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上河》中妳發現了有哪些有趣的小細節嗎
謝邀:
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傳世畫作《清明上河圖》,《清明山河圖》描繪的是北宋汴梁城的景象。
畫中有許多有趣的小細節。其中,十千腳店無疑是張擇端精心勾畫的壹個酒店。
十千腳店二樓靠近窗戶的壹個雅間裏,幾位賓客正在喝酒,其中壹位還將胳膊放在欄桿上,他肯定是被街道上的熱鬧場景吸引住了,壹時向下望去,左邊小框裏也有兩位,在另壹個包間飲酒小酌。
畫面中有壹個特寫鏡頭,那就是壹位客人進店吃飯時,把他的馬匹拴在店外,十千腳店外面的外賣小哥的形象很是吸引人他手裏端著外賣,步履匆匆地給點外賣的人送過去。
汴梁城內十字街口的酒店都懸掛著酒旗,如“孫羊店”三字即書寫在壹面酒旗上,十千腳店上橫掛有壹面長方形青白條紋相間的旗子,上書“新酒”二字。酒旗的顏色和形制也是很有趣的:大些的酒旗,多為青白二色條布五幅相間組成,小的酒旗也由三幅布拼成。
十字街口有各家店鋪設置的橫額、豎牌、掛板等三十余處。其中“趙太丞家”的店鋪是畫面中清晰度較高的,它位於整幅畫的最尾端。“太丞”在北宋是對大夫的尊稱,其中最亮眼的當屬門口兩側的對聯,上下聯分別是:太醫出丸醫腸胃藥,治酒所傷真方集香丸。
可見,這為代付醫術全面精湛,畫面中的趙太丞正在與壹位懷抱孩子的婦女對話,應該是向她詢問病情,這是相當有趣的壹個細節描繪。
孫羊店門口熱鬧非凡,孫掌櫃正在店鋪裏揮刀分割羊肉,肉鋪外面說書老者的攤位上已經開始上演了精彩的節目,由於說書的節目太過於精彩,聽說的人將攤位圍了個水泄不通,聽書的人姿態各異,壹個穿白袍的人試圖推開人群,往裏面擠。店鋪右邊,壹位父親拉著兒子買吃的。這對父子身後另壹位父親幹脆把孩子扛在肩上。
順著“趙太丞家”這塊牌匾順著往下看只見壹位婦人抱著壹個幾歲的小孩子,與面前壹位老者正在對話。這樣的情形應該是坐診大夫正在詢問病情,好對癥下藥,因此“趙太丞家”與我們現在單純買藥的藥房還是不壹樣的。
在《清明上河圖》後段的銜接處,張擇端描繪了“眾人觀畫”這樣壹個場景。這是壹個非常有趣的細節。只見車鋪的西北方,壹位盤腿而坐、淡定自若的老者在茶坊前的地上擺了個攤兒,他的周圍鋪滿了書畫,有的已被展開供路人觀賞品評,有的則被卷好放在包袱旁。
也許是這位老者的字畫太過於生動傳神又有特色,大家紛紛被字畫吸引,來到老者的地攤上圍觀討論。觀賞者將攤位圍了個水泄不通,甚至連趕路的挑夫都被這熱鬧的場景吸引轉過頭來往攤位這邊張望。
畫面顯眼位置的虹橋上的壹次交通意外,就是畫家張擇端進行描繪的壹個小細節。只見畫面中壹個人騎著馬,正往橋下走,因為人太多,眼看就要碰上對面來的壹乘轎子,那個牽馬人壹下子拽住馬籠頭,這才沒碰上那乘轎子。右邊的兩頭小毛驢嚇得又驚又跳,站在橋欄桿邊欣賞風景的人,被小毛驢驚擾了,連忙回過頭來趕小毛驢。張擇端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壹交通意外,然後他將這個場景畫進畫中。
從虹橋往下看會發現,在虹橋的右下角豎著兩把遮陽傘,傘上掛著壹個小木牌,上面寫著“飲子”。有三個人在遮陽傘邊,壹個正在蹲下準備將擔子挑起來,壹個正伸著手往攤鋪上放碎銀子,壹個正在喝著飲子。
《清明上河圖》是壹幅傳世名畫,畫面中的許多細節描繪構成了北宋都城汴梁熱鬧與繁華,無論是狀物還是畫人,張擇端筆筆精致,壹絲不茍,達到了生動準確、惟妙惟肖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