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什麽叫嬉皮士?

什麽叫嬉皮士?

在60年代的西方,有相當壹部分年輕人蔑視傳統,廢棄道德,有意識地遠離主流社會,以壹種不能見容於主流社會的獨特的生活方式,來表達他們對現實社會的叛逆,這些人被稱為“嬉皮士”(Hippie),由嬉皮士參加的,以文化的反叛和生活的反叛為主要內容的反叛運動被稱作“嬉皮士運動”。

嬉皮士運動是在反叛的自我意識的推動下開始了通向未知天地的旅程的。它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美國紐約等地以奇裝異服和怪異行為反抗傳統的比尼基分子。這些人鼓吹遠離社會,提倡“新生活”、“新文學”和“新藝術”,他們吸大麻,聽爵士樂,反對傳統的兩性觀念,並創造了“hip”這個詞,開嬉皮士文化之先河。

60年代在學生反叛的歷史氛圍之下,嬉皮士運動形成規模,嬉皮士文化蔚成風氣。當時,許多年輕人以著奇裝異服,留長發,蓄長須,穿超短裙,吸毒品,聽爵士樂,跳搖擺舞,同性戀,群居村等極端行為反抗社會,抗拒傳統。1967年,美國馬薩諸塞州壹個名叫麥克·梅特利的16歲的中學生離家出走,周遊全國,希望尋找友誼和手足之情。1968年,他回到了家鄉萊頓城,與7名輟學的大中學生壹起,建立起最初的群居村-“萊頓公社”。他們生活簡單,男女分居,從木屋旁的小溪裏汲水,用木材燒飯,主要食品是馬鈴薯、玉米和大豆。在“回到史前”和“尋找友誼”等口號的引導下,群居活動在美國興起。最初,群居村主要建在舊金山的衿樹嶺地區、落山磯的日落帶和紐約的東村,後來遍及全國。1970年,全美國有200多個群居村,成員4萬人,1971年發展到近3000個群居村。群居村裏崇尚反樸歸真的生活,實行財產、子女乃至性愛的公有制,註重教育和環境保護。群居村的成員們要創造壹種另類的生活,他們認為,“我們生活在美國,但我們不屬於美國”。群居村活動壹直持續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嬉皮士運動迅速蔓延到歐洲,在歐洲出現許多嬉皮士的群居村。在聯邦德國,這樣的群居村大約有11萬個。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市郊,有壹個北歐最大的“自由村”,其成員都是青年男女,他們拋棄壹切現代文明的束縛,自由地、“原始”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