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東股份
“薄利多銷”是句老話,沒想到也應驗在了奇瑞 汽車 身上。由於沒有上市,奇瑞的核心數據比較難采到。最近,奇瑞 汽車 及其母公司奇瑞控股的大股東透露了壹組數據:2020年,奇瑞 汽車 凈利潤只有737萬。而根據公開信息,奇瑞去年累計銷售了44.9萬 臺 車。
許多人在關註奇瑞什麽時候IPO,可平均壹輛車只賺16元的業績,再加上奇瑞和捷豹路虎的合資產品銷量不佳,奇瑞的IPO之路讓人們既期待又擔憂。
薄利、多銷
如果是賣玩具車,壹輛能賺16元已經是很不錯了,可奇瑞賣的不是玩具車,而是真車,這個業績有拿不出手了。
近日,奇瑞 汽車 及其母公司奇瑞控股的大股東——蕪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蕪湖建投”),在其《債券2020年年度報告》中,透露了奇瑞 汽車 2020年的幾個核心數據。
2020年,奇瑞 汽車 實現營收347億,同比略有上漲;實現凈利潤737萬,和2019年接近4億的數據毫無可比性。
根據公開數據,奇瑞集團全年銷量73萬臺。其中,奇瑞 汽車 累計銷售了44.9萬臺,同比增長8.6%,市占率創47個月新高,全球用戶也突破了900萬。
銷量數據報喜,財務數據卻報憂,奇瑞給我們展現了壹個奇怪的場景。如果簡單計算壹下,平均壹輛車只賺了16元。
如何橫向和競爭對手比較,奇瑞的737萬凈利潤更是寒磣。去年,長城 汽車 賣出111萬臺車,實現凈利潤53億,平均壹臺賺4774元;吉利 汽車 賣出132萬臺,實現凈利潤55億,平均壹輛賺4166元;比亞迪賣出43.7萬臺,實現凈利潤42.34億,平均壹臺賺9688元。
奇瑞賺錢能力存疑,但負債水平比較高。截至2020年末,奇瑞 汽車 的負債總額高達693億。
合資危機
說到奇瑞的業績和銷量,自然不得不提它旗下的合資公司——奇瑞捷豹路虎 汽車 有限公司。它成立於2012年11月,奇瑞 汽車 和捷豹路虎 汽車 各出資壹半,是我國第壹家中英合資的高端 汽車 企業。
這家合資公司的業績,對奇瑞 汽車 影響頗大。公開信息顯示,從2016年到2018年,奇瑞 汽車 收到來自奇瑞捷豹路虎的現金分紅,分別為5.85億、4.66億和15.35億,成為奇瑞 汽車 利潤的重要來源。
市場變化總比計劃來得快,正當奇瑞 汽車 把奇瑞捷豹路虎當做利潤奶牛的時候,這頭“牛”卻跑不動了。只看今年4月全國轎車的銷量就知道了,奇瑞捷豹路虎的2款國產車型中,XEL只賣了1004臺,XFL只賣了311臺,均為進入國內轎車銷量前100名。
同樣是合資豪車,也得分個三六九等。眾所周知,第壹梯隊是BBA,第二梯隊是雷克薩斯、凱迪拉克等。至於捷豹路虎,只能歸入第三梯隊了。去年國內銷量前十名的豪車品牌中,只有捷豹路虎在下滑。
壹方面,合資車的銷量下滑,讓奇瑞的業績受到影響;另壹方面,很多4S店在交車時,都會提供“摳字”服務,不讓親戚朋友們看到“奇瑞路虎”4個字。
所以,很多人心裏在想:究竟是合資公司拖累了奇瑞,還是奇瑞拖累了合資公司?
IPO之路
奇瑞 汽車 和長城、吉利、比亞迪合稱中國 汽車 “四小龍”。如今,其他三“龍”均已上市,唯獨奇瑞止步不前。
難道奇瑞不想上市嗎?並不是。早在2004年,奇瑞就在醞釀整體上市計劃。但由於公司盈利能力不好,加上股權方面有爭議,上市計劃不得不擱淺。
當時,奇瑞壹度還傳出將借殼安徽巢東股份上市的說法,2006年又傳出奇瑞 汽車 和江淮 汽車 相互持股的說法,但均沒有落到實處。
2008年初,奇瑞完成了公司改制、非核心資產剝離,成立了奇瑞 汽車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只差最後壹步。不巧的是,適逢全球經濟危機,證監會暫停了全部IPO。
2012年,奇瑞 汽車 董事長尹同躍曾對媒體表示,公司將再度啟動IPO,籌劃A+H股上市計劃,顯然沒有成行。
到2020年9月,尹同躍作出最新表態:“增資擴股完成後,奇瑞已將加快上市工作提上重要日程。”
壹年又壹年,奇瑞就是沒上市。分析人士指出,奇瑞IPO之路要快跨過三道門檻:壹是股權混合改制,二是業績達標,三是債務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