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的金牌是什麽材料制造的?它的直徑和厚度各是多少?
北京奧運獎牌“中西合璧” 北京2008年奧運會獎牌直徑為70毫米,厚6毫米,重150克。獎牌正面為國際奧委會統壹規定的圖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臘勝利女神和希臘潘納辛納科斯競技場。獎牌背面鑲嵌著取自中國古代龍紋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屬圖形上鐫刻著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獎牌掛鉤由中國傳統玉雙龍蒲紋璜演變而成。 整個獎牌的中國特色濃郁,既體現了對獲勝者的禮贊,也形象詮釋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以“玉”比“德”的價值觀,是中華文明與奧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奧運會形象景觀工程中的又壹次“中西合璧”。 玉嵌金中喻示“金玉良緣” 國際奧委會規定,奧運會比賽項目冠軍和亞軍的獎牌質地為純銀,冠軍獎牌還要鍍有不少於6克的純金。 以往奧運會的獎牌在材質的使用上均沒有突破,北京奧運會獎牌則創造性地將玉嵌其中。這壹設計不僅符合國際奧委會的相關規定,也彰顯了“玉”的高貴品質,喻示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金玉良緣”,體現了中國人民對奧林匹克精神的禮贊和對運動員的至尊褒獎。 獎牌上的玉石顏色不同 杭海說,在色彩搭配上,金、銀、銅牌分別配以白玉、青白玉和青玉。“在三塊玉當中,白玉品質最高,白顏色跟什麽搭配都好看,金這個顏色特別難搭配顏色,壹弄不好特俗氣,但是和白的配在壹塊沒有問題。銀牌的叫青白玉,顏色稍冷壹些,跟銀的顏色配在壹塊比較協調。銅的玉叫青玉,稍微深壹些,跟銅牌搭配氣質好壹些。” 奧運獎牌絲帶由機織而成 與獎牌同時發布的還有獎牌包裝盒和絲帶。獎牌包裝盒為中國傳統工藝制作的木制漆盒,四方造型,天地蓋四邊略呈弧形,喻“天地四方、六合美滿”之意。絲帶則由機織而成,朱地雲紋,喜慶祥瑞。 力爭使獎牌的玉成色壹致 北京奧組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從原材料的選擇到獎牌最後的加工都將有嚴格的程序,力爭使金、銀、銅每塊獎牌的玉的成色保持壹致。 北京奧運會獎牌原材料由贊助商必和必拓公司負責提供。目前,獎牌選材的工作正在進行當中。 解決玉碎問題設計是關鍵 運動員在賽場上獲得優勝之後往往異常亢奮,在這種情緒支配下,很可能將手中的獎牌拋向空中,甚至扔向觀眾席,從而造成獎牌的損毀。玉是壹種易碎的材料,如果沒有牢靠的技術保證,鑲嵌著玉石的北京奧運會獎牌被扔出去的後果必定是“玉碎牌損”。解決獎牌易碎的問題,是這個設計方案最終成為北京奧運會獎牌方案的關鍵。 兩個月解決玉碎難題 負責解決玉碎難題的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王沂蓬教授說:“我接到這個任務大約是去年10月31日,最後提交的時間是1月20日。在這個時間,生產廠家要做出樣品,然後鍍金,大約要有20天時間,所以只留給我2個月。在這兩個月之內,必須要保證獎牌從2米高度自然下落掉到大理石或瓷磚地面上後玉石不碎。” 第壹次跌落實驗失敗 “第壹次跌落實驗失敗時,我自己都楞了。”王沂蓬教授還記得當時的心情。2006年11月至12月期間,修改完善小組在專業實驗室模擬現場情況,對金屬和玉結合的工藝技術及安全性進行了四次技術測試———系上綬帶的獎牌分別以不同角度從1米、1.5米、1.9、2米做自由落體的跌落實驗,明確了三種不同結構設計的獎牌的不同性能,並據此調整了獎牌厚度和內部結構。 2毫米解決玉碎大難題 “獎牌厚度是6毫米,正面還有浮雕,要防止玉不碎,就要把它掉在地上振動的力量消除掉。玉石後面直接就是金屬,振動波要直接去掉是不可能的,玉石的厚度是3毫米,要把它再嵌進去比較難,於是又車深了兩毫米。我就是要在兩毫米這塊地方解決所有的問題。” 第四次實驗時,在獎牌下落的幾秒內,王沂蓬的眼睛壹眨也沒眨。那幾秒後,等候在工作室的學生們接到了王老師的電話:“給奧組委打電話吧,通過了。”在同學們的歡呼聲中,王沂蓬落淚了。 今年1月,國際奧委會的總部收到了北京奧組委寄來的北京奧運會獎牌實物,其中還包括壹盤錄像帶。在錄像帶中,鑲嵌著玉石的獎牌從兩米高空自由降落———鏡頭定格在掉落在地上的獎牌,玉石毫發無損。 玉的剛烈象征君子人格 來自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杭海介紹說,玉外表溫和圓潤,本質卻至堅至剛,這與人中君子道德追求之境界正相吻合。“奧運冠軍是最能體現奧林匹克精神的人,如果把凝結中國君子人格象征的石頭放在奧運獎牌上獎勵運動員,也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杭海說。 另外,早在春秋之前,玉器便作為非常重要的禮器出現在我國先民的祭祀活動中,杭海說:“把中國視為禮器的特殊石頭放在獎牌設計裏,也會顯得很特別。” 玉佩靈感源於龍紋玉璧 “我們從龍紋玉璧的造型中找到了靈感,采用玉佩的造型將玉環鑲嵌在獎牌上,中間圓心部分改為金屬。”航海說,獎牌便成為壹個由金屬包裹的“玉佩”造型,中間圓心上鐫刻的“中國印”也因此熠熠生輝。 獎牌從2米高處自由落體 玉石毫發無損 ●2006年1月11日,北京奧組委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出公開征集獎牌設計的邀請,同時邀請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等11家專業機構作為獎牌設計的定向邀請單位; ●2006年4月13日,北京奧組委召開了北京奧運會獎牌設計征集活動初評評審會,對179件有效應征作品進行了初評,經過評審委員會投票,***有10件作品進入復評; ●2006年6月7日,召開了北京奧運會獎牌設計征集活動復評評審會,對獎牌設計初評評出的10件平面入選作品的實物模型進行了復評,投票評選出了3件作品提交北京奧組委執委會審議; ●2006年6月30日,經過北京奧組委執委會審議,確定了北京奧運會獎牌修改方向; ●2006年7月,北京奧組委成立了由獎牌設計中標單位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組成的獎牌修改完善小組,開始對設計和技術、工藝等進行完善; ●2006年12月9日、15和28日,獎牌設計修改完善小組相繼在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第二工作室做了三次獎牌跌落試驗,將獎牌分別以不同角度從1.5米、2米做自由落體的跌落實驗,在保證獎牌工藝要求的同時,確保獎牌的安全性; ●2007年1月11日,北京奧組委第77次執委會通過北京奧運會獎牌方案; ●2007年2月8日,國際奧委會執委會通過北京奧運會獎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