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恩第四次被捕
2020新年前夕,日產 汽車 前CEO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從日本回到黎巴嫩老家過年,並在遙遠的中東向日本司法制度致以了「崇高」的問候。
據黎巴嫩當地電視臺MTV報道,戈恩是在壹個聖誕樂隊訪問他的家後,藏在壹個尺寸超大的樂器盒中(最新消息,他老婆否認了這個說法)逃離了日本。
戈恩上演的這場「新年大逃亡」,讓日本法務省、外務省、海關和檢警面臨著民眾鋪天蓋地的指責。
畢竟這種看新聞才知道犯罪嫌疑人已經跑回家的離奇劇情,需要把「肖申克的救贖」、「拯救大兵瑞恩」、「逃離德黑蘭」幾部電影湊壹起才能腦補完全。
但也不排除橫濱人民暗地裏奔走相慶,這冤家終於走了。
# 從救世主到階下囚
祖籍黎巴嫩,出生於巴西,在法國受教育,會說四種語言... 卡洛斯·戈恩的職業生涯充滿了傳奇色彩。
1999年,日產 汽車 面臨嚴重虧損,戈恩代表雷諾商談收購日產,最終以交換持股的方式完成「雷諾-日產聯盟」的結盟。
入主日產後,戈恩推出「日產復興計劃」,倚靠 大幅裁員 、 減少采購成本 、 關廠 等措施,僅用了兩年時間就讓日產 汽車 扭虧為盈,成為日本企業全球化改造的經典案例。
2005年5月,戈恩出任雷諾 汽車 第九任CEO,自此,戈恩成為同時執掌橫跨8個時區、相隔近萬公裏的兩大國際 汽車 巨頭的雙CEO。
不過2018年,戈恩突然從「日產救世主」變身階下囚。
2018年11月19日,在壹眾日本媒體的目睹下,東京地方檢察廳特別搜查部(特搜部)的檢察官進入戈恩所乘坐的飛機,將其帶走調查。
據戈恩被捕後的文件顯示,東京地方法院認為,戈恩在擔任日產 汽車 董事長期間 嚴重違反信托 ,此外他還面臨 虛報收入 、 將個人財產損失轉移給日產 汽車 等其他三項指控。
但戈恩對日本檢方的指控均予以否認,並表示他是董事會政變的受害者。
「我人就在黎巴嫩,但不是畏罪潛逃,而是要躲避日本政治和司法的迫害。」
戈恩的起落,還是得從雷諾-日產聯盟說起。
1998年前後,亞洲遭受金融危機,日產 汽車 難抵浩劫瀕臨破產,那時候的雷諾剛剛由戈恩救活且日子稍有些滋潤,馬不停蹄率大軍前來以每股400日元***計花費48.6億美刀收購日產36.8%股權。
在隨後的多年裏,通過增資等方式,雷諾總計持有日產43.4%股份,同時,日產也持有雷諾將近15%股份, 但並不具備投票權 。
聯盟裏的當權話事人,必須是雷諾,而雷諾的背後是法國政府。
被接濟救活後的日產,這麽些年來發展相當不錯,逐漸在日本國內形成「兩田壹產」三足鼎立格局,包括後來拉上三菱正式締結雷諾-日產-三菱聯盟,讓世界其它 汽車 集團震懾不已。
2017年,聯盟銷量豪取全球第壹,達到1061萬輛,順理成章擊敗了大眾集團。其中日產貢獻了 582 萬輛,雷諾貢獻了 376 萬輛,三菱貢獻了 103 萬輛。
問題來了,日產在經濟增收上占據著半壁江山,但股份不具備投票權,換言之就是說話不算數兒。這種不平等的交叉股關系,增長了 日本內心的不安感,他們認為自己喪失了壹個企業該有的獨立性,甚至是被邊緣化了。
蜜月期永遠是短暫的,雙方的博弈早就開始了。壹邊是日本要求雷諾減持日產股份,壹邊是法國政府加強對雷諾的控制。
2015年,法國政府通過「雙重投票權」法案強化了對雷諾集團的控制,這件事情引起了日產公司甚至是日本政府的反感與不安(最終事實也是如此)。
而戈恩多次在不同場合表示, 有意讓雷諾-日產完全合並 ,給出的說辭,無非是全球 汽車 行業發展日新月異挑戰加劇,合並可以讓平臺、資源更好協同***享,大大降低運作成本。
但在日產看來,這完全是刻意去「日本化」,把聯盟變成雷諾(法國政府)的私有化企業。
為此,日本需要做壹些事情。
而提出「合並」大膽構想的戈恩,就成了板上釘肉中刺。
# 日產保衛戰
事後證明,戈恩的被捕,堪稱他的東家日產 汽車 壹手策劃的「政變」,其中包括戈恩在日產最為親密的副手——時任日產 汽車 CEO的西川廣人。
關於戈恩最初的罪名,違反金融商品交易法,原因是少申報了自己收入。這本就是壹般的經濟案件,但 日本方面硬生生炒成刑事案件 。戈恩也在日本開始了連續 四次被捕 的神奇經歷,罪名壹次比壹次重。
為了判他有罪,日本檢方與日產方面聯手制造證據,創造性使用「汙點證人」的手段來治罪。日本媒體稱,發動政變的日產高管,采取檢舉揭發的方式,將戈恩在任期間的種種違法行為上報給了東京地方檢察廳特搜部。
令人驚奇的是,同樣具有簽字權,甚至 面臨同樣經濟問題的西川廣人在接任戈恩董事長近壹年之後,僅僅以辭職了事。 可以說,從戈恩的門徒變成了戈恩的指控者,西川廣仁在臺前出演了壹場完美的日產保衛戰。
# 想走的悄悄逃亡了,想留的勉強守住了
從前期秘密調查到2018年11月正式逮捕,戈恩事件壹直持續了壹年半之久,期間歷經多次重復逮捕操作,罪名亦是花樣百出,正如此前分析,日本方面努力將簡單的高管經濟案件上升到復雜的刑事案件,但始終又沒有邁出相對有效率的實質性進展。
如今戈恩走了, 「合並」流產,日產得以暫時保全。
至於戈恩究竟是以何種方式逃離日本,其妻子表示,戈恩逃離日本並不是藏身於樂器盒中,他們也拒絕透露更多過程細節。
但既定的事實上,受「戈恩事件」影響,這家在2017年登頂世界銷量冠軍,2018年也僅次於大眾集團的全球巨頭 汽車 聯盟,似乎要因為內部家務事兒而歷經嚴酷寒冬了。
日產方面正在經歷著全球營收嚴重下滑的遭遇。早在2019年11月中旬,日產發布了2019年Q2季度財報,營業利潤為300億日元(約合軟妹幣1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70%,遠低於此前各方預期的474.8億日元;同時,Q1財報亦是下滑73.5%。
總結來看, 日產營收水平已經跌到近十年來的最低值 ,公司也裁掉了將近1.25萬名員工以求渡過難關。
而長久以來靠日產輸出技術和利潤的雷諾,自然也不會好過,2019年上半年全球銷量下滑6.7%,與日產鬧掰後,全球電動化推進計劃也受到極大影響。
也即是,戈恩倒臺,對於聯盟沒有任何益處,從這個角度講,其實誰都不是贏家。
我們倒是期待飯後甜點,比如,聯盟未來走勢如何,是分崩離析還是維持原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