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揭秘“謝土”究竟是咋回事

揭秘“謝土”究竟是咋回事

壹、什麽是謝土?

謝土,自古有之,是古代動土之後必經的儀式,舉行祭祀對土神表示酬謝,尤其多見於建造房屋之後。

舊時民間認為,所有的土地都是由土神掌管,要動土,必先得到土神的認可,並在動工事後壹定要謝土,感謝土神並希望土神能賜福於主人。

二、謝土的起源

相傳,謝土,源於人們對土地的崇拜。

過去的鄉村中,幾乎家家戶戶都供有土地神,村人壹般稱之為“土地爺”, 逢年過節鄉親們都要祭祀。擺上自己舍不得吃的好食物,先敬獻土地爺。土地神龕兩邊的對聯:“土能生萬物 地可發千祥。”說透了萬代相傳的世理。《易經》有雲“坤厚載物”。乾為天,坤為地。萬物由土地中獲得生命,互為依憑,和諧生存,從而“發千祥”、“生萬物”,所以有“厚德載物”之說。

人們感謝土地的恩德,敬畏土地。也就有了“謝土”這種習俗。

其實,人類對土地的誠敬,並不僅僅是謝土,而從早於謝土的“動土”(也就是人們經常誤以為的“破土”)就體現出來了。壹塊土地,只要是不讓它再長花草五谷,不論是蓋房子,或是修道路,都是對土地的破壞,這破壞就被人們視為“破土”。破土無疑就是罪過,因而,動工前必須舉行破土儀式,希望得到土神的諒解庇佑。

這種動土儀式,其實是替無言的土地設置了壹道無形的護欄。供給人們衣食的土地不可隨便毀壞。土地就是長百草、長五谷的,蓋房、修路、開礦等等,都是對土地意誌的違背,是對土地的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