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客商大會的客商“商印”
所謂“商印”,即是客籍商人經營商業活動使用的印板、印章的實物遺存。
客商在形成的過程中遺存了眾多的客商文物。其中最能代表客商文化精髓的即是客商用印,簡稱“商印”。客商“商印”流傳有千年的歷史,從明、清時期至近代達到了鼎盛階段,它是研究客家近代城市史、商業史、印學史的重要文物。這些商印包括了店鋪號印、商業廣告印、商用告示印、商用裝飾印、地名印、水客僑批印、商號名稱印、模具印、人名印、外文文字印等;這些商印在商務活動中作為信用憑證,具體表達商鋪類別、商業活動的特點,展示商業形象,強化商品標識,追求廣告效果,作為體現這些功能的實物,它的歷史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壹、歷史價值。
明末清初中國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廣東沿海地區商賈雲集、店鋪林立,商業開始崛起,鮮明反映了沿海地區演繹的海洋商業文明史。這以後,隨著世界列強入侵、滲透,自然經濟開始分化瓦解,商業在客籍的迅速發展,潮鹽大量駁運到興寧,以興城鹽鋪街為中轉站,轉銷到粵北各地和贛南13個縣,年銷量已達250萬噸;到清末民初客籍商業貿易集市日趨完善,據記載:民國初期梅州市梅縣區有36個堡、30個圩鎮和小市,梅州市區梅城有店鋪1000多間,每逢圩日,市面繁榮,熱鬧非凡。五華縣有36個圩市,水寨鎮有店鋪、商行1450間,主要經營服飾、布料、紡織品、日用百貨、五金、文化用品、肉類、食品餐飲、錢莊、古玩、典當等,促進了地方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稅務收入,現存的壹些客商商印,不少就是那時遺留下來的實物。
二、研究價值。
如在研究水客、僑批封時,信封正面都有“對角”印章(見上圖),壹般位置在僑批封正面的右上角或左下角,內容有:如意、吉祥、吉星、福星等,這就為民俗文化學研究提供了實物依據;水客封、僑批封不僅僅是匯款憑證,它還滲透著海外僑胞對祖國、故裏的壹片深情,昭示著他們對親屬的關愛和負責任的態度。
第三、收藏價值。
雕刻者對商業用印創新的設計、巧妙的構思、刀法的細膩、線條的黑白互補,充分體現了審美情趣,使人產生美的愉悅。這些樸實無華的實物遺存是研究客商文化的珍貴文物。商業用印在商戶的日常經營中使用頻率高,易造成損壞,而且商戶多選用木質、角質、石質等材質作為商印材料,而木易腐、角易蛀、石易碎,商印留存無疑將越來越少,從這點看,藏家應搶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