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片劑的制作工藝流程是什麽
提純片系指將處方中藥材經過提取,得到單體或有效部位,以此提純物細粉為原料,加適宜的賦形劑制成的片劑。如北豆根片、銀黃片等。
全粉末片系指將處方中全部藥材粉碎成細粉為原料,加適宜的賦形劑制成的片劑,如參茸片、安胃片等。
全浸膏片系指將藥材用適宜的溶劑和方法提取制得浸膏,以全量浸膏制成的片劑。如通塞脈片、穿心蓮片等。
半浸膏片系指將部分藥材細粉與稠浸膏混合制成的片劑。如藿香正氣片、銀翹解毒片等。此類型在中藥片劑中占的比例最大。
中藥片劑的制作工藝流程制粒由於中藥材的特殊性,制粒中經常會出現難以制粒的現象,如以水為潤濕劑制成的軟材太黏,以致制粒困難。在制粒過程中,如果處方總劑量較小,可將所有藥材粉碎後滅菌過篩,加稀糖漿(稀糖漿濃度視物料而定)制成軟材,選14-16目的篩網制成顆粒;如果是吸濕性不強的藥材,可將其直接粉碎成顆粒,過篩後即可直接壓片。此外,當浸膏與處方中部分藥材細粉混合後若黏性適中,可直接制成軟材,制成顆粒。
壓片1、揮發油的加入如果藥材中含有較多的揮發油、脂肪油等,壓片易引起松片,降低片劑硬度,應采用壓榨法或石蠟脫脂法除去這些成分。隨著顆粒的含油量減少,其內聚力就會增加,從而提高片劑的硬度。
2、中藥顆粒的粗細中藥顆粒的粗細也會影響片劑的硬度,中藥顆粒的粗細由中藥片劑的片重及直徑決定。大片可以用相對較大的顆粒或小顆粒來壓片,但小片只能用小顆粒來壓片。若中藥顆粒粗細比例失調,顆粒太粗會降低顆粒間的內聚力,從而引起松片,降低片劑的硬度;但若中藥顆粒太細會引起顆粒的流動性差,致顆粒在沖模孔中的填充量不足而引起松片,降低片劑硬度。裂片也是壓片中經常出現的現象,裂片的出現壹般認為是壓力調節不當或顆粒過幹、過濕所致。要解決裂片現象,
3、對壓片機的調節當顆粒制備符含要求時,關鍵就是對壓片機的調節了,開始壓片時先在物料鬥中放人少量顆粒試壓片,調慢轉速,觀察是否有裂片、粘沖、崩裂等現象發生以及重量、硬度是否符合要求。若由於顆粒水分不足而引起裂片松片現象,則可加人90%左右乙醇進行混合均勻,以增加含水量,實踐證明,適當提高含水量同時增大壓力,能使顆粒內部水分逸出,附著於片面,有助於片劑的成型和增加黏結力。若由於顆粒含水量太多,出現粘沖現象,則可將顆粒放人烘箱再烘幹即可。
包衣中草藥制成素片後,為了解決中藥浸膏片的吸潮、黴變等問題,中藥片劑大多數都要進行包糖衣的工序,以增加藥物的穩定性,延長保質期,同時可以增加中藥片劑的美觀程度,使患者樂於服用。在包衣工序中經常發現有黏片、露邊、龜裂、色斑等現象發生中藥片劑在包衣工序中之所以會出現黏片、露邊、龜裂、色斑等現象,由於黏片素片表面不太光滑,單糖漿加入過量且溫度低,水分蒸發慢,攪拌不及時,而出現彼此黏附。
1、控制顆粒含水量當顆粒含水量過大、壓片機壓力調節不當時素片就會有毛邊,在加入糖漿後,素片邊緣毛邊部位黏附的糖漿量多,經包衣鍋內摩擦,糖漿漸失去,就會使片子邊緣露出。若素片硬度不符合要求,當素片的張力大於包衣層的表面張力時,即會出現龜裂。如果素片片面凸凹不平,上色漿時,可溶性色素在幹燥過程中發生遷移,片溫過高,色漿調配不均或每次加入量不等時,就容易出現包好的片子上色澤不均,呈色斑狀。對於包衣工序中出現的黏片、露邊、龜裂、色斑等現象,首先糖漿溫度應控制在40~50℃,糖漿與素片的量宜為30~40ml/kg。固定糖漿的含糖量,攪拌要及時、均勻。
2、素片要充分幹燥將素片水分控制在3%左右。素片在過篩除去小顆粒時,可稍加用力,並適當增加包衣層數,做到層層幹燥,但也要控制好鍋內溫度,以免水分散發過快。
3、素片硬度要適中素片的硬度適中能夠減少包衣過程中水分內滲,除控制糖漿和滑石粉的用量外,還要註意調節好鍋內溫度,做到多次薄層快幹。
4、選用不溶性色素不溶性色素如“色澱”等;還要使包衣片片面平整光滑,壹旦出現色斑,用“淡色漿拉”處理,控制鍋溫及吹風時間;配制色漿壹定要完全攪勻。
除了在包衣工序中出現的黏片、露邊、龜裂、色斑等現象,中藥糖衣片還易吸潮、褪色和黴變等,為糖類、蛋白質等引濕受潮、素片本身含水量過大、糖衣片未做到層層幹燥、殘留水分過多等原因所致,那麽這就要求除去雜質,加幹燥劑硫酸鈣,在包隔離層前將片芯置包衣鍋中滾動,加糖漿、滑石粉適量,使其黏著在片劑表面,延長加熱時間,使片芯水分盡量逸出,糖衣片嚴格做到層層幹燥。
中藥片劑過期了還能用嗎中藥片劑過期壹年可以用嗎?過期的中藥片劑建議不要再服用,壹般的藥物過期後,其藥效減弱或是完全失去藥效,而且可能帶來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