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2E01:科技生活是否是理想的烏托邦 ——評《黑鏡》第二季第壹集
科技生活是否是理想的烏托邦 ——評《黑鏡》第二季第壹集 科技讓生活更美好?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無從得知,不過透過英劇《黑鏡子》我們似乎對科技帶來的新生活有了壹點不壹樣的看法。《黑鏡子》這部劇集圍繞著我們的現代科技生活展開,每壹集都是壹個獨立的故事,但其主題核心還是在探討人類生活在科技發展的帶動下有了什麽樣的改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科技生活中的改變是什麽?這部劇的制片人兼編劇Charlie Brooker在接受英國《衛報》專訪時談到,“黑鏡”的靈感來源於人人都有的“黑鏡子”——每個家庭、每張桌子、每個手掌之間都有壹個屏幕、壹個監視器、壹部智能手機,壹面反映時下現實的黑鏡子。 在第二季第壹集中講述了壹個這樣的故事,女主角Mar的男友Ash終日沈迷於社交網絡,在壹次外出時遇難了。Mar的好友在葬禮上告訴她,可以使用Ash生前在社交網站上的言語習慣再造壹個真實的人工智能的Ash,起初Mar表示反對,可最後還是同意了。剛開始,克隆版的Ash給Mar帶來了心靈的慰藉和肉體上的愉悅,可是時間長了,Mar發現克隆人是沒有任何的情緒,不會像Ash壹樣打鼾,也不會和Mar爭吵,沒有任何情感的宣泄,像壹件工具壹樣,兩人之間的愛情就像是死板的程序壹樣枯燥乏味。最終Mar把這個工具收到了閣樓裏。 關於科技與社交網絡的討論與擔憂似乎壹直沒有停歇:科技重塑和豐富了我們生活體驗,卻也不斷挑戰著情感和倫理的底線.社交網絡拉扯和消費著我們的情感和表達,卻不斷讓我們質疑現實與虛擬社交的是非.有人言得到即是失去的開始,曾幾何時我們期待可以取代漫長的郵寄書信的溝通載體,而在憑借微薄等社交軟件便能夠掌握壹個人完全的生活動態的今天,我們卻發現過度的信息已經讓我們無話可說.曾經被廣為企盼的人造人技術也被永無停息的倫理討論壹再擱淺。 男主角Ash沈迷社交網絡,與Mar缺少契合於溝通,床上功夫也不可恭維,但正是他的不完美帶給了她壹個完整的人,壹份完整的記憶與思念,壹顰壹笑,真實的觸感,真實的喜怒,真實的陪伴,這些,又怎樣可以復制呢? 留下的人總是難過的,離開的人還能有個期盼.從擁有的那壹天我們就要面對失去,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壹部分得以永存.逝者猶可追,往事不可回.沒了,便是真的沒了,便是,回憶了。 當失去成為現實,徘徊在過去的回憶裏不可自拔,裹足不前只會讓自己陷入無盡的孤獨與絕望之中.更甚者像Mar這樣透支消耗著這份思念只能讓自己陷入瘋狂,更加看不到生的希望.只有move on,帶著過去的刻骨銘心,去尋求未來充滿著任何可能性的,新的開始。 第二季第壹集叫做《be right back》,我就回來,可,妳真的準備好面對妳我所有回憶了麽? 妳,真的能夠面對,這樣的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