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率是什麽意思
頻率意思是描述周期運動頻繁程度的量,常用符號f或ν表示,單位為赫茲。
頻率介紹:
頻率(frequency),數學術語,是指每個對象出現的次數與總次數的比值,比值m/n稱為事件發生的頻率。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了n次試驗,在這n次試驗中,事件A發生的次數m稱為事件A發生的頻數。
某個組的頻數與樣本容量的比值也叫做這個組的頻率。有了頻數(或頻率)就可以知道數的分布情況。
計算:
隨機事件在n次試驗中發生m次的相對頻次m/n。壹般物理科學中頻率指每秒中的振動次數,可以是隨機的,也可以是確定性的。
在壹定條件下,對所研究的對象進行觀察或測驗,每實現壹次條件組,稱為壹次試驗。其結果稱為事件。在壹次試驗中,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件稱為隨機事件。
隨機事件A發生的概率p(A)是該事件出現的可能性大小的度量。其數值在0與1之間。在壹定條件下進行試驗,如果事件A不可能發生,則p(A)=0;如果事件A必然發生,則p(A)=1。隨著試驗次數n的增大,頻率接近於概率的可能性也越大,即:式中δ是任意小數值。
水文現象是復雜的自然現象,其出現的概率無法確知,只能通過統計實測水文資料中出現的頻率作出推斷。由於受到所依據資料的限制,總會帶有壹定的誤差。
描述水文隨機現象的隨機變量X,壹般屬於連續型。因此,X等於任意數x的概率是p{X=x}。水文計算中以累積頻率曲線FX(x)~x來描述水文變量的統計特性。如求長江宜昌站年洪峰流量大於或等於80000m3/s的概率p{X≥80000}=FX(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