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多錯多
所謂“講錯”,指兩種截然相反的話:違心話和真心話。
違心話,大多指無原則的贊美、無原則的附和,以及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
贊美別人過了頭,就讓人惡心,等於向對方直白是假話。因此,聰明人贊美別人總是畫龍點睛,擊中要害,讓被贊美的人心花怒放,三日不眠。
為何有那麽多人會犯“過頭”的低級錯誤呢?壹是素質,二是說話的環境。素質低,說話自然就過頭,言不由衷。至於環境,多半被氛圍、氣場壓迫,使大腦短路,造成口不擇言、語無倫次。在這種場合下,說得越多越垃圾。
?無原則的附和是缺乏底線的表現,也是出賣尊嚴的表現。出於禮貌,妳可以傾聽對方的絮叨,但不能曲意逢迎、聒噪不已。壹個沒有底線的人,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在背後說別人壞話是大多數人樂此不疲的嗜好。個中原因可能是可以從中獲得快樂。因為別人的壞可以彰顯自己的好,從而確立優勢,得到幸福感。添油加醋、誇大其詞、無中生有是對“背後壞話”的最好詮釋。當然,也有壹些人在說別人壞話時惜字如金、張弛有度。這些人無疑是高尚的人。
? 說違心話“錯”好理解,為什麽說真話也“錯”呢?這裏所說的“真話”,是指口無遮攔,暴露了自己私隱的話,這有點像美女表演過度,不小心走光壹樣。“走光”就是暴露了“真實”。 ?
?作為社會性的動物,只要妳還穿衣關門,都有私隱。大到國家機密,小到個人機密,無不諱莫如深、不可告人。有些人宣稱“君子坦蕩蕩”、赤條條來去自如,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的自我標榜罷了,並無實質內容。
就個人而言,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存在著背離本族群傳統習俗、價值的行為和思想傾向,是不能公開的秘密。比如,漢民族是不認同同性戀的,作為漢民族的壹員,妳不能將妳的同性戀傾向公開,妳得跟異性結婚生子,將秘密帶進棺材。中國人吵架的時候總喜歡用壹句“妳那些見不得人的事”來威脅對方,使對方繳械投降。 ?
掩蓋“見不得人的事”是尊嚴端居高臺的保障;因此,平時說話要經過大腦,否則,“本我”這頭赤裸裸的怪獸會跑出來跳舞,暴露妳平時捂得緊緊的“真”,讓妳悔恨終生。“酒後吐真言”的“真”字是多麽可怕呀,它簡直就等同於“酒後亂性”的“亂性”。嬰兒的“真”是可愛,大人的“真”則有可能是貪婪、邋遢、放縱、無情、醜陋、怪誕、荒唐。大人的這些“真”,都必須用壹件溫文爾雅的外衣來遮蓋,這樣才能領取到合格的“良民證”,有尊嚴地昂首橫行天下。
?壹般來說,官員說話比較謹慎,很少出錯。“官腔”就是避免出錯的語言藝術,雖然空洞無物,但不讓妳抓住把柄,可以“長治久安”、仕途無虞。當然,也有少量官員由於心情太好或太不好,壹時口無遮攔,不小心講了真心話,遭到老百姓討伐,落得德失官去的下場。
嚴謹的官場尚且偶現“大嘴”,其他行業更不用說了。
教育行業是“大嘴”匯聚之地。老師手握知識話語權,面對蒙童,壹時興起,不免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這樣,十句可能有五句是錯的。記得小學時老師講自然壹類的課時,說了壹句至今難忘的話:“珠穆朗瑪峰倒下來,有下垌到水東那麽長。”下垌到水東的距離大約40公裏,而珠峰不到九公裏。老師強調珠峰之高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滿嘴跑火車則會耽誤學生。作為知識的傳播者,謹言慎行是首要品質。
? 寫文章的人也容易犯“講多錯多”的毛病。人的知識是有限的,人的認知更會因時代局限而時常犯錯;因而,為文者通過文章來傳播知識必須清除浮躁,小心行事。但凡喜歡閱讀的人都有壹個發現,許多文章裏面的某些章節段落是經不起推敲的,純屬作者“情迷意亂”的“夢囈”之作。即便像黑格爾這樣嚴謹的大神級哲學泰鬥,在自己並不在行的領域,也會憋不住“夢遊壹番”,滿紙荒唐言。中國在大放衛星的年代,講多錯多的現象更是層出不窮;就連我們尊敬的物理學家錢其森,也“口出狂言”,胡謅“水稻畝產可達十萬斤”的胡言,給自己的光輝形象塗上不光彩的黑斑。 ?
即使是聖賢,只要管不住手中的筆,也會犯錯。
? 從性別來說,女性比男性更愛嘮叨,因而更容易講多錯多。嘮叨是女人的天性,有利於孩子在最短時間內學習掌握本族群復雜的語言,也有利於為母者交流育兒經驗,更有利於母親緩解哺育階段的抑郁情緒。
幸而,女性天生較男性善良,她們在人際交往中的嘮叨大多沒有惡意,因而她們的“錯”不會造成惡劣影響。另外,她們的話題大多局限於家庭、服飾、鄰裏等無關宏旨的瑣碎事務,錯對皆細雨,泛濫亦非災。
? 人間如果沒有爾虞我詐,沒有私隱,沒有計較,那麽,“講多錯多”就不會成為金玉良言,人們就不必戴著面具在社會舞臺上表演。
有壹天,戒律中萬壹劃掉了 “講多錯多”這壹條,那麽,酒大概也會從精神食糧的菜單中勾除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