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被歷史忽略了的極品小人是誰?

被歷史忽略了的極品小人是誰?

文/王成海(提刀書生)說到小人,怕是舉國上下孺婦皆知的壹個名詞,但讓我們給小人下壹個比較明確的定義,恐怕又會把舉天下的專家學者為難到壹籌莫展的地步,確實,別看小人這個詞在我們中間廣為運用,但其含義恐怕在每壹個人的心中還是大有區別的。在我們所知道的典籍裏,大概《論語》裏提到的小人是最多的,在它的裏面小人往往和君子相對立。君子是儒家思想大力倡導的壹種做人風範,是壹種千百年來人們所認可的價值觀;而小人則是儒家思想大力鞭策的壹種卑劣人性,是為君子所鄙棄的極端自私的骯臟人格。按照我們常人所理解,小人無非也就是下面的各色人等:第壹,喜歡造謠生事,唯恐天下太平之流;第二,為自己的某種目的,搬弄是非,挑撥離間之徒;第三,喜歡拍馬奉承,兩頭討好,口蜜腹劍之輩;第四,喜歡陽奉陰違,表裏不壹,口是心非之屬;第五,喜歡隔岸觀火、落井下石之類。總之,這些人都是極端的利己主義者,缺乏最基本的做人原則,是壹夥蠅營狗茍卑鄙陰險的投機分子。余秋雨先生曾經把他們明確分類即惡奴型小人,乞丐型小人,流氓型小人,文痞型小人等。小人從古到今都充斥在社會的角角落落,是社會不和諧的重要因素。很多時候小人是以君子的面孔出現,壹副憂國為民忠厚光輝的形象,可以說善於偽裝是所有小人的***同外在特征。小人的社會地位和活動範圍決定他們能量的大小,他們爬的越高釋放的能量就越大,對社會國家人類的危害也就越大,壹個頂級小人如果能博得壹些當權者的高度信任,那麽禍國殃民,生靈塗炭就是其必然的結果。本文要說的這位小人距我們現在至少有2500年,但他創下的“小人之小”恐怕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是空前絕後的。那麽他是誰呢?他就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費無極,他幾乎是壹個被歷史被大眾忽略的人物,他的被忽略其實是我們中國人好了傷疤忘了痛的國民性決定的,他應該被歷史牢牢記住,記住他的醜惡,記住他的骯臟,記住他的卑鄙,記住他的偽善……費無極他既不是的文臣也不是武將,就是多年呆在楚平王身邊的壹個仆人,但他很善於討好主人,因而很得楚平王的寵幸,楚平王篡奪了楚國政權後,他也就被名正言順地安排在了朝廷任職時時刻刻陪伴楚平王。楚平王立世子時,任命忠誠正直的伍奢為其太師(相當於老師),但費無極因為楚平王已經老了,為了給自己以後打基礎,也向楚平王要求輔佐世子,楚平王對他是有求必應,也讓他充當了世子的少師(也是老師),但他壹直跟從楚平王在宮裏逍遙自在,世子羋建很是討厭他的諂佞,即使他有時來到東宮,世子也不太搭理他。當時幫助楚平王篡國的國相鬥成然因功未免有點驕橫,結果惹了費無極,他壹句話楚平王就把鬥成然殺掉了。這更增加了世子對費無極的鄙視,世子常常公開宣揚鬥成然的冤枉,費無極又慌又怕,心想世子的這種做法本來就是針對自己的,以後當了楚王後,自己能吃得開嗎?於是由原先的討好世子改為世子的冤家對頭,暗暗尋找機會除掉世子。但要想除掉世子,那就必須離間楚王父子之間的關系,只有楚王把自己的兒子視為十惡不赦的敵人時,才有可能扳倒世子,否則,不但扳不倒世子,壹不小心,自己的小命也得玩完。怎麽辦呢?他經過長時間處心積慮地思考,終於想出壹個好辦法——掉包計。壹天,他笑盈盈地對楚平王說,世子的年齡已經不小了,應該張羅他的婚事了。如果求婚的話,非秦國莫屬,我們兩個強國結為婚姻關系,那就更天下無敵了。於是楚平王就派費無極為求婚特使前往秦國求婚。秦哀公答應把自己的小妹孟嬴嫁給楚國世子。費無極早打聽到孟嬴有絕世之色,還看到孟嬴的陪嫁女子裏,有壹個齊國女子生的也不錯,於是在途中他悄悄把這個齊國女子找來做了壹番工作,讓她假扮秦國公主頂替孟嬴嫁給楚國世子,齊女根本不知他的陷阱,高興還來不及呢,羞羞答答地答應了。費無極安排好壹切之後,策馬狂奔跑回楚國向楚王匯報,把孟嬴之美大加渲染了壹番。因為他清楚楚平王是個好色之徒,目的就是讓其主動奪取自己兒子的媳婦。楚平王聽後,長嘆壹聲說,我堂堂壹國之君卻無法享受如此尤物,真是虛度此生啊。費無極看到楚平王有意思,於是悄悄對楚平王說,這麽好的女子大王為什麽不自己享受呢?楚平王很不好意思地說,那可是為我兒子娶來的媳婦,父親奪取兒子的媳婦,未免有失人倫吧,更何況傳出去也不好看。費無極聽後竊竊壹笑,趴在楚王耳朵上如此這般說了壹番,平王大喜過望,誇獎了費無極壹番,讓其快點去辦。費無極趕忙在半途截住秦國的送親隊伍,對秦國送親使者說,我們楚國婚禮不同於妳們,新媳婦必須先進宮拜見姑舅然後才能成婚。於是孟嬴就被送進了平王的後宮裏,再沒出來,那個齊國女子被充作孟嬴和世子成了婚。自古道做賊心虛,平王自從獨占了孟嬴後,怕世子發覺,就禁止他進宮,自己也不出宮整日裏和孟嬴宴樂嬉鬧,結果欲蓋彌彰,外面漸漸鬧得沸沸揚揚,都猜測世子的媳婦被其父親霸占了。費無極聽到後很是不安,甚至怕弄巧成拙發生變故丟了自己小命,趕忙又想出壹個冠冕堂皇的主義,他向平王極力推薦世子去北部鎮守邊疆,平王覺得這不符合常規,不太同意,費無極無奈只好把知道的情況和盤托出,平王恍然大悟趕忙把世子調離朝廷,伍奢知道費無極不懷好意,想進諫平王說明利害,結果也和世子壹同被調往北部邊疆。之後,平王立孟嬴為夫人,把世子羋建的母親驅逐回國。此時世子才明白真相,但也無可奈何。幾經周折孟嬴也知道了此事,愁多歡少,只是淒然流淚,直到平王答應廢除現在的世子立他倆所生的孩子羋珍為世子,孟嬴的心情才略有緩和。此時,費無極正害怕世子羋建為君後和自己過不去,也趁機向平王進讒言說,捏造世子因孟嬴之事和他的師父伍奢正在北部聯合齊國、晉國準備謀反。平王本有廢除世子的心思,此時被費無極壹說,馬上傳令廢除羋建的世子職位,同時召回伍奢囚禁起來,派兵襲擊世子,羋建聽到消息後,攜帶自己的妻子齊女和他們的兒子羋勝逃往宋國。世子出逃,也就是公開背叛了自己的國家,於是平王似乎名正言順地下令立孟嬴之子羋珍當了世子。改派費無極為羋珍的太師。為了能徹底地消除自己存在的隱患,費無極又暗地慫恿平王把伍奢和他的兩個兒子伍尚、伍子胥壹起殺掉。當時伍奢的兩個兒子都不在父親身邊,而是在自己的封地,平王逼迫伍奢寫了壹封信,欺騙他的兩個兒子說自己因為直諫獲罪,但平王因為自己的祖上有功,不予怪罪,讓他倆壹同來朝廷,朝廷準備重新改封他們父子官職。然後平王派人匆忙去誘取伍子胥弟兄。使者去了之後,拿出伍奢的信,伍子胥壹眼就識別出破綻,要哥哥和自己壹同逃跑,但哥哥伍尚不忍讓父親獨死,和使者壹同離去,伍員脫身獨去。當費無極再次向平王要求來追殺伍子胥的時候,伍子胥已經離開自家。踏上了逃亡之地。費無極知道伍子胥的本領了得,所以想方設法幫助平王四處捉拿他,捉拿伍子胥的通緝令和高額賞金飛滿了楚國的角角落落,同時楚國也動用外交手段威脅各國不準私自隱匿伍子胥。楚國通往其他國家的各個邊境路口,被封得嚴嚴實實,使伍子胥的逃亡之路變的荊棘叢生,難上加難。後來伍子胥為了追隨先世子也逃到宋國,看到宋國大亂,根本沒有幫助自己為父親兄長報仇的可能,於是又攜帶世子羋建及其妻子兒子,逃匿到鄭國,羋建向鄭國國君哭訴自己的冤屈,要求幫忙,鄭國壹向兵微將寡生存在晉國和楚國的夾縫中,心有余而力不足,鄭國國君建議他去向晉國借兵報仇。羋建留下伍子胥等人在鄭國,自己獨往晉國借兵,結果聽信晉國權臣的建議妄想裏應外合滅掉鄭國,自己獨霸鄭國,事泄被殺。伍子胥急忙帶著羋建的兒子羋勝逃離鄭國,向吳國逃難而去。伍子胥歷盡千辛萬苦,逃離萬重劫難來到吳國。聽到伍子胥去了吳國之後,費無極又害怕羋建的母親在楚國的附屬國鄖國成為伍子胥等人的內應,力勸平王快速殺掉她,消息泄露,成為吳楚第壹次戰爭的導火索,結果楚軍大敗,羋建母親被成功解救到吳國。之後伍子胥幫助公子光篡奪王位,輔助他使吳國強大起來。從此楚國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因為楚吳之間連年烽火不斷,並且楚軍敗多勝少,平王在驚嚇郁悶中死去。世子珍繼位,是為楚昭王,費無極憑借著師父的地位照樣把持楚國內政,並且極力排斥忠臣功臣,當時楚國左尹伯郤宛,因抗擊吳國建立大功,昭王很是敬重,不但賞賜他許多財寶,且對國家大事多加咨詢,費無極看在眼裏恨在心頭,又開始設謀陷害伯郤宛。他經過多天的思慮終於又想出壹條借刀殺人的毒計。壹天,他對楚國的相國囊瓦說,左尹想請您吃飯,托我詢問壹下您是否肯賞光。囊瓦不知是計高興地說,左尹既然有心請我,我當然赴宴了。費無極於是跑到左尹家裏說,相國想來妳家喝酒,不知妳是否肯招待。伯郤宛也不知是計高興地說,我的上司能光顧我家是我莫大的榮幸,我當然想招待了。然後問費無極該準備點什麽,費無極說相國最喜歡堅甲利兵,妳把昭王賞賜妳的這些東西拿出來,放在宴會場所,等相國喝酒高興了趁機會獻給相國,相國肯定會很高興。到了伯郤宛宴請囊瓦的那天,費無極突然對他說,現在人心不可測,我先替您去偵測壹下他家情況,萬無壹失您再去。壹會兒費無極跑了回來說,左尹家布滿了兵器,您去怕是兇多吉少,囊瓦不信,費無極說左尹早有頂替妳的想法,他這正是設計害妳,同時和費無極壹同去的親信也這樣對他說,囊瓦大怒,馬上稟報昭王,昭王派兵圍攻左尹府,伯郤宛不明就裏,自刎而死,其子伯嚭也逃往楚國追隨伍子胥去了。後來此事傳遍楚國,大街小巷的百姓都為左尹抱不平,編成各種兒歌到處傳誦,囊瓦聽說後,為了平息眾怒,維護國家穩定,下令殺死了費無極。惡人自有惡報,費無極終於得到了應得的下場,但其卻早給楚國買下了禍根。後來吳王闔閭在伍子胥的壹再勸說下親率大軍征討楚國,壹舉滅掉楚國,伍子胥把楚平王從墳墓中挖出鞭屍三百下,吳國君臣在楚國後宮任意奸淫楚王妻妾,楚昭王幾乎到了無處藏身的地步,草行露宿受盡了人間疾苦,但還是難以擺脫伍子胥的追殺。最後多虧了申包胥到秦國借來兵馬,同時吳王闔閭弟弟在本國謀反,吳兵才有條件地答應撤兵,那就是要求楚國拿出壹大片土地分封世子建的兒子勝,楚國壹口答應,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才算告壹段落。盡管這樣,楚國因費無極的原因造成的隱患還遠遠沒有結束。此後還有內部的殘殺,沒過這已經是後話了。這就是壹個頂級小人給國家造成的危害---君死國滅,戰爭連綿,代代相仇,生靈塗炭。所以防範小人應該是歷代統治者應該重視的壹個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