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制造工藝流程
水泥生產工藝流程
1、水泥原料的破碎及預均化
(1)破碎 水泥生產過程中,大部分原料要進行破碎,如石灰。
(2)原料預均化 使原料堆場同時具備貯存與均化的功能。
2、水泥生料制備
水泥生產過程中,每生產1噸矽酸鹽水泥至少要粉磨3噸物料(包括各種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據統計,幹法水泥生產線粉磨作業需要消耗的動力約占全廠動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占30%以上,煤磨占約3%,水泥粉磨約占40%。
3、水泥生料均化
新型幹法水泥生產過程中,穩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穩定熟料燒成熱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統起著穩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後壹道把關作用。
4、水泥物料的預熱分解
把生料的預熱和部分分解由預熱器來完成,代替回轉窯部分功能,達到縮短回窯長度,同時使窯內以堆積狀態進行氣料換熱過程,移到預熱器內在懸浮狀態下進行,使生料能夠同窯內排出的熾熱氣體充分混合,增大了氣料接觸面積,傳熱速度快,熱交換效率高,達到提高窯系統生產效率、降低熟料燒成熱耗的目的。
(1)物料分散
(2)氣固分離
(3)預分解
5、水泥熟料的燒成
生料在旋風預熱器中完成預熱和預分解後,下壹道工序是進入回轉窯中進行熟料的燒成。在回轉窯中碳酸鹽進壹步的迅速分解並發生壹系列的固相反應。
6、水泥粉磨
水泥粉磨是水泥制造的最後工序,也是耗電最多的工序。其主要功能在於將水泥熟料(及膠凝劑、性能調節材料等)粉磨至適宜的粒度(以細度、比表面積等表示),形成壹定的顆粒級配,增大其水化面積,加速水化速度,滿足水泥漿體凝結、硬化要求。
7、水泥包裝
水泥出廠有袋裝和散裝兩種發運方式。
擴展資料:
生產工藝:
矽酸鹽類水泥的生產工藝在水泥生產中具有代表性,是以石灰石和粘土為主要原料,經破碎、配料、磨細制成生料,然後餵入水泥窯中煆燒成熟料,再將熟料加適量石膏(有時還摻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劑)磨細而成。
水泥生產隨生料制備方法不同,可分為幹法(包括半幹法)與濕法(包括半濕法)兩種。
①幹法生產。將原料同時烘幹並粉磨,或先烘幹經粉磨成生料粉後餵入幹法窯內煆燒成熟料的方法。但也有將生料粉加入適量水制成生料球,送入立波爾窯內煆燒成熟料的方法,稱之為半幹法,仍屬幹法生產之壹種。
新型幹法水泥
新型幹法水泥生產線指采用窯外分解新工藝生產的水泥。其生產以懸浮預熱器和窯外分解技術為核心,采用新型原料、燃料均化和節能粉磨技術及裝備,全線采用計算機集散控制,實現水泥生產過程自動化和高效、優質、低耗、環保。
新型幹法水泥生產技術是20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以懸浮預熱和預分解為核心的新型幹法水泥熟料生產設備率占95%,中國第壹套懸浮預熱和預分解窯1976年投產。該技術優點:傳熱迅速,熱效率高,單位容積較濕法水泥產量大,熱耗低。
②濕法生產。將原料加水粉磨成生料漿後,餵入濕法窯煆燒成熟料的方法。也有將濕法制備的生料漿脫水後,制成生料塊入窯煆燒成熟料的方法,稱為半濕法,仍屬濕法生產之壹種。
幹法生產的主要優點是熱耗低(如帶有預熱器的幹法窯熟料熱耗為3140~3768焦/千克),缺點是生料成分不易均勻,車間揚塵大,電耗較高。濕法生產具有操作簡單,生料成分容易控制,產品質量好,料漿輸送方便,車間揚塵少等優點,缺點是熱耗高(熟料熱耗通常為5234~6490焦/千克)。
水泥的生產,壹般可分生料制備、熟料煆燒和水泥制成等三個工序,整個生產過程可概括為“兩磨壹燒”。
水泥標準的修訂
中國水泥新標準與老標準相比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變化:壹是采用GB/T 17671—1999《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代替現行GB177—85《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二是以ISO強度為基礎修訂了中國六大通用水泥標準。
(1) GB/T 17671—1999《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標準制訂
GB/T 17671—1999是中國等同采用國際標準ISO 679—1989制定的,於1999年2月8日發布,1999年5月1日起生效。
GB/T 17671—1999與GB177—85同屬檢驗水泥膠砂強度的“軟練法”,即采用塑膠砂,40X40X160mm棱柱試體,將試體先進行抗折強度試驗,折斷後的兩個半截試體再進行抗壓強度試驗。
兩者的核心差別在於膠砂組成不同,ISO方法采用的水灰比適中,灰砂比適中,特別是采用了級配標準砂,因而ISO方法檢驗得到的強度數值比GB-177方法更接近於水泥在砼中的使用效果。
(2)六大水泥標準修訂的主要內容
a.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改為GB/T 17671—1999方法
六大水泥產品標準均引用GB/T 17671—1999方法作為水泥膠砂的強度檢驗方法,不再采用GB 177—85方法。因此GB/T 17671—1999方法上升為強制性方法,而GB 177—85方法下降為推薦性方法。
b.水泥標號改為強度等級
六大水泥老標準實行以Kgf/cm2表示的水泥標號,如32.5、42.5、42.5R、52.5、52.5R等。
六大水泥新標準實行以Mpa表示的強度等級,如32.5、32.5R、42.5、42.5R、52.5、52.5R等,使強度等級的數值與水泥28天抗壓強度指標的最低值相同。
新標準還統壹規劃了中國水泥的強度等級,矽酸鹽水泥分為三個等級6個類型,42.5、42.5R、52.5、52.5R、62.5、62.5R,普通矽酸鹽水泥分為二個等級4個類型,42.5、42.5R、52.5、52.5R。
礦渣矽酸鹽水泥、火山灰矽酸鹽水泥、粉煤灰矽酸鹽水泥分三個等級6個類型即32.5、32.5R、42.5、42.5R、52.5、52.5R,而復合矽酸鹽水泥強度等級則不包括32.5等級,其余等級與礦渣矽酸鹽水泥等相同。
c.強度齡期與各齡期強度指標設置
六大水泥新標準規定的水泥強度齡期均為3天、28天兩個齡期,每個齡期均有抗折與抗壓強度指標要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