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壹個原始部落被燒毀背後
中國最後壹個原始部落?翁丁寨?被燒毀後,不少人對此表示很痛心。作為當地重點打造的景點,翁丁寨的防火措施按理來說應該是十分完備的,但是為何會出現如此慘象呢?其實是過度的商業化給景區帶去的隱患。
其實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有些景區像翁丁寨壹樣受到了嚴重的損害,也有的景區因為過度的商業化被警告:喬家大院被撤5A,山海關被撤5A這些案例警示世人:旅遊業發展要重視可持續化,以人為本。
商業化發展的收益確實高,但這種發展模式具有時效性和短視性妳不是商場,妳是旅遊景點,妳可以依托自身特色、當地文化以及旅遊者切實需要適度發展商業,這樣做可以弘揚當地文化,也可以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同時可以在旅遊者中收獲很好的口碑,從長遠來看,這種發展模式可以發揮旅遊景點的最佳經濟效益。
反其道而行之,商業化發展,就會掩蓋景點自身特色與價值,影響旅遊者心情,進而影響口碑,不利於可持續發展。
古色古香的文化建築掛上了格格不入的商業招牌,祥和靜謐的石板小巷擠滿了著喧囂的商鋪小販,莊嚴肅穆的殿堂成為了人們擺拍作樂的背景板,文化感染人、塑造人的魅力還從何體現?文化棲息生存之所,從來都不是物欲橫流、利益至上的金錢市場。
商業化除了讓景區的觀賞性降低,也帶來了不少的安全隱患,其背後也表現出有關部門的監管不力。景區本應該禁煙的,但是總有遊客不顧警示,隨意吸煙並將煙頭亂扔。許多景區的建築都是木制,而且年久失修壹旦被壹點火星沾染,那後果也是不堪設想!
遊客的大量流入,必然會對景區的環境造成破壞,如果有關部門為了節省成本,不加以定期維護,那麽景區也會不堪重負。
加之壹些地區成為景區後,會大量遷出土著居民,供商業化棲息。這樣就使壹些原始村落失去了?人氣?,而且沒有人口長期居住,壹旦發生災害,人們很難會及時趕到救災。
商業只能做壹個輔助功能,是旅遊和文化產品的附屬品,而不是反過來。破除商業化魔咒,只有從根本上也就是發展觀念上改變,轉變人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念,改善基礎設施和服務質量,形成以景區自身特色為中心的多元化的可持續的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