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美空軍部長辭職

美空軍部長辭職

1月6日,“70後”的空軍首任新聞發言人申進科大校在其自媒體上表示,自己在新聞發布戰鬥崗位履職10年後正式退休,“51歲這壹年就要退休了。脫下軍裝,告別大院,有很多不舍,23年的日日夜夜。”他在自述文章提到,“曾經身為空軍人,永葆藍天大情懷,若有戰,召必回。”

1月6日,申進科在自媒體宣布自己退休。

值得關註的是,申進科以空軍新聞發言人身份最後壹次與媒體記者公開見面,是在兩個月前的2022年11月10日下午。那是人民空軍73周歲生日的前壹天,空軍和航空工業集團在廣東珠海聯合舉行記者見面會,南都記者現場看到,在分享完“雙11“當天中國航展有何驚喜安排的內容後,申進科與參加記者見面會的殲-20、運-20等9名空軍飛行員代表,在生日蛋糕前為人民空軍慶生。那次記者見面會,申進科說的最多的是“感恩”。

有著35年軍旅生涯的申進科,今年51歲,出生在豫東農村。2013年中國軍隊首次在海軍、空軍等7個單位設立8名新聞發言人,時任空軍對外宣傳辦公室主任的申進科上校成為空軍首任新聞發言人。當時,他是8名新聞發言人中年齡最小的壹位。

“軍事新聞發言人的崗位在戰位”,申進科履職10年堅持“戰位發布”。就在今年元旦前夕,有社交媒體《盤點!人民空軍十大新航跡》用5分多鐘視頻,展現強軍10年簡申進科在警巡東海、戰巡南海、礪兵臺海、前出西太、繞島巡航、礪劍高原、海外投送、抗疫救災、接迎忠烈、中俄巡航新聞發布的戰鬥英姿,也詮釋了他擔任發言人期間探索的“戰位發布、事實發布、主動發布、關聯發布”軍事新聞發布機制。

申進科在空軍新聞發布會現場。資料圖

10年任職經歷兩個“首任”,善打輿論“主動仗”

公開資料顯示,35年軍旅生涯中,申進科經歷陸軍和空軍兩個軍種,從基層連隊戰士,到師職幹部,他的任職經歷中有兩個“首任”。壹個是,中國空軍首任新聞發言人;壹個是,中國空軍首任對外宣傳辦公室主任。

申進科在自媒體發布的自述文章提到,他出身於豫東鄉村教師家庭,從小喜歡聽媽媽講“嶽母刺字”的故事,從小就喜歡聽評書《嶽飛傳》,“精忠報國”是他壹直追求的目標。他總是叩問自己:面對新時代備戰打仗的本職本責,“精忠報國”本領和能力怎麽樣?新時代的中國軍人應怎樣保衛祖國?

南都記者觀察了解到,履職10年間,申進科是穿迷彩服公開亮相最多的軍事新聞發言人。特別是在警巡東海、戰巡南海、礪兵臺海、演兵公海新聞發布工作中,申進科多在壹線機場發布信息,把握國際話語權和輿論主動權。他還主持多場由俄羅斯、巴基斯坦等多國空軍領導人參加的國際性新聞發布活動,探索提出“把握輿論主動既要在戰略上常‘講’、更要在戰術上多‘做’”傳播理念。他曾說,“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需要中國站位、國際視野、攻防兼備。尤其是在全媒體時代,務求讓正確的聲音先入為主,主動帶節奏,正確帶節奏,防止和避免壹些人亂帶節奏。”

2013年11月23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發布航空器識別規則公告。當天18時,申進科即發布信息《中國空軍首巡東海防空識別區》,向全世界說明:中國空軍在東海防空識別區內進行空中巡邏,符合國際通行做法;將根據不同空中威脅采取相應措施,保衛空防安全。此後,就國際輿論關切,申進科相繼發布7次東海防空識別區管控方面的信息,把握了國際話語權。

同樣在2018年5月11日,空軍多型戰機雙向繞飛臺島巡航,任務結束5分鐘後即向海內外發布消息,比外媒、臺媒早了兩個小時。類似有信息、有態度、有情感、有立場的“首音發布”還有:中國空軍多型戰機編隊飛越宮古海峽、中國空軍多型戰機首次飛越對馬海峽、中國空軍轟炸機戰巡黃巖島、中國空軍蘇-35戰機戰巡南海、第五代戰機殲-20列陣“東南西北中”這些先聲奪人的“中國話語”,也被外媒轉引轉述。

申進科曾提出壹個觀點:全媒體時代,媒體之間既要有序競爭,更要合作***贏,國家利益永遠大於局部利益,國際輿論場上我們都是“中國之聲”。

申進科在空軍戰機前留影。資料圖

組織210多次新聞發布活動,被外界評價“敢扛事、勇鬥爭”

過去10年,申進科***組織210多次新聞發布活動。有聲音認為,新聞發言人是“高危崗位”。而就是在這樣的“高危崗位”中,申進科在處置重大突發事件、重大網絡輿情中站在壹線主動作為,曾探索涉空防、空管、空難、空鬧等8類危機管理經驗,被外界評價“敢扛事、勇鬥爭”。

中國空軍近年來深入持續開展實戰化訓練,演訓規模越來越大,涉及地域越來越廣,飛越頻次越來越多,引起國外壹些媒體的關註和猜測。有壹次,申進科在中巴空軍聯合訓練記者見面會上,就個別外媒對中巴空軍聯合訓練的誤讀予以回應:“對於中國空軍開展的各種例行性演訓活動,有些國家不必大驚小怪,他們要學會習慣和適應。”

申進科還應勢向中外記者闡明:組織軍事演訓活動是世界各國軍隊的通行做法,每個國家的軍隊要提升戰鬥力,擔當起保衛國家安全、維護國家利益的使命,都要經過嚴格的實戰訓練,都要加強國際交流合作,要用正常的心態來看待。

申進科提出,在國際輿論場把握主動態勢、保持主導勝勢,要講究輿論鬥爭策略藝術,提升重大問題對外發聲能力。2021年8月31日,針對美國空軍部長“要讓中國恐懼”挑釁言論,申進科利用參加中國國際航展新聞發布會之機堅定回應,使“壹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中國軍人的座右銘”等核心信息廣泛傳播。主流媒體講好空軍從抗美援朝“空中拼刺刀”,到國土防空“近快戰法”打美制U-2飛機,再到新時代警巡東海、戰巡南海、前出西太、繞島巡航的故事,用“飛了過去沒有飛過的航線,到了過去沒有到過的區域”生動事實說好“兩個不怕”的血性膽魄,引發全網甚至外媒關註。

有評論認為,空軍用“兩個不怕”回擊美方狂言的組合拳,融通中外說好“中國精神”和“中國意誌”,精準表達“堅決反對”和“嚴正抗議”,是講究鬥爭策略的壹次重要實踐。

2018年9月以來,申進科履職空軍新聞發言人的同時,還擔任空軍宣傳局分管新聞輿論、網絡輿論、新聞出版工作的副局長,他把“穩不懈怠、進不盲目”準則融入到各項工作、各個環節中,籌劃慶祝建黨百年飛行表演、慶祝空軍成立70周年輿論工作和中國航展、長春航空展、接迎誌願軍烈士遺骸回國等重大活動的輿論宣傳。

申進科在自媒體上說:“曾經身為空軍人,永葆藍天大情懷,若有戰,召必回!”

為空軍慶生與媒體最後壹次見面,自述坦言“若有戰召必回”

除了國際傳播,在對內傳播上,申進科也有自己的思考。這些年,他認為“空軍發布”要走進老百姓的心裏,讓“強軍夢飛入尋常百姓家”。在他的籌劃推動下,借助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和中國航展平臺,主持策劃推出“空軍壹級戰鬥英雄”王海等6名戰鬥英雄系列宣傳片、《藍天娃的英雄情》等系列宣傳片,讓空軍“壹老壹小”故事走進中小學生德育課堂,空軍“三劍客戰機同框照”登上小學生《科學》教科書封面。

據統計,僅在2017至2019的近三年時間,空軍向海內外發布《繞島巡航》《南海戰巡》等60多部多語種、多方言、多樂曲宣傳片,在全軍首創高頻率發布,全媒推送、全網互動,開創壹種講好空軍故事新模式,其中《長空雄鷹為國奮飛》首次公布在國際空域排除外機幹擾勇往直前的影音。

值得關註的是,申進科以空軍新聞發言人身份最後壹次與媒體記者公開見面,是在兩個月前的2022年11月10日下午。那是人民空軍73周歲生日的前壹天,空軍和航空工業集團在廣東珠海聯合舉行記者見面會,南都記者現場親歷看到,在分享完“雙11“當天中國航展有何驚喜安排後,申進科與參加記者見面會的殲-20、運-20等9名空軍飛行員代表,在生日蛋糕前為人民空軍慶生。那次記者見面會,申進科說的最多的是“感恩”。

2023年1月6日這天,申進科大校卸下空軍首任新聞發言人這壹重任的同時光榮退休。他在自媒體上自述:“作為人民空軍首任新聞發言人,履職10年摯愛壹個軍種和壹項事業,絲毫不敢懈怠。作為人民空軍40萬官兵的壹員,我期盼著空軍的發展更穩健、空軍的明天更美好。曾經身為空軍人,永葆藍天大情懷,若有戰,召必回。”

采寫:南都記者趙霖萱潘珊菊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