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園林的特點
文章中所提及的傳統材料,是指沿襲和繼承古代園林中較常使用的那些材料,如石材、水、土、植物等。這些常見又普通的材料在現代園林中不但依然煥發著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園林中應用的領域也越來越廣泛。
中國園林中應用石材有著悠久的歷史,從掇山、置石到園林建築的營造、石材的應用都比較廣泛。除了繼承和保留的掇山、置石的功能外,現代工程技術的發展使石材還廣泛應用到各種建築、道路、小品等構築物的面層裝飾,以及根據需要加工制作成各種景觀小品。鋪裝和花壇的面層材料運用,經過加工處理後的不同色彩和質感的花崗巖板材,使整個環境顯得整潔、優雅。因地制宜選用當地石材進行加工和處理,可形成各種園林景觀小品。同時,隨著鋼筋混凝土等現代工程材料的出現,作為結構工程材料而應用在園林中的石材已經逐漸地減少了。
2 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湧現
目前,園林中應用的陶瓷制品,主要有彩釉磚、無釉磚、劈離磚、麻面磚、玻花磚、滲花磚、陶瓷錦磚、陶瓷壁畫以及琉璃制品等。琉璃瓦自古以來就被作為園林中建築物、構築物的優良裝飾材料。此外,近年來不斷湧現出的陶瓷制品的種類和品種真可謂應有盡有、目不暇接。而常應用於園林道路廣場鋪裝中,產生較好效果的主要種類有麻面磚、劈離磚等;應用於建築、小品、景墻立面裝飾的材料有彩釉磚、無釉磚、玻花磚、陶瓷藝術磚、金屬光澤釉面磚、黑瓷裝飾板、大型陶瓷裝飾面板等種類。另外由陶瓷面磚、陶板、錦磚等鑲拼制作而成的陶瓷壁畫,表面可以做成平滑或各種浮雕花紋圖案,兼具繪畫、書法、雕刻等藝術於壹體,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目前,在壹些園林中已經逐步被推廣使用。運用不同色彩的陶瓷磚在水池底鋪成的圖案,大大增強了水池的景觀表現力。座凳水洗石面層上鑲嵌了當地產的陶瓷片,粗糙的水洗石與光潔、亮麗的瓷片形成鮮明的對比,增添了景觀的特色。
值得壹提的是近年來開發研制出的陶瓷透水磚,由其鋪設的場地在下雨時能使雨水快速滲透到地下,增加地下水含量,調節空氣濕度,凈化空氣,對缺水地區尤其具有應用價值。目前,應用於園林中的有環保透水磚和高強度陶瓷透水磚2種類型。前者不適應載重車通行,壹般用於公園休閑無重承載場所以及園林遊步道等。後者采用了兩次高溫煆燒,強度高、耐磨、防滑性能佳,可用於停車場、人行道、步行街等處。
混凝土也由於其良好的可塑性和經濟實用的優點,受到各方建設者的青睞,除作為結構材料使用的普通混凝土外,可運用在園林建設中的類型和品種也是層出不窮。
運用於裝飾路面的彩色混凝土,較好地活躍了環境的氣氛o壓印混凝土,又稱“強化路藝系統。是在施工階段對未硬化混凝土運用彩色強化劑、彩色脫模劑、無色密封劑等3種化學原料對混凝土進行固色、配色和表面強化處理。其強度優於其他材料的路面,甚至優於壹般的混凝土路面。其圖案、色彩的可選擇性強,可以根據需要壓印出各種圖案,產生較為完美的視覺效果和耐久性。
此外,其他的混凝土制品,諸如混凝土路面磚彩色混凝土連鎖磚、仿毛石砌塊等品種也較多,再加上不同的外形、尺寸、色彩等,其可選擇的範圍相當廣泛。
除上述出現不久的,或剛研制開發出的材料外,還有壹些以前壹般少在園林中被運用的材料,也開始在園林中使用了,如金屬材料。金屬在中國古代社會生產中應用非常廣泛,但在中國古代園林中卻很少應用。在現代園林中,金屬材料除作為結構材料被廣泛運用外,許多園林中還出現了金屬材料加工制作而成的園林小品,在園林環境中也別具壹番魅力。
現代園林置石的風格與特點
現代園林主要指首先在工業化國家發展起來的,與現代城市結構、功能相結合的新型城市園林。它是對人類生活方式極端人工化所產生後果的壹種平衡或補償,是城市土地的壹種利用方式,實現了創造者與使用者的同壹。例如美國紐約的中央公園。現代園林是為大眾服務的,具有公有性,且以自然、生態為主導的園林勢必將代替以視覺景觀為主的園林。
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城市迅速擴大,大量人工環境的建成以及由此帶來的環境汙染等負面影響,已給人類帶來了生存危機,制約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對城市本身的生存與發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人們不得不回過頭來審視工業化帶來的後果,反思如何控制環境汙染,凈化城市空氣,減少人工環境,改善人居環境,以利於人類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進行園林建設可以緩解上述環境壓力,因為園林建設可以優化環境質量,建立生態健全的環境,促進人類身心健康,陶冶人們的情操,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歷史發展到二十壹世紀的今天,現代園林正大力提倡以生態為主的園林。園林空間造景講究生態效益,註意結合立地生態條件,提倡以植物造景為主,盡量少用硬質景觀。山石是沒有生命的建材,在現代園林中它並不是必不可少的物質要素,但由於置石組景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給人以無窮的想象空間和精神享受。因此,它在現代園林中也具有重要的構景作用。所以,置石也應適應現代園林發展的趨勢,以創造有生態效益的環境為目的,進行“生態”置石。置石常結合植物、水體、建築、道路與廣場、地形組成各種園林景觀。常見的應用例如(1)置石作為主景,在環境中被賦予壹定的目的和感情色彩,使置石具有獨特的藝術感染力,吸引人們觀賞;(2)置石還可劃分空間和組織空間,引導遊覽路線,豐富景觀層次;例如用石做踏步、汀步,具有劃分空間、豐富地面、水面景觀和引導遊覽路線的雙重功能;(3)置石與植物組景,用石來填充植物下部或圍合根部,或用石襯托優美的樹姿,二者互為補充,本來呆板、僵硬的山石線條在植物的點綴、映襯下,亦顯得自然隨意,富有野趣;(4)置石與水體組景,配以佳樹,樹木使石與環境融為壹體,石塊在植物的點綴下隨意自然,水體在渾厚的石塊襯托下更顯輕盈、活潑、明澈,水石相依的幽靜環境,令人流連忘返。置石與園林各要素組景,其變化無窮,樣式之多,不勝枚舉。從各地園林優秀的置石作品看來,現代園林置石存在壹些***同的風格與特點,可試概括為以下幾點:
山石的選用及布置符合總體規劃的要求,因形就勢,目的明確,追求與環境諧調,註重表現自然野趣和樸實的審美效果。山石是天然之物,有自然的紋理、輪廓、造型、質地純凈,樸實無華,巧布於環境中,可增添園林中質樸自然的氣息。
用石簡潔,擇要處而置,提倡以少勝多,以簡勝繁,反對大堆大砌及“滿鋪”。山石是自然環境與建築空間的壹種過渡,壹種中間體,雖“無園不石”,但只能作局部景點點綴、提示、寄托、補充,切勿濫施,導致造價昂升,失去造園生態意義。
置石形式“置”多於“疊”,石組配置多做水平方向的列、布,少做豎向的疊、壘。
置石追求神似,也擅於擬形象物,增添情趣與活力。
置石造景在空間上表現簡潔、明朗,註重景觀效果與使用功能的結合。例如斜坡上做不規則排列的置石可打破規則的地平線,使地形有起有伏感,增加坡地景觀,並有道路的功能和護坡作用。
置石註重意韻和情調的表現。常在大範圍、大面積的植物造景或以植物造型為主的環境中點綴置石,創建“片石多致,寸石生情、小中見大”的自然景觀。
因地制宜的采石、置石,建造有地方特色的置石作品。
置石常利用其名稱、題刻,或與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具有紀念意義的事件、活動相結合來造景,創造意境,使人們觸景生情,情景交融,引人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