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棗從幼年到結果需要幾年
冬棗1-4年生屬於幼樹,到結果需要3-4年。
冬棗生長階段
11月至翌年3月(休眠期)3年生樹株施尿素或二銨150-250g,結果樹株施尿累500-1000g,有小葉病或黃葉病的棗園,株施硫酸鋅或硫酸亞鐵500-1000g,采取環狀多點穴施。
4月份(萌芽期)1-4年生幼樹壹般不疏枝;5年生以上,處理過密枝、徒長枝;7-8年生結果枝組及時更新,對未拉枝的樹拉枝開角。
5月上、中旬(抽枝展葉期)幹旱年份棗園澆1遍花前水,株施磷酸二銨幼樹150-300g,結果樹500-1000g。
9月份(果實著色期)1-3年生樹株施有機肥10-30kg、鈣肥0.25kg、尿素0.15-0.25kg,采用擴穴環狀施肥。4-8年生樹株施有機肥50-75kg、鈣肥0.5-1kg、尿素0.2-0.5kg。缺鐵、缺鋅的樹可增施鐵、鋅肥。
10月份(果實成熟期)自10月上、中旬開始,分批采收冬棗,采收最好在清晨露水幹後進行。
經北京營養源研究所分析化驗,沾化冬棗含人體所需的19種氨基酸和A、B、C、P等多種維生素,含可溶性固形物34%—38%,維生素C352毫克/100克。與其它果品相比,是蘋果的70倍,梨的140倍,營養價值為“百果之冠”,被譽為“百果王”、“活維生素丸”。
擴展資料
冬棗樹的種植季節
從秋季落葉至翌年春季芽萌動之前時間,只要土壤不封凍均可栽植。以春季芽萌時栽植成活率高,原因是冬棗苗含水量低,春季芽萌動時栽植,苗子水分損失少,管護時間知,生根快,成活率提高。
但是芽萌動時栽植時間短,大面積發展很難做到。春季冬棗樹液開始活動時栽植,只要栽後做好覆地膜、塗白等保護工作,成活率仍可以保證。
在無灌溉條件的地方,冬棗某植應在秋季冬棗落葉後進行,越早越好。秋季土壤墑情好,地溫要高於氣溫,苗子定植後,只要地溫高於7度以上,根系就能活動,有利於根系愈合和生根。
冬棗是壹種營養十分豐富的水果,據測定,冬棗含糖、蛋白質、有機酸、果膠、維生素A、維生素E、鐵和鉀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其每100克含維生素C303.8毫克。
醫學研究證明,冬棗中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軟化血管,是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理想藥物,常食冬棗可以提高人體的健康水平。
研究還發現,冬棗還含有壹種叫環磷酸腺苷的生物活性物質,這種物質對人體內的癌細胞具有較強的破壞和抑制作用,我國自古就有“壹日三棗,紅顏不老”的說法。
百度百科-冬棗
百度百科-沾化冬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