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鄭機場那臺胞投資區都有那些企業?
從對臺交往看改革開放三十年
新鄭市臺灣工作辦公室 靳彥濤
據1992年《新鄭縣誌》記載:“1978年建對臺灣工作領導小組設辦公室,至1986年先後接待7起從臺灣回縣探親人員。”
1978至1986年的8年時間,新鄭縣臺辦***接待7起從臺灣回鄉人員探親,看到7這個數字,我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後來又翻出多本年簽資料,又到市誌辦進行核實,是的,這個7是準確的,看到新鄭臺辦8年,創下的這個7的數字,作為今天的臺辦副主任我感概萬千,新鄭的對臺工作發展太快了,從對臺工作交流交往的壹個側面也反映出新鄭統戰工作局面30年來的長足發展。
對臺工作是新鄭的窗口,人員往來是交流的途徑,新鄭改革開放對外往來,對臺交往是在1990年之後,當時每年也只是接待1-2起回鄉的臺胞,幾年也難見壹個所謂的企業家,老統戰部長李中祥回憶說:九十年代初期很多部門都沒有車,街上也沒有出租,好壹點的帶步工具就是三輪摩托車了。1990年,壹臺胞從臺回新鄭老家,當時鄭州機場在燕莊,他從鄭州往新鄭趕,統戰部的主要領導迅速向當時的縣委書記張海欽進行匯報,李部長回憶說:“張書記,咱們的臺胞今天到達咱縣,我已派人安排到鄭韓飯店(當時最好的飯店)進行接待。明天臺胞回老家觀音寺,我已安排壹輛咱縣最新的機動三輪車送臺胞回家,為確保萬無壹失,又安排壹輛汽馬車在後面跟著,保證臺胞順利回家。”
八十年代的對臺交流活動少的可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策原因,也有人們的心理因素,說到底是不開放的結果。九十年代對臺工作有了新發展,探親的多了,觀光的來了,投資的也開始進駐了,但也局限於小規模,小批次,對臺交流真正得到長足發展是2000年之後,新鄭開始舉辦拜祖活動,每年都有臺胞來拜祖觀光,每年都有臺商考察投資,每年都有新的臺資企業落地。目前新鄭有臺資企業近20家,總投資10億元,安置從業人員3000人,除城關、八千鄉、和莊、薛店、龍湖、新村等鄉鎮有臺資企業外,新鄭還有新興的臺商投資區,臺商投資區的成立反映出新鄭對臺工作的新局面。
新鄭精心打造的特色園區“新鄭臺商投資區”,位於新鄭港區,區域控制面積50平方公裏,由企業中心區、商貿服務區、物流區和科技創業中心組成,是集加工、商貿、科研、物流為壹體的綜合性經濟園區,為臺商在中原發展提供了沃土,符合臺商投資的商業利益,正是因為臺商投資區的設立,使新鄭市2005年成為“全國未來10年臺商最富有投資價值的五個城市”之壹(其余四個均在沿海,並都是地級市)。
臺灣統壹集團是臺灣最大的食品生產企業,也是至今在大陸投資最多的臺灣企業之壹,目前已跨入大陸食品十大品牌行列,2003年統壹企業落戶新鄭不僅有力的帶動了食品、包裝、印刷等商業的發展,還引發了臺商企業投資在新鄭的連鎖反應。目前已有臺灣友望集團、臺灣鼎立集團、正林集團等多家臺資企業來新鄭投資興業,使新鄭初步形成了具有壹定規模的臺資商業集群。
臺商巨額投資是對臺工作往來的結果。八十年代,全縣年平均接待臺胞不足壹人次,更不用說接待臺商了。進入2000年以後,全市對臺接待工作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2004年的世界客屬第十八界懇親大會之後,每年來新鄭拜祖觀光的臺胞達幾千人次,全市每年接待考察的臺商也在上百人次,如2002年4月臺商企業考察團157人來考察企業,2003年7月臺灣農業專家考察團考察沙崗薄地的治理,2006年6月臺灣黃埔軍校百名將軍參訪團來黃帝故裏參觀訪問等大型接待活動。
臺胞回來的多了,臺商投資的多了,姑娘們與臺灣人通婚的有了,去臺的自然也多了。2006年,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高林華和僑辦副主任韓麗及劉文學等人赴臺參加世界客屬第21界懇親大會時與時任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親切會見,是新鄭赴臺人員受到的最高禮遇。
臺灣寶島魅力依舊,開放的新鄭活力四射。縱觀對臺工作辦公室組建30年來,兩岸的交流交往,看看今天對臺工作豐富內涵,向臺灣人民展示了壹個具有光輝燦爛歷史的文明開放的活力新鄭。
來源:省委統戰部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