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活動教案:熊貓百貨商店
作為壹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麽寫教案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中班語言活動教案:熊貓百貨商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熊貓百貨商店 篇1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的角色和情節,分析出為什麽長頸鹿、河馬、大象都稱贊熊貓百貨商店真好。
2、學習詞語:合適、皮尺、皮帶。
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教學掛圖。
2、圍巾、口罩、帽子、手帕、鞋子等物品。
活動過程:
壹、出示圖片,引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提問:什麽是百貨商店?百貨商店裏賣些什麽?"
二、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動物的特征並學說形容詞。
熊貓百貨商店裏賣些什麽?誰來這裏買東西?他們的身體有什麽特點?他們需要買什麽樣的東西?學說句子:長頸鹿要買很長很長的圍巾、河馬要買很大很大的口罩、大象要買很長很長的皮帶。
2、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提問。
(1)"長頸鹿、河馬、大象為什麽都不高興?"(初步理解詞語:合適。)
(2)熊貓伯伯是怎麽做的?他想出了什麽辦法?(鼓勵幼兒學說熊貓伯伯的話)
(3)如果妳是熊貓伯伯,妳會怎麽辦?
三、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1、討論:為什麽長頸鹿、河馬、大象開始都買不到合適的東西?後來,他們為什麽都稱贊熊貓百貨商店真好?
2、引導幼兒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四、體驗買賣遊戲的樂趣。
遊戲中,引導扮演售貨員的幼兒學說:"請問妳要買什麽?" 指導扮演顧客的幼兒正確使用量詞,如:"我要買壹頂帽子。"或者"我要買壹頂紅紅的帽子。
活動延伸:
區角活動:提供故事中動物角色的頭飾,投放在語言區供幼兒表演使用。
附故事:熊貓百貨商店
樹林裏有壹家百貨商店,熊貓伯伯是商店的售貨員。
長頸鹿到商店裏來,熊貓伯伯問他:"您好!您想買點什麽呀?"長頸鹿說:"我想買條圍巾。"熊貓伯伯抱出壹大堆圍巾,可是壹條也不合適。這是怎麽回事呢?小朋友壹想就想出來了,長頸鹿的脖子很長很長,商店裏的圍巾都太短了。長頸鹿買不到壹條合適的圍巾,心裏不高興,熊貓伯伯說:"不要著急,不要著急,我請工廠給您做壹條很長很長的圍巾。這條圍巾要做多長,先得把您的脖子量壹量。"熊貓搬來壹張梯子,爬到梯子上去,才量出長頸鹿的脖子有多長。後來,工廠就做了壹條很長很長的圍巾。長頸鹿可高興了。
河馬到商店裏來,熊貓伯伯問他:"您好!您想買點什麽呀?"河馬說:"我想買個口罩。"熊貓伯伯抱出壹大堆口罩,可是壹個口罩也不合適。這是怎麽回事呢?小朋友壹想就想出來了,河馬的嘴巴很大很大,商店裏的口罩都太小了。河馬買不到壹只合適的口罩,心裏不高興。熊貓伯伯說:"不要著急,不要著急,我請工廠給您做壹條很大很大的口罩。這只口罩要做多大,得先把您的嘴巴量壹量。"熊貓拿來壹根很長的尺子,圍著河馬的嘴巴量了壹下,才量出有多大。後來,工廠就做了壹個很大很大的口罩。河馬可高興了。
大象到商店裏來,熊貓伯伯問他:"您好!您想買點什麽呀?"大象說:"我想買條皮帶。"熊貓伯伯捧出壹大堆皮帶來,可是壹條也不合適。這是怎麽回事呢?小朋友壹想就想出來了,大象的腰很粗很粗,商店裏的皮帶都太短了。大象買不到壹條合適的皮帶,心裏不高興。熊貓伯伯說:"不要著急,不要著急,我請工廠給您做壹條很長很長的皮帶。這條皮帶有多長呀,先得把您的腰量壹量。"熊貓拿來壹條很長很長的皮尺,繞著大象的腰走了壹圈,才量出大象的腰有多粗。後來,工廠就做了壹條很長很長的皮帶。大象可高興啦。
長頸鹿、河馬、大象高興的說:"熊貓百貨商店真好啊!"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熊貓百貨商店 篇2目標:
1.感受故事中熊貓伯伯樂於助人的美好情感。
2.有興趣地學講故事中的角色對話,理解詞語:合適。
準備:
1.故事錄音、教學掛圖。
2.圍巾、口罩、帽子、手帕、鞋子等物品。
過程:
1.交代故事名稱,引發興趣:
什麽叫百貨商店?百貨商店裏賣些什麽?”
猜猜,誰會來熊貓百貨商店買東西?它們會買些什麽?”
2.看看聽聽議議,理解故事主要內容:
教師邊操作教具邊有表情地講述故事第壹部分內容(從第壹自然段至第四自然段):
——“長頸鹿、河馬、大象為什麽都不高興?”(初步理解詞語:合適。)
請妳猜猜,熊貓伯伯會怎麽做呢?
如果妳是熊貓伯伯,妳會怎麽辦?
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第二部分內容(從第五自然段至結束):
——“熊貓伯伯想出了什麽辦法?”
“熊貓伯伯對長頸鹿、河馬、大象是怎麽說的?”(請幼兒學著說壹說。)
最後,長頸鹿、河馬、大象對熊貓伯伯說什麽?他們為什麽這麽說?
3. “長頸鹿、河馬、大象高興嗎?為什麽?”
“我們也來學壹學熊貓伯伯吧!”
4.體驗買賣遊戲的樂趣:
在遊戲中,教師引導扮演售貨員的幼兒學說:“請問妳要買什麽?”指導扮演顧客的幼兒正確使用量詞,如:“我要買壹頂帽子。”或者“我要買壹頂紅紅的帽子。”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熊貓百貨商店 篇3活動準備
故事動畫、不同長短的圍巾等。
活動過程
壹、幼兒生活經驗再現
去過超市嗎?裏面有些什麽東西?(幫助孩子梳理關於超市的經驗:有賣衣服的、小商品、食品的)
二、欣賞故事
1、邊思考邊傾聽故事:
1)出示大象:認識嗎?大象喜歡開花點,知道為什麽嗎?(用鼻子澆水比較方便。)大象想買皮帶,為什麽熊貓百貨店裏的皮帶不適合大象呢?它需要什麽樣的皮帶?
2)出示河馬:河馬也有個店,是氣球店,猜猜為什麽河馬適合開氣球店?(用大嘴巴吹氣球最方便)河馬想買口罩,為什麽熊貓百貨店的口罩都不適合河馬呢?它需要什麽樣的口罩呢?
3)出示長頸鹿:猜猜長頸鹿會開個什麽店?為什麽呢?
長頸鹿為什麽買不到合適的.圍巾呢?它需要什麽樣的圍巾呢?
4)出示小烏龜:猜猜小烏龜是開什麽店的?(燒餅店:小烏龜每天把自己的背殼烤烤熱,再在背殼上攤上燒餅。烤呀烤呀,烤得燒餅香噴噴,上面還有好看的花紋)它會來買什麽呢?為什麽需要呢?(溜冰鞋)
2、完整欣賞。教師小結:聽了故事後,說說熊貓伯伯是壹個怎樣的人?(引導幼兒說出熊貓伯伯喜歡幫助同伴,“助人為樂”。)
三、遷移運用
看看熊貓百貨商店還有那些東西?
四個大筒靴子適合誰?
兩個小筒靴子又適合誰呢?
魚竿誰會需要?錄音機誰需要?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熊貓百貨商店 篇4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聽聽、說說的過程中,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動物的典型特征。
2、感受故事中熊貓伯伯樂於助人的美好情感。
3、體驗幫助小動物買到合適商品的快樂。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能根據動物的外形特點,為其出謀劃策。
感受熊貓伯伯樂於助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熊貓的百貨商店》課件。
活動過程:
壹、情境導入
1、樹林裏開了壹家百貨商店,看看是誰開的呀?(熊貓)
2、什麽是百貨商店呢?
教師小結:百貨商店就是能買到各種各樣商品的店。
二、理解故事
熊貓的百貨商店生意可好了,吸引了很多小動物來買東西。
1、長頸鹿——脖子(局部出現)
為什麽熊貓店裏的圍巾壹條也不適合長頸鹿。
教師小結:因為長頸鹿的脖子太長了,要戴很長很長的圍巾,熊貓店裏的圍巾太短了,所以不適合長頸鹿。
商店裏沒有適合長頸鹿的圍巾怎麽辦?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想的辦法可真多呀,熊貓伯伯也想了壹個辦法,我們壹起來看看。
2、河馬——謎語(像馬不是馬,嘴巴寬又大,天天下河塘,從不捉魚蝦)
怎樣的口罩才適合河馬呢?
教師小結:很大很大的口罩才適合河馬。
如果妳是熊貓伯伯妳會怎麽做?
教師小結:我們看看熊貓伯伯想了什麽辦法,是不是和小朋友想的壹樣。
3、大象——大肚子(局部出現)
大象為什麽沒有買到合適的皮帶,大象需要怎樣的皮帶?
教師小結:大象的腰很粗很粗,需要很長的皮帶。
大象買不到皮帶可傷心了,這可怎麽辦呢?
教師小結:熊貓伯伯量了大象的腰圍,請工廠為大象做壹條很長很長的皮帶。
總結:在熊伯伯的幫助下,長頸鹿、河馬、大象都買到了適合自己的東西,它們高興地說:“熊貓百貨商店真好。”
三、完整欣賞,理解故事
聽了故事後,妳們喜歡熊貓伯伯嗎,為什麽?
教師小結:熊貓伯伯樂於助人,我們都喜歡它,幫助別人是壹件很開心的事。
四、大家都來開商店
(價值取向:根據動物的不同特征,想象他們需要的特殊商品。)
想象動物們還會需要哪些特別的商品(出示動物圖片,幼兒想象並嘗試繪畫或者制作。)如馬需要鐵鞋、貓需要魚竿、鸚鵡需要錄音機等。
活動延伸:
熊貓伯伯的店裏呀還有很多很多的東西,妳們猜猜還會有誰來買呢?請妳們繼續把《熊貓百貨商店》這個故事編下去。
活動反思:
《熊貓百貨商店》雖然是壹則老教材,但兒童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可以從中學到壹些頗有特色的詞:如“很長很長”、“很大很大”、“很粗很粗”。讓幼兒感知百貨商店裏的物品為什麽不適合這些動物,引起幼兒對動物特征與之相匹配的物品的思考,通過操作活動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這則故事有助於培養兒童助人為樂,學習交往、合作、分享等社會技能,促進兒童社會性發展。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熊貓百貨商店 篇5壹、教材
《熊貓百貨商店》這壹則故事,情節重復又有變化,符合幼兒的欣賞特點,幼兒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可以從中學到壹些頗有特色的詞:如“很長很長”、“很大很大”、“很粗很粗”。《熊貓百貨商店》雖然是壹則老教材,但根據《綱要》精神,通過這則故事有助於培養幼兒助人為樂,學習交往、合作、分享等社會技能,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所以我認為這是壹則很好的社會性教材。
我在學習新綱要後,註重培養幼兒探索學習、創造學習,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以《綱要》為指導精神,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幼兒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二、目標
我把教學目標定為,目標壹是情感目標:理解故事內容,從中感受熊貓伯伯助人為樂的美好情感。
目標二是能力目標:通過師生***同的思考和語言描述,進壹步掌握長頸鹿、河馬、大象的主要特征。
目標三是認知目標:學習量詞,只、頂、雙、條、件,學習用常用語進行交往。
教學重點是理解故事內容,體驗熊貓伯伯助人為樂的情感。
因為,現在的幼兒多是獨生子女,普遍嬌生慣養,是家裏的小太陽,父母包辦壹切,社會交往能力較差,通過這則故事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
教學難點是正確使用量詞:頂、雙、條、件、只等。
因為根據班級實際,我班的幼兒年齡偏小,家長又忙於工作,家庭教育跟不上,幼兒在正確使用詞匯上誤區很大,所以教幼兒正確使用量詞,作為本節課的難點。
三、教學方法
根據利用廢舊材料自制教學具這壹理念,所以我用廢舊的掛歷紙、皺紙等材料,布置了壹個小型的百貨商店,為幼兒創造壹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采用提問法、遊戲法、圖片教學法,支持、鼓勵、吸引幼兒於教師、同伴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語言進行交往。
四、活動流程
本次活動分為五個環節:第壹環節,教師設置懸念;第二環節,幼兒討論懸念;第三環節,故事的理解;第四環節,完整聽故事,加深理解;第五環節,延伸活動(情景表演)。
第壹環節,教師設置懸念,通過提問“三只小動物為什麽不高興了呢?”,引起幼兒積極思維,使幼兒在求知欲的驅使下,積極地投入到下壹環節的活動中。
第二環節,幼兒圍繞這壹懸念展開討論,引導幼兒積極思考,氣氛活躍,教師對
幼兒的討論結果不予評價,以此引出下壹環節。
第三環節,對故事的理解,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難點之所在。分三個步驟:
1、講述故事前半段,揭開懸念。並通過動作模仿來學習詞“很長很長”、“很大很大”、“很粗很粗”。
2、講述故事後半段,體驗熊貓伯伯幫助小動物解決困難的美好情感。
3、教師小結,體驗熊貓伯伯助人為樂的美好情感。
此環節我在分步實施中把握重點,克服難點。
第四環節,完整聽故事錄音壹遍,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第五環節,延伸活動(情景表演)
1、教師扮演熊貓伯伯,幼兒當顧客來買東西,買到稱心如意的商品,壹起跳只舞,使幼兒在遊戲中發展想象力、創造力、表演力,學習環境輕松、愉快。
2、邀請自己的夥伴壹起購物,從中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以及分享快樂的情感。
今天這節課,是我壹次語言教學的嘗試,有許多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