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二世的生平
在理查二世當政的二十二年中,英軍對法作戰連遭失敗。顯然,理查二世並無乃父乃祖的英雄才能。直至1396年,也就是理查二世當政的最後幾年,英法簽訂二十年停戰協定,英法百年戰爭暫時告壹段落,此階段以英國的失敗而告結束。
英軍連遭失敗,不斷加征稅收,以應付對法國的戰爭。當時,英國經歷了數次黑死病,經濟每況愈下,社會矛盾嚴重。就在這種情況下,1380年,英國決定征收第三次人頭稅,並將稅額不斷提高。這下,英國的老百姓實在受不了,終於爆發了1381年農民暴動。1381年五月,暴動首先在埃塞克斯郡和肯特郡爆發。這兩個郡被苛捐雜稅逼得走投無路的農民拒絕交稅,揭竿而起,沖入城市,燒毀稅吏房屋,燒毀稅務記錄,砸開監獄,釋放犯人。暴動很快遍及英國很多地區。農民們在瓦特·泰勒的領導下,向倫敦進軍。6月13日,農民們進入倫敦,處死了坎特伯雷大主教。理查二世和群臣躲進倫敦塔。次日,瓦特·泰勒率眾沖入倫敦塔,又處死了首相薩得伯裏。此後,壹部分農民認為怨氣已出,便離開倫敦回鄉。瓦特·泰勒率領留下的農民與國王展開談判 。無奈之下14歲的國王帶領貴族與叛亂的領袖沃特·泰勒談判,由於沒有什麽籌碼只能答應叛亂者們提出的絕大多數條件,並且赦免叛亂者。妥協的達成把壹些叛亂分子打發回家,但是另外壹些卻留下來,而且不久他們要求繼續談判。無奈之下,理查德再次會見了叛亂者,但是在兩軍陣前談判的時候理查德侍衛殺死了叛亂首領沃特·泰勒,原因是泰勒蠻橫無理而且做得太過分。就在叛亂分子因為首領被殺要拉弓射箭開火的時候,理查德騎馬跑出,高呼自己是這些叛亂者的國王,是他們的統帥和領袖,要求帶他們上戰場。國王騎馬帶領這些叛亂分子離開。泰勒死了,標誌著叛亂的結束,跟著國王跑得叛亂分子也受到了圍捕大多被遣返回家。 1399年岡特的約翰去世,他壹直是國王的忠誠支柱和大管家,他曾壹直站在導致格羅斯特、沃裏克和阿倫德爾毀滅的最前列,在自己的兒子被流放的時候都沒有說話。本來岡特之死可以作為寬恕博林布魯克的機會,以此保持住蘭開斯特家族的權利並作為王室的支持。但是理查德此時太過自信和專橫,他把博林布魯克的流放變為終身,剝奪他的繼承權。這是個沒有先例的危險舉動,引起了貴族們的普遍恐慌。因為國王可以隨意沒收蘭開斯特公爵的土地,那麽所有貴族的土地都有可能被國王沒收。理查二世這個冒失的舉動,使得貴族們徹底下決心拋棄他。大家決心壹起來反對國王,缺少的就是壹個領袖。 1399年在理查德帶領所有的支持者去愛爾蘭,在那裏他原來的解決方法化為烏有而在此叛亂。9個星期後博林布魯克航海歸來要求繼承權。他從亨伯河上的拉文斯波出發向中部進發的時候沒有遇到任何的抵抗。理查德離開愛爾蘭去威爾士試圖東山再起的時候成為了博林布魯克的俘虜。1327年愛德華三世曾幾廢黜愛德華二世,經過多次的討論,博林布魯克廢黜理查德自己成為國王,此即為亨利四世。1400年主顯節的前夜,理查德的壹批朋友試圖殺死亨利四世全家並讓被俘的國王復辟,於是亨利四世殺害了理查德。其後的有生之年,亨利四世壹直被犯罪和懷疑所纏繞——殺死了壹個君權神授的國王而犯下的罪行,並且懷疑有關人員是否真的殺死了理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