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恩士工資為什麽那麽高?
因為基恩士收入很高。在日本,基恩士好像算不上赫赫有名的大企業。從年度營業收入規模來看,基恩士位居東京證券交易所壹部上市企業的第260位,其規模不足排名第壹位的豐田汽車的2%(當前豐田汽車銷售額已經突破30萬億日元,基恩士卻不足6000億日元)。
即便僅限於電子類的上市企業(總計254家),基恩士也僅僅位居第27位,規模是排名第壹的日立制作所的6%(9.48萬億日元)。
再從企業的員工數量來看,基恩士在上市企業中排名更是第355位,其2253人的員工總數,僅僅相當於排名第壹、超過7萬人規模的豐田汽車的3%。
另外,從企業的經營歷史來看,成立於1974年的基恩士也僅有46年的發展歷程,若從更名為當前企業名稱來看,則更是僅有短短的34年發展歷史。而反觀當前日本制造業大企業,大多數是二戰前後所創建的,經營歷史多數超過半個世紀以上。
然而,看似名不見經傳的基恩士如今卻如日中天。其實,它真正引發市場的廣泛關註是在2000年之後。這壹年,基恩士不僅營業收入首次突破了千億日元規模;更吸引人眼球的是,其員工的平均工資首次突破了千萬日元大關。
早在1987年,基恩士在大阪證券交易所二部上市之初,其營業收入規模不足100億日元,員工平均工資僅為372萬日元,比起當時因高收入而名噪壹時的東京放送(TBS)的746萬日元剛好相差壹倍。
沒成想,13年之後,基恩士的平均工資竟超過千萬規模,2001年雖有回落,但很快就再度走上增長的軌道。到2012年之後,其收入增長更是勢如破竹,2018年甚至突破2000萬日元大關,成為日本第壹,遙遙領先於其他企業。
而根據日本國稅廳的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日本普通員工的平均年收入僅為432萬日元,基恩士的是其近5倍之多。無疑,萬物事出有因。
基恩士那令人驚羨的高收入就是源於企業的超高盈利能力。相比經營規模而言,營業利潤率才是基恩士的真正亮點,甚至達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
直到2011年,基恩士營業收入還僅為1993億日元,到2014年其營業收入才突破了3000億日元(3340億日元)。然而,基恩士的營業利潤率卻自始至終地處於高位水平。
1983年,創辦僅有10年的基恩士還名叫“領先電機”,其年銷售額當時僅為13億日元,但利潤率卻達到了37%。1986年在大阪上市之後,基恩士年營業額便突破100億日元(101.5億日元),營業利潤也突破了40億日元,營業利潤率逼近40%。這是當時日本制造業平均水平的10倍。
到2014年,基恩士的營業利潤更是達到1757億日元,營業利潤率邁上了50%的新臺階(攀升至52.6%)。迄今為止,基恩士這種超高盈利狀況已經保持了連續5年。
今天的基恩士已經在全球46個國家建立了210個據點。截至2019年3月,整個集團的全世界員工總數達到7941人,其產品範圍也涵蓋了六大領域:傳感器、測量儀、圖像處理設備、控制測量設備、研發解析設備以及商業信息設備等。
該公司還連續8年入選美國福布斯“世界最具創新力企業TOP100”的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