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春節有哪些習俗?

春節有哪些習俗?

“竹爆驚春,競喧闐、夜起千門簫鼓”家家戶戶的爆竹聲,帶來了熱鬧喜慶的吉祥年。春節俗稱“年節”、“過年”,是我國民間隆重而又富有特色的古老節日,下面我分享的是春節期間的5個民間習俗,看看妳知道幾個?

1、貼春聯

春聯,俗稱門對子,又叫“春貼”“對聯”。每年春節,家家戶戶在門上貼上大紅的春聯,更增添了喜慶氣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春聯源於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寫上“神荼”“郁壘”二神名,以驅鬼避邪。每逢春節,人們總要用新桃符替換舊符,這也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壹種對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2、送竈上天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竈王爺上天”之日。每到這壹天,各家各戶還要烙些包芝麻糖的燒餅,名曰‘祭竈火燒”,或者備竈糖,竈王爺要在這個時間上天,去向天皇人帝匯報工作。給竈王爺吃了嘴甜甜的,人們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3、推磨做豆腐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壹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傳說竈王上天匯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竈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明年會有好事降臨。

4、殺豬割年肉

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 ,燉大肉”,說的是這壹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窮苦人家只在壹年壹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也是辦年貨的開始。臘月二十六這壹天,各地有“臘月二十六,裏外洗壹洗”;“ 臘月二十六,洗凈禽畜屋”之說,民間還流傳著“臘月二十六割年肉”的說法,也就是說,從這壹天起要開始置辦年貨了。在各地鄉村,這壹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邊各村的百姓紛紛前往趕集買年貨。

5、芝麻稭“踩歲”

農歷臘月三十是除夕,俗稱“大年三十兒”。年三十兒正午前,壹些大戶人家會將芝麻稭從院內各屋屋門的甬路,壹直鋪到大門口。家人出入,踩踏其上,劈裏啪啦。據說,此舉最早是為了防盜,後來演變成“踩歲”的習俗,寓意踩去舊歲迎新歲。“歲”與“祟”諧音,所以也有辭舊迎新之際踩掉、踩爛邪魔外祟的意思。另外,芝麻稭也是吉祥之物,俗話說:“芝麻開花節節高”。踩在其上,取節節高升之意。

以上就是我了解的春節習俗了,小夥伴們妳們還知道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