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喊護士換針水,是稱呼“護士”,還是稱呼“醫生”顯得更有禮貌?
常見稱呼:
第壹種:護士或者“某某護士”。前者是最直接了當的稱謂,雖然沒有什麽冒犯或不尊重之意,但是讓人感覺沒有親切感,不自覺地拉遠了與護士的距離。後者,則給人壹種熟悉感與信任感。兩者相比較而言,後者應該優於前者。
第二種:護士老師,或者直接姓氏+老師,如:劉老師。通常老師是用來描述,那些傳授學生知識和科學的人,但是也可以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學習並能夠給大家帶來壹定正確知識和指導的人群。而往往在醫院或住院過程中,護士在很大程度上都能提供給患者及其家屬相關知識和註意事項,稱呼她們為“老師”,既能充分肯定她們辛勤的付出,也能表現我們對護士的感激之情及信任感,在無形中拉近我們與之的距離。
第三種:“小+姓氏”,或者“姓氏+姐”。譬如:“小賀、小唐、劉姐,張姐”等。這裏可視年齡而定,假若護士年齡比妳小,就用前者。反之,年齡比妳大,就用後者。前者稱呼,有種將護士視為鄰家小妹的感覺,無形中給護士壹種親近感。而後者,則顯示護士被信任及被倚重、依靠,當成親人的感覺。這樣,護士則會更熱心、更耐心,更積極的指導與幫助我們。當然,如果我們有疑問,想要咨詢時,她們必定會熱心的解答。
第四種:“某某姑娘”、“某某靚女”或者直接稱呼為靚女。例如:“何姑娘,小劉靚女”等等。這兩種稱謂,尤其在南方城市廣泛流行,尤以廣東省各醫院盛行。這種稱呼,既能夠拉近與護士的距離,增加親近感,同時又避免忘記護士的名字而帶來的尷尬感。可謂,壹舉兩得。當然,如果妳在北方稱呼護士為“靚女”時,她估計會在第壹時間覺得詫異,因為“靚女”壹詞並不是在所有城市流行,相反恰恰在北方這個詞語幾乎沒有人會用到。由此,估計在北方工作的護士無法迅速的準確理解妳的涵義。相反,在廣東地區,幾乎每個人都會聽到這個詞語,所以就不會存在上述現象了。
第五種:“帥哥、靚仔等”,這些稱謂可用來稱呼男護士。相信大家都感受到,現在全國各地各大醫院,都有不少男護士。那麽稱呼男護士依舊可遵循以上四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