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琴入門基礎
口琴在眾多樂器中,算是比較簡單的,經過壹定的練習之後,簡單的慢曲吹奏更是手到擒來。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口琴入門基礎範文,歡迎借鑒參考。
口琴入門基礎(壹)
常看的口琴種類
復音口琴
壹般有16到28孔,其中以24孔為國內最常見。
復音琴孔分為上下兩排,壹般吹奏時,同壹孔中上下兩個簧片同時發聲。由於兩個簧片振動頻率有細微差別,同時振動會產生物理上叫做?拍?的現象,表現為聲音強弱的周期性變化,也就是所謂的?震音?。
復音口琴的優點是結構簡單而固定,也不需要復雜的技巧,且復音口琴種類、調性齊全,音色清脆嘹亮,音量大,具有很強的穿透力,適合壹些民族風格(也可以吹出流行曲)),是初學者的最佳選擇。
布魯斯口琴
又被稱為十孔口琴,這種口琴在歐美極為流行,是口琴愛好者中最大的族群。
十孔口琴的長度通常為10cm左右,壹般十孔口琴有壹個***通的特性,就是低音部沒有F(Fa)和A(La),高音部沒有B(Si),這是為了和聲上的考量而特意設計的。吹奏者依然可以運用壓音(bending)技術來吹奏出欠缺的音階。
半音階口琴
半音階口琴主要分別為十孔,十二孔,十四孔,十六孔四種。以十二孔的半音階口琴最為多用。
由傳統的口琴改良而來,利用壹個巧妙的按鍵可以在壹支口琴上面吹奏出升降半音,若未按壓按鍵吹奏就相當於鋼琴的白鍵,按壓下按鍵後立刻升高半音,相當於黑鍵。
半音階口琴以其柔和明亮的音色以及其獨特的表現力深深吸引著人們,它的不斷發展引起了音樂界的重視,很多作曲家為它創作了新的作品,如英國作曲家瑞弗?沃漢?威廉斯(R.V.Williams)的《口琴浪漫曲》和詹姆斯?木迪(J.Moody)為口琴而作的《小組曲》、《協奏曲》等等,都是口琴音樂的優秀作品。
初學者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口琴
看曲風,看喜好。
如果妳有壹定的聲樂基礎,而且比較喜歡秀技術,選擇布魯斯口琴和半音階口琴比較好。
如果是零基礎,直接復音口琴(要單音不要重音),保證上手速度快。
初學者壹般是推薦選擇復音口琴,也就是24孔口琴。
復音口琴是最方便新人上手的口琴,復音口琴的音色比較悠揚,調性比較全,用好伴奏可以讓妳壹個人組成壹個小樂隊。
如何吹奏口琴
1.正確的持琴姿態
重點在於左手以虎口處夾住琴身的中央,其余四指盡量並攏,掌心蜷曲成壹個音室置於琴身後方。
右手以拇指和食指撚住右琴緣,其余四指也是盡量並攏,兩掌心相互呼應,並類似向遠方呼叫壹般。
左右兩手腕關節應該可以自由同時左右橫移,但不要讓手臂也隨著移動。
我們要特別註意的是:左手掌不要馬上包住琴身後方。且四指與口琴呈平行方向,如此才能留出壹個可以讓口唇滑行吹奏的通道。
兩肩自然下垂不要僵硬,兩臂內緣稍貼向身體才不會到處晃動,不管是立姿還是坐姿,上半身應該挺直切勿彎腰駝背,兩腳張開與肩同寬,放松身體的肌肉,保持在可以隨時準備的彈性狀態。
還有壹點要註意的是,吹口琴時,我們建議初學者動手不動口,用手來移動口琴,不要以口來帶動琴。
正確的持琴方法可以讓人感覺很美觀 ,而且也非常實用 。在演奏的過程中不會因為錯誤的持琴方法造成演奏停頓。
2.了解並熟悉口琴的音階位置
拿琴的左手邊是低音部,中間是中音部,右邊是高音部。
如何快速記住音階位置,小樂以前用的法子是:用壹張紙寫下所有音階,然後貼在口琴上音階對應的位置(蠢蠢直接的學習方式)
吹和吸是通過練習來熟悉的。
練習時刻
單音練習
建議:先吹好do 音再吹下壹個音。壹定要這個音吹幹凈了再去吹下壹個音 。不然後面的會越吹越差。
練習單音的時候要吹長音,不要吹壹下就好 ,要把壹口氣全部吹完。
在我們練習單音的時候是最枯燥的 ,妳必須要很喜歡口琴 ,妳才能夠堅持下去,成為壹個合格的口琴愛好者 ,將自己心中的音樂演奏出來 。
萌新練習的時候,吹氣還好 ,遇到吸氣的時候,可能就會覺得氣不夠用 ,特別是最後兩個6 7 的時候,根本不能很順暢的去吹。這個就是不會用氣,還有練習不夠 ,經過壹段時間的練習之後這些都會解決。
中音部練習1
這個對於新手來說可能比較難。可以多聽幾遍慢速示範,再跟著示範吹。或者是下載壹個節拍器,和節拍器壹起吹會比較容易壹點。
只要單音吹好了,吹這個完全沒有什麽壓力。只有 do re mi 三個音。最主要的就是掌握節奏。
中音部練習2
這個練習是用來訓練妳的移動和換氣速度的,通過四個小節的不斷反復吹奏來讓妳學會換氣和移動。
中音部練習完畢之後,我們再來說說低音部和高音部的基礎練習
低音部與高音部的音階最困難的就是位置很不規則。
低音部的音簧很容易受到嘴型的變化而產生音降,太憋太扁的嘴型都會讓音色變得很難聽,甚至會覺得很難吹,所以如何放寬嘴腔(好像嘴巴裏含壹個蛋)是發出正確優美音色的重要關鍵。
高音部的音簧雖然沒有像低音部那樣問題,不過因為音很高,太用力反而會讓他變得很尖銳難受,所以運氣就變成竅門之壹了。
當妳通過單音練習掌握了口琴音階的位置和吹吸順序之後,我們就可以選擇壹些比較簡單的曲目進行練習。
口琴入門基礎(二)
獨奏類口琴大約可以分為三種:復音口琴,半音階口琴,十孔口琴。
而這三種口琴的入門技巧:單音,是相通的。
所謂單音,什麽是單音?顧名思義,單音在口琴上指的是吹出壹個幹凈而清澈的音。我們常聽的各種音樂,大部分時候演奏的都是主旋律部分,而單音的幹凈與準確,是吹好壹首曲子必須要做到的地方。
現在我們談論的單音吹奏,大致可分為兩種,壹種是直接對準某壹孔進行吹奏,這種吹奏方法在各種口琴上都比較適用,而且吹奏起來也較為方便,能夠更快的掌握單音的技巧。
相比於十孔口琴與復音口琴,半音階口琴的孔距稍微大壹些,而且孔也稍大壹些,單音能夠更方便吹奏出來。
十孔口琴的單音吹奏相比於半音階口琴來說,孔會稍微小壹些,但是相比於復音口琴,口型還是更方便對準單孔。
復音口琴琴身比較長,而且孔位比較多,相比其他口琴,復音的單音需要更小的口型才能夠對準。
上面說的是單音的吹奏法之壹,除了直接對準孔吹單音,還有壹種吹奏法,在十孔口琴中被稱為?舌堵?,在復音口琴中則被稱為?新式單音?但是就吹奏方法上來說,應當屬於壹類方法。
十孔口琴的舌堵奏法常見於早期藍調藝人的演奏,因為舌堵法可以讓吹奏者含琴更深,理論上***鳴會增強,讓單音的音色更有深度。
復音口琴使用這種奏法可能比較多,復音相比十孔口琴與半音階口琴來說用這種吹法更加方便,因為它本身孔比較小,含多孔會讓人更為習慣。而且在後期,復音口琴用到壹種被稱為?舌伴奏?的技巧也需要這種舌堵奏法的熟練。
在學?會?吹單音(指清澈的幹凈的單音)之後,還需要加多練習,將?會?變成?熟?,單音的練習是口琴練習中最重要的壹環,只有在單音打好基礎,往後面學其他技巧或者演奏方法的時候,才會更好更快的理解與表達出來。
同時,也只有真正能熟練的單音之後,才能更快的學習自己想學的新歌,已經自己想要繼續學習的其他技巧。
口琴入門基礎(三)
所謂24孔,是學習獨奏技巧用的高音復音口琴.口琴其實有分獨奏用口琴和合奏用口琴之分.
說到高音口琴獨奏,最初,作曲家也不認識口琴是何種樂器.真正為復音口琴而創作的短曲或協奏曲作品不多.所以,我們的口琴譜,很多由歌曲,或其它器樂曲編曲而成.普通初學是慢歌曲較多.獨奏用高音復音口琴,所謂的(高音)的原文還是(女高音或童高音)的意思.普通歌曲的旋律範圍,是兩個八度左右.若歌曲是c調,沒升降記號的話,以音高來說,C調16孔口琴就大概可以吹奏旋律.
不過,既然是學習獨奏,當然也學獨奏技巧.這就需再加上高低音各4度,偶而低音伴奏會碰到最低音5,高音伴奏有時也會碰到最高音3才可以滿足.八度奏法也需要有完整的三個八度音.所以,學習獨奏復音口琴,要用24孔才圓滿.
有關高檔琴21 孔的原因,其實是當初日本人的手掌比較小,才采用 21 孔.當年的宮田口琴,不見了壹時.現有再版MH21.另壹當年的產品蜻蜓No.1521則傳到現在.實用上,沒高音 7是壹個麻煩.需要用第二支口琴代替.但如何奏八度?八度雖然難奏.不過,有高音7比沒有好吧.目前沒有別的因素變化之前,獨奏用高音復音口琴,理該是24 孔才對.沒有24孔高檔琴實是可惜.在我來說是公司選擇錯誤.不過,短口琴比較容易發揮琴技又是事實。
如何練習多孔含法
復音大家學欄目進行到多孔含法練習的時候,很多同學遇到了壹點困難。多孔含法對於復音口琴演奏來說,是壹項很重要的技巧,也可以說是練習復音口琴的壹個?坎?。前段時間壹直忙於工作,也沒有認真靜下心來回答同學們的問題。為了配合《復音考級大家學》欄目的課程,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對練習多孔含法這壹技巧的經驗和體會。
首先要說的是多孔含法在很多教材上稱之為?新式單音奏法?、?實用單音奏法?,把單孔含法稱之為?老式單音?簡便單音?。我個人多次強調過,我十分不贊成這種稱呼,兩種含法都很實用,都有各自的優點和表現力,對初學者來說不可偏費。在這兩種含法中,單孔含法入門相對容易壹些,多孔相對難壹些,所以今天就開個新貼討論壹下多孔含法練習方面的問題。
1、嘴型
嘴半張開,嘴唇往裏收壹點,嘴角往兩邊扯。對著鏡子看壹下,是兩腮的肌肉將嘴角拉開,(老仙對著鏡子照了壹下,居然發現嘴有點歪,不過比央視主持人高博還好點:D),如果妳練習單孔含法已經很久了,現在練多孔可能要麻煩壹些,因為含單孔是嘴唇有圓和窄的趨向,而含多孔則是扁和寬的趨向。這裏需要註意的是含琴要?寬?不要?深?。當妳把琴放進嘴裏的時候,嘴唇是往牙的方向收進來壹些的,而不是往外伸出去的,當妳含到七孔或九孔的時候,妳甚至能感到冰涼的琴格貼在了妳的臉上(希望不會是因為老仙的臉蛋比較胖才有這種感覺的)。
如果妳按我說的去做了,說明妳已經掌握了正確的嘴型。試壹下,妳現在保持嘴型不要動,體會壹下兩腮的肌肉有沒壹點酸酸的感覺?什麽,沒有?那還是沒找到正確的嘴型,來來來,和我壹起做做面部保健操:?半張嘴,牙不動,拉嘴角,收嘴唇,壹二三四,二二三四現在有感覺了?那好,我們就接著往下講。
2、舌頭的位置
當妳已經領會了我前面說過的嘴型,現在輪到舌頭出場了,舌頭在復音口琴演奏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先別問我到底是什麽用處,也別問我以後怎麽用,先讓它出來幹活)。讓舌頭從後臺慢慢來到前臺,舌尖往左靠,對著鏡子看壹下,把舌尖放在嘴唇左半邊的中間位置(註意不是最左邊的嘴角),然後把琴送進嘴裏,試著吹壹口長長的氣,這時候可能會有兩三個音同時響起來,嘗試著調整舌頭的位置,或者稍稍收壹點嘴角,直到只剩右嘴角發出壹個清晰的單音為止。妳做到了嗎?做到了!那好,別急,還沒有完成。妳保持姿式別動,尤其舌頭不要動,再長長地吸壹口氣,聽聽發出了幾個音,如果也是壹個清晰的單音,嗯,這才算完成了這壹步。
有同學問了,?我的舌頭習慣放在右邊不習慣在左邊怎麽辦?嗯,這個問題有個性,那妳就把琴也反過來拿,讓高音在左邊低音在右邊好了。問:?反過來拿琴對以後練習有什麽影響嗎?嗯,老仙覺得沒什麽影響,日本復音口琴大師齋滕壽孝先生就是這麽拿琴的,這位同學妳好好練,說不定以後會成為中國的壹位復音口琴大師。
又有同學問:?到底要含幾孔?嗯,先從含五孔開始練,要練到含九孔為止。。這個過程要很長時間,別著急,慢慢來。
3、發音
練發音之前復習壹下前面的課程,前面兩步妳都做到了,現在就開始練發音。(有兩個同學在下面小聲嘀咕,說老仙又不是講聲樂課,幹嘛要練發音?這兩個同學小心罰妳出來練100遍)。安靜!我們開始練中音區的音階。
讓妳的右嘴角對準24孔復音的第10孔含好琴,堵好左邊的孔,開始吹?do?和?re?,輕輕吹氣是do,輕輕吸氣是re。(又有同學開始騷動不安了,?別的老師和教材上都是講從第九孔開始吹do,老仙為什麽要講從第十孔開始啊?)(稍安勿燥,這就是老仙教學的獨到之處,同學們開始練習的時候,妳可能無法體會到妳的右嘴角到底是露了壹個孔還是兩個孔,妳也無法保證妳的舌頭位置完全準確地堵住了左邊的幾孔而只留下了右邊的壹孔,所以我要教大家先把右邊露出兩孔,這樣做,會使難度下降若幹倍,老仙好心為大家考慮,同學們不許私下議論老仙)。
好,再把琴移壹格的距離,這下先輕輕吸氣是re,輕輕吹氣是mi,再把琴移壹格,就會發出mi和fa。
兩個音壹組,開始練,di-re;re-mi;mi-fa;fa-so;so-la;再移壹格出來的是la-do再把琴移兩格,出來的聲音是ti-do。這個地方要註意,la-ti-do這三個音的排列和別的音不壹樣,壹定要多加小心。。
如果要吹壹個完整的音階,那就是這樣,先吹di-re,壹次移兩格吹mi-fa,再移兩格so-la,再移兩格ti-do(這次是先吸後吹的哦)。開始不要壹邊移琴壹邊吹,要兩格兩格地移動琴。
有同學問了:?為什麽要講這麽麻煩?這樣可以更好地培養孔距感,少出錯音,早日練出幹凈的單音來,並為今後練習八度和聲打下堅實的基礎。。盡管妳水平很高,也很難準確地知道妳嘴角露出的兩個孔是mi/fa還是fa/so,只能靠長時間地訓練,培養出壹種感覺,就是我們所說的--?孔距感?(同學們別怕,尤其女同學不要露出恐懼的表情來)。
好了,多孔含法的單音練習今天就講到這裏。請同學們好好練吧,以前沒練過的同學最少要練七七四十九天,再開始練低音伴奏。低音伴奏也是復音口琴的另壹個重要的----坎。
請同學們不要怕冷,從衣兜裏掏出手來給老仙鼓壹下掌,,認為老仙講錯了的同學就扔兩個鹹鴨蛋過來。
初學者,象走路,先爬後站,然後蹣跚起步.這其間不知跌了多少次屁墩,摔了多少次爬爬.
我作為壹位曾摔的"鼻青臉腫"的口琴愛好者,為了讓初學的朋友少走點彎路,在高手林立的本站,鬥膽談壹些教材上沒有的東西.
1. 關於老式單音奏法的練習;
所謂老式單音奏法,只是相對復音口琴.從廣義上說,它是新的不能再新的壹種吹奏方法.
許多初學口琴的朋友,往往忽略了這第壹課,知道了音階,吹響了1234567,於是就急於進入下壹課,殊不知這是萬丈高樓的基座.妳吹響了123,妳吹幹凈了123嗎?妳吹幹凈了123,妳吹柔了123嗎?建議初學的朋友不要把它看成第壹課,而要作為最重要的壹課來練習,尤其是低音部和高音部.多練5671.1765,四個音音高不壹樣,但距離壹樣,不要親近誰,也不要疏遠誰,這對將來吹奏16分音符很重要.因為在快速吹奏時,同為吸或吹的相近兩個音最容易破壞節奏.
2. 關於新式單音與伴奏;
新式單音,也稱多孔含法.含多少孔呢?復音口琴的"鏘"要想打的厚,當然要深含,但對初學者呢?
楊家祥老師在新式單音奏法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口含五孔.這與許多教材口含七孔或深含的方法是相悖的.細思,頓悟!楊老的方法非常科學,又很人性化.
即讓學生輕松的鍛煉了舌的靈活性,掌握了"鏘"的形成,又避免了初學者因為深含造成的"哈蟆"嘴.待學生通過壹段時間的鍛煉,學會了口舌的放松之後,馬上要求學生口含九孔,練習八度和音.老人家的教學理念,可謂是"由淺入深"的最好演繹!由此想到了我,如果二十多年前能聆聽楊老壹言,也不會造成嘴角四道深溝三年未平的尷尬.
希望初學的朋友接受我的教訓,妳只要掌握了打"鏘"的方法,通過壹段時間的練習,厚厚的伴奏自然會從妳的琴中溢出!
說起伴奏,先說舌頭.新式單音的特點就是將舌頭蓋住琴格,露出壹至兩孔.用舌的什麽部位蓋住琴格呢?書上沒說.有人說用舌的正面,有人說用舌的側面.究其如何?先放放不說.
吹奏八度和音的朋友,經常遇到對不上音的問題,不外乎兩個原因:1.嘴不夠闊,2.舌的位置偏芯.如是後者,試著用舌尖蓋住中間,問題迎刃而解.再往高級壹點說,吹分解和音的朋友也常會遇到舌的動作與琴的推進推出總是不同步,試著用舌尖蓋住應蓋的部位,問題亦會迎刃而解.這說明,舌尖蓋琴的靈活性要高與其它部位.為了印正這壹點,我利用出差的機會跑遍了所到城市的書店.最後由壹位軍博的朋友在北京圖書館查到了石人望前輩於1957年出版的壹份資料,其中有段文字描述了這點:"......把舌尖移向左唇邊,平平地蓋住口琴低音部的木格(是舌尖去蓋,不是舌面去蓋)......".由於是電話記錄,先不去考證文字是否準確.單就我個人的體會,我認為:初學者應以舌尖蓋琴為好!這會對將來的進階打下良好的基礎.
3.樂曲旋律的吹奏;
任何吹奏技巧,都是服務於主旋律的.壹位網名"dannycheong"的朋友在帖子中號召新壹代人丟棄伴奏,專練主旋律.且不去探討這位朋友的提法是否正確,但"專練主旋律"的
建議卻十分中肯.復音口琴的伴奏技法有十多種,壹年之內可掌握.但要很好的融入樂曲的演繹則很難.主旋律是根,各種伴奏技法是本.二者缺壹不可.當然,若有樂隊伴奏則
另當別論.希望初學者在練習伴奏技法的同時,千萬別忽視了旋律的練習,尤其是對樂句的處理,鍵盤逢樂句結束要擡手,口琴則逢樂句結束要離口,這很重要!
最後,為初學口琴的朋友提兩點建議:1.每天的練琴時間不易過長,時間長了反而不專註;2.如條件允許,睡前躺在***上練習40分鐘,要輕輕的吹,二十分鐘撅嘴,二十分鐘新式單音,壹定要吹妳熟悉的旋律,不要加伴奏.如此,即體驗了氣息的出處,又熟悉了音的位置,又放松了大腦易於入睡,可謂壹舉三得!
以上我個人的壹些體驗,不當之處,望眾位高手原諒! 祝朋友們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