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讓學生是得到的多還是失去得多
教育是夢想者的事業,但更需要堅實的行動。面對不完美的現實,面對人民的重托,欣喜的是,有許多人在付出努力,教育投入不斷增加,區域課改深入推進,學校課改不斷創新,師生幸福指數上升……這是新希望的底氣,是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根基。
梳理這壹年課堂教學改革的熱點、關鍵詞以及課堂的新發展,提煉出30個與課堂相關的新概念,構成了教育夢想之下,2012年度中國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紋路肌理。它們分別代表教育常用詞語的新概念,“教”的角度的新概念,“學”的層面的新概念,以及課堂中湧現的新模式概念。
年度舊詞新意 『常識回歸與新啟蒙』
教師:當“學生主體”的理念之花開遍全國的課堂,教師便不再是知識的“二傳手”,不再是課堂裏的警察、法官、設計師,而是教育的專業者、學校生態的建構者、學習成長的服務者、理想信念的傳播者。這樣的教師,被稱作“新教師”。他們尊重、認識、接納、包容學生,他們的“教”服務於學生的“學”,教師角色與功能的轉變,把傳統教師在人們心中的認識徹底翻新。“教”的心甘情願“退出”,保障了學生學習的基本權利,猶如昆山前景學校“教育憲法”中所說,“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是平等的,成年人要尊重和保護未成年人的權利和義務”。
課堂:它是學習發生的場,也是德育基地;它是知識的超市,也提供給學生生命狂歡的精神體驗。與傳統課堂“教師講,學生記”的形式相比,這樣的新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擁有平等、自由、民主的氛圍,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包容、傾聽、交流、互動、合作中,體現現代教育的自主、豐富、可選與主動、生動、生成。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經歷自學、交流、展示、反饋的學習流程,此課堂形式改變了學習方式,改變了學生的成長方式,也改變了育人模式。
學校:風景優美、硬件條件優越、升學率高的學校,未必就是好學校。新學校以人為本,面向未來、尊重差異、註重過程、淡化競爭、崇尚合作;它有完整的課程體系、豐富多樣的人文生活,有良好的教學關系、平等的師生關系;它重視教學,重視對學生的研究,追求學生學習能力的生成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收獲。新學校是壹方池塘,平等、和諧地接納、尊重、成全每壹個學生,也是壹個讓師生在精神和身體上能感到安全、愉悅的場所。
學生: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是成績優秀、循規蹈矩、遵守紀律、老實聽話的學生。但是如果回到“人本”價值上思考,好學生首先是身心健康,其次是敢於擔當,再其次是具備壹定的學習、實踐、創新、合作等基本能力。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新學生”代表“新人類”,他們有自信、有毅力、有意誌、會反思、敢質疑、善溝通,更具有探究精神和科學素養。
文化:文化最生動的詮釋是人,體現著教育者對教育的理解,也考量著壹個簡單得被忽略掉的命題:學校是誰的?傳統文化看得見古人、看得見成人,唯獨看不見學生。而學校應該是學生的,文化設計的“出發”應基於對兒童的發現和了解,盡可能體現出兒童的天性愛好,體現在兒童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上。新文化以生為本,從綠地、樹木、樓梯、墻壁、教室、課堂,最大程度地發揮化育的功能。基辛格說,“誰控制文化,誰就控制未來”。未來是學生的,學校是學生的,文化也得是學生的文化。
管理:人治或法治還在爭執不休,卻已經過時了。新課堂的文化是放手與自主,新學校的文化是開放與自由,當學校管理遇上新的文化的沖擊之後,傳統的自上至下的管理被新課改壹同革新。不知道放手滋味的教師,不會讓學生體驗到真正的自主,不懂得自主的教師,不會讓學生感受到自由的能量。後現代教育的新管理學給管理者以警示:有什麽樣的管理,就有什麽樣的教師;有什麽樣的教師,就有什麽樣的學生。
教育:傳統的教育過分重視學習成績和教師的威嚴,而忽視了學生作為“人”的權利與尊嚴。教育的目的是“讓每壹個生命都得到尊重”、“讓每壹個生命都精彩絕倫”。教育即解放,教師應該啟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性、批判性思維,而不是將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學生。師生間的關系不是控制與被控制,壓迫與被壓迫,而是平等、民主、互助。教師的角色應從知識的灌輸者轉向指導者和合作者,學生的角色應由被動的接受者轉向主動的學習者和參與者。教育就是找回迷失的人性,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提升學生的精神力量。
年度熱詞 『課堂教學改革主旋律』
粉筆消耗率:課改校的標誌之壹,是教室內黑板數量的增加。黑板是學生展示的平臺,練字的媒介。粉筆消耗的數量,客觀反映著黑板的使用率,黑板的使用率真實地訴說著課堂的容量、效率與動態。粉筆消耗率已成為校長、教師聽評課的又壹重要參考值。
全員參與:它是指在壹個班級或學習集體中,學生全員參與的程度,表現為行為和狀態的主動積極。學生的課堂參與率影響著生命狂歡的體驗是否得以實現。每個學生都身心投入的課堂是高效的課堂,全員參與指的不是大展示環節中學生的全部參與,而是每個學生的思維貫穿到課堂流程的每個環節中,不遊離課堂之外,不做孤獨的旁觀者。“全員參與率”的高低也是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標誌之壹。
好課:中國好課堂必須有好課。“好課”註重效益、效率、效能,可以讓學生會學、樂學、創學。壹節課能否稱為“好課”,需要從學生學習時的自主程度、探究程度、合作程度三個方面來評價,也就是課堂氛圍、學生參與度、目標完成率。“好課”的六大***性可以歸納為:學生為主的課、動靜結合的課、充分展示的課、遵循流程的課、師生互動的課、註重情感的課。好課的標準眾說紛紜,但“好課必須是學生自主的課”的評價是2012年教育者對課堂做出的不爭定論。
導學案:它的入圍,離不開杜郎口中學取消導學案的令人震驚之舉。杜郎口中學的做法引發了教育者對於導學案價值的新壹輪思考:該不該用?什麽時候用?何時能擺脫?校長崔其升曾在私下講,“導學案是繼教師灌輸之後的又壹大毒瘤”,但是這顆瘤對於課堂教學改革初期來講是良性腫瘤,只有經過它作為“腳手架”、“方向盤”、“導航儀”、“路線圖”的引導,師生的教與學行為能夠行雲流水後,才可擺脫導學案的“束縛”。但只要是瘤子總要割掉。
實物配對:兒童壹切認知來源於感覺,感覺不可或缺的是直觀感受。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找到與教學內容相對應的實物或情景,通過眼、耳、鼻、舌、身的感覺,形成對教學內容的具體認識,叫作“實體化教學”,這種以“實物配對”的模式讓學生特別是小學生通過感知進行學習,能夠進壹步強化學習效果,加深學生心靈體驗。“實物配對”的高級目標可以使教學走向生活化與社會化。
第三代課改:對教育不斷的繼承與發展,催生課改的代際論。“第壹代課改”通過調整、改進課堂教學的手段和方式,實現從“低效”到“有效”的跨越的課堂教學改革;“第二代課改”大幅度提升“學”的地位,符合新課改“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理念,實現了從“教中心”到“學中心”的跨越,構建了高效課堂的“學中心體系”;“第三代課改”在此基礎上,徹底擺脫知識對教育的束縛,更加強調生活內容和方式,更加關註生命狀態和質量的課堂改革。其三大標誌是:無限放大自學、去除教師主導、擺脫壹切束縛。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風向標皆來自探索“第三代課改”的實踐校。
去主導:教師還能多大程度地“退位”與“放手”是今年熱議的話題,它是對教師作用的進壹步挑戰。“去主導”的教師成為學生成長的見證者、激賞者、記錄者,他最大限度地相信學生、利用學生,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去主導”是“第三代課改”的產物,把完整的學習還給學生,信任學生,使之自主、自立、自強。教師給得少壹點,對學生來說反倒得到更多。
內在秩序感:凡是令人渴望的社會,都有規則,規則意識的建立是對人類文明的促進。規則意識比規則本身更重要。規則的其中壹個作用是讓人建立內在秩序感。規則意識就是內在秩序感,生命的紀律是秩序,智力的紀律是專註,行為的紀律是順從。規則形成內在秩序感,內在秩序感是學習專註、行為順從的前提條件。當學生富有秩序感,專註於當下的時刻,自然會獲得極大的創造力和自由感,會接納並順從生命和生活中的壹切,這是生命真正成熟的表現。
微課程:它由文字、畫面、音樂三部分組成,長度在5分鐘左右,簡潔明快、通俗易懂,可以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聲中,欣賞畫面,品味文字。其內容指向具體問題,關註常態的教育教學事件,關註“小現象、小故事、小策略”,可以是壹篇案例、壹則故事、壹段視頻、壹曲旋律、壹份問卷、壹頁感想等等,追求“5分鐘完成壹次學習,300秒經歷壹次思考”的研究,主題突出,結構清晰,層層分解,內涵豐富。
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火熱近幾年持續不減,之所以再壹次走進教育者的視野是因為學校把它所代表的思維模式導入到導學案中,增加了導學案設計的科學性和內在內容的系統性,鍛煉了學生的思維擴散能力。“思維導圖”充分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運用圖文並茂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對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
年度新鮮詞 『教與學創新研究』
教育通:它是中國教師報與新華瑞德公司聯合打造的移動互聯網“雲平臺”,擁有海量的雲存儲空間和安全可靠的備份機制,具有區域差異小、學習空間廣、教育資源豐富、交流互動充分等優勢。在“教育通”的幫助下,教師擁有了壹個學習的助手、生活的秘書,可以隨時隨地接受最先進的教育思想,了解最新的教育信息,和專家對話,和同行交流。“轉變教師觀念,提高教育質量,引領教育變革,贏得發展機遇,展現個人風采,豐富教育生活”,這就是“教育通”的理念。
e道:它不同於“學案”,是“學道”的升級版本,以學習為中心、以問題為起點、以整體為單元,融入網絡資源和信息技術,引導學生完成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工具。它擁有整體化、網絡化、自主化等特點,融合了“電子白板”、“網絡論壇”等平臺,貫穿於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展示反饋等高效課堂的整個流程,是高效課堂與信息化的完美融合。
走班:學生打破班級限制,可去其他班級進行講解、展示、答疑、提問、質疑、評價。教師在多個班級之間走動,及時發現問題,進行解答與點撥。“走班”的前提是在每個學生都能熟練運用、有效完成高效課堂各環節的基礎上,充分相信學生,以“學習小組”等形式為單位,讓學生在不同的班級之間相互交流。它的誕生,意味著課堂學習的跨越式發展,有學習發生的地方就是課堂,固定班級的概念被“走班”模糊化。
ABC***同體:按照“異體同質,同體異質”原則組建的三人“微小組”,同時又是壹個由“學習對子”和“師徒對子”組合而成的“***同體”。它解決了學習小組人數太多、“對子”人數太少的問題。“ABC”既代表同壹學習小組A、B、C三個“***同體”的編號,同時也代表同壹“***同體”中三個層次的學生。
學簇:它不同於學習小組,它是教學活動的基本組織。每個學班可以分為6~9個學簇,每個學簇由6~8名學生組成。在課堂教學中,“學簇”具有學班管理、教學組織、教學科研三大功能。將“學簇”向精細化、人性化、深度化發展,可以增強學生間的情感、交流、合作等意識,營造出溫馨、和諧、快樂、積極、團結的高效課堂。
拼學:壹位教師同時給兩個或兩個以上班級上課,教師在各班進行巡查、指導和點評,學生可以打破班級的界限,在各班中自由走動,與其他班級的學生壹起交流、合作、互助,這種教學方式叫作“拼學”。“拼學”的目的是最大化地解放學生,最大化地放大學生在課堂中的作用,讓學生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在寬松、融洽的氛圍中高效學習。“拼學”以編寫導學案為基礎,培訓學生為保障,相信學生為關鍵。
拼教:教師事先搭配或臨時組合,分工合作,參與課堂流程預設和學情預設,***同完成同壹個班級的課堂教學,在課堂中壹起點評、追問、引導,這種教學模式叫作“拼教”。“拼教”的進壹步發展是壹個班級同時擁有多位任課教師,進壹步推行教材整合,實施教師專題化教學。
導生: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管理能力,教師會選擇壹些學習成績較好或管理能力較強的學生,向其他學生講授課堂知識內容,並協助教師進行班級管理,充當教師助手的角色。這種學生就叫作“導生”。放大“導生”的重要性,充分相信、利用“導生”,符合高效課堂倡導的“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的精神。
自駕課:“自駕課”是沒有任何教師參與,完全由學生掌握流程、主持課堂、完成學習。“自駕課”不是“自習課”,學生會在自由、輕松、快樂的氣氛中,自主、有序地學習。在高效課堂的初期,“自駕課”需要依靠導學案的輔助,當學生對“自駕課”的流程熟悉後,就可以拋開導學案,獨立完成學習過程。“自駕課”帶給學生最徹底的解放,也是對教師最大的信任,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
年度新課堂 『在這裏,找到中國好課堂』
道德課堂:“道德課堂”是在河南省鄭州市新道德教育思想下整體推進的課堂模式,讓教育者用道德的方式從事教育教學工作,讓師生在課堂中,得到愉快、幸福與滿足。對學生而言,“道德課堂”強調將學生的幸福成長與健康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充滿和諧、民主、尊重、關註的環境下身心健康、精神自由地成長與發展;對教師而言,“道德課堂”是延續教師生命的舞臺,是教師追求卓越、完善人格、實現價值的過程。“道德課堂”的土壤是高效的課堂,是師生關系和諧的課堂,是能夠促進思維發展與精神成長的課堂。
壹拖二課堂:壹個教師同時上兩個班的課,是江蘇省昆山前景教育集團率先突破“第二代課改”跨入“第三代課改”的大膽嘗試。它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班級界限,壹個教師同時上兩個班的課,學生在課堂上互相走班,班與班之間相當於兩個大組。教師所要做的就是提供條件、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享受陽光雨露,快樂地成長。“壹托二”課堂是把小組為單位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提高到壹定階段的產物,更是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的必然結果。
跨界課堂:“跨界課堂”是安徽省銅陵銅都雙語學校在“五環大課堂”教學模式基礎上的創新和發展。學校沒有班級、學科的固有概念,充分相信學生、解放教師,強調管理和教學的雙重跨界,更好地優化學校的教學資源,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形成特有的校本文化內涵。“跨界”實現了化學老師與英語老師同班,體育老師與生物老師同班的可能。
3D大課堂:河北省圍場天卉中學在原有“大單元”高效課堂模式的基礎上,擴充成“大展示”、“大單元”、“大讀寫”的新高效課堂模式,簡稱“3D大課堂”模式。“3D”壹方面是三個“大”字的第壹個拼音字母,另壹方面代表著多維立體,體現了高效課堂立體式、快節奏、大容量的特點。在“3D大課堂”中,“大單元”是安全系統,保證教學的順利完成;“大展示”是動力系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讀寫”是操作系統,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