡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