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萬跑車成焦炭
(2)使用壹次性筷子,就會浪費原料,用木材制筷子,就需要多砍伐樹木,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減弱,吸收二氧化碳量就少了,所以減少壹次性筷子的使用,就節省了原料,減少了樹木的砍伐,減小“碳足跡”,故A正確;稭稈中含有大量碳元素,燃燒後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物質,所以會,增大“碳足跡”,故B錯;減少耗電量,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也就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C正確;以私家車出行代替公***交通,就會增加汽車排放的尾氣,汽車燃燒的是汽油,能產生二氧化碳,這樣做也會增大“碳足跡”,故D錯.故填:AC;
(3)①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氣;故填:石油;
②Ⅰ.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H4+2O2
| ||
? |
Ⅱ.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水,故填:2H2+O2
| ||
? |
(4)①A、煤是復雜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
B、煤的幹餾是隔絕空氣對煤進行加強熱帶過程,屬化學過程.
C、液化石油氣是石油化工產品.
D、煤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
故填:AD.
②仔細分析煉鐵高爐中反應可知,碳首先生成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熱量,可供還原鐵礦石提供熱量,然後和焦炭反應生成CO,然後再還原還原鐵礦石.故填:制取CO、提供熱量;
③C+O2=CO2是放熱的;兩個反應必須進行調控才能保持壹定的爐溫,說明C+H2O=CO+H2反應時吸熱的;
根據題幹提供的信息知反應物有NH3、H2O、C02,生成物為NH4HCO3.
故填:吸收;NH3+H2O+C02═NH4HCO3;
(5)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氧氣中混有的水蒸氣,正確;
B.氯化鋇溶液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沈澱和鹽酸,過濾後得到的就是鹽酸,正確;
C.銅與稀鹽酸不反應,氧化銅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過濾、洗滌、幹燥後得到的就是銅,正確;
D.硫酸鈉與硝酸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沈澱和硝酸鈉,帶入了新的雜質,錯誤.故填: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