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矛”44毫米火箭筒
“長矛”44毫米火箭筒
長矛44mm火箭筒,也稱為PZF44-2A1式鐵拳便攜式反坦克武器,是德國狄那米特-諾貝爾公司在鐵拳100和鐵拳150式火箭筒及其改進型的基礎上於60年代研制的。於1973年大量裝備聯邦德國陸軍,成為班組制式武器,從1990年起,逐漸被鐵拳3式60mm火箭筒取代。
由發射筒、護板、擋焰罩、肩托、前手柄、握把、背帶、瞄準具以及發射機構、擊發機構、保險裝置和發火系統等組成。發射筒是個兩端開口的滑膛管,用無縫鋼管制成。
技術數據
名稱:“長矛”44毫米火箭筒
制造商:德國狄那米特-諾貝爾公司
生產年限:1973年
口徑:44毫米
全槍長:1,162毫米
全槍重:10.3千克
有效射程:300米
發展沿革
長矛44毫米火箭筒是德國狄那米特·諾貝爾公司在鐵拳100式和鐵拳150式火箭筒及其改進型的基礎上於60年代研制的,首次采用了敞開式平衡拋射發射方式,降低了發射痕跡和筒尾危險區。該火箭筒於1973年大量裝備聯邦德國陸軍,成為班組制式武器,從1990年起,逐漸被鐵拳3式60mm火箭筒取代。
結構特征
1、發射筒是個兩端開口的滑膛管,用無縫鋼管制成。其前面有彈藥定位缺口和擋焰罩,後面有擴口環,下面有手柄支耳和握把聯接座,左側有準星、表尺座,右側有背帶環,左上方有光學瞄準鏡支座和緊定器。
護板由護板箍固定在筒身中部,以保護射手的肩部和面部不被灼傷。前手柄只用於握持,後握把內裝發射、擊發機構以及保險裝置。
發火系統類似於手槍,結構較為復雜,主要包括機座、扳機、扳機簧、扳機護圈、擊發杠桿、擊發橋、擊針、擊針簧、擊針導向管、扳機保險、杠桿保險器、點火器支座、導火管、火帽組件等。火帽組件做成手槍彈形狀,便於裝填。肩托部件位於握把後面。
2、瞄準裝置該火箭筒配用由準星和表尺組成的機械瞄準具及光學瞄準鏡,光學瞄準鏡作戰時安裝在瞄準具支座上,用緊定器固定,光學瞄準鏡質量為750g。
3、彈藥該火箭筒配用DM32式破甲火箭彈,破甲彈的彈體、風帽用高強度鋁合金材料制成,風帽頂端裝有鋼制防滑帽,該彈配有彈底壓電引信。
彈體的6片尾翼平時向前折疊,由調節片和滑筒固定,發射後,在彈簧作用下沿彈徑切線方向展開,以保證火箭彈穩定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