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島事件:求壹份目前最新的釣魚島事件大事-時間表,某天某海監進海域某公裏的就不用了,只要那些焦點引
4月17日:石原稱購島協議基本達成
4月28日:東京都發起購島募捐活動
7月7日:日本稱欲將釣魚島“國有”
7月10日:日相稱最快9月底實現"國有"
7月24日:日本啟動“國有化”程序
7月26日:日本稱會用軍隊應對爭端
8月23日:日本政府受理東京都登釣魚島申請
8月27日:日媒稱已定“國有”時間表
9月1日:日政府未批東京都登島申請
9月2日:東京都完成釣魚島海域調查
9月5日:日政府稱與“島主”達成初步協議
9月10日:通過釣魚島“國有”方針
9月11日:日本簽訂“購島”合同
中方對應措施
7月11日:中國漁政編隊執行伏季休漁期間巡航釣魚島海域任務
9月10日:中國宣布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海基線
9月11日:中國海監船抵達中國釣魚島外圍海域,將視情況宣示主權
9月14日:中國海監50、15、26、27船和中國海監51、66船組成的2個維權編隊,抵達釣魚島海域
9月15日:中方公布釣魚島及部分附屬島嶼坐標
9月16日:中方決定提交東海部分海域大陸架劃界案近來,中國固有領土釣魚島海域又起波瀾。據報道,3月24日,7名中國公民登上了屬於中國領土的釣魚
島,卻遭到日本方面的非法扣留,在被非法扣留期間還受到非人道待遇。多年來,日本壹而再,再而三地侵犯我釣魚島主權,此次事件,不僅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嚴
重侵犯,也是對中國公民人權的嚴重侵犯。中國政府有關部門經過反復交涉,日本方面終於在3月26日晚放還了被其非法扣留的7名中國公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
孔泉指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無論在歷史上還是法律上中國都對這些島嶼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歷來就是中國領土
釣魚島列島位於中國臺灣省基隆市東北約92海裏的東海海域,是臺灣省的附屬島嶼,主要由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南小島和北小島及壹些礁石組成。釣魚島列島總面積約6.3平方公裏,其中釣魚島最大,面積4.3平方公裏。
自古以來,中國對釣魚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中國早在明朝就有關於釣魚島的歷史文獻記
載。日本稱釣魚島屬其沖繩縣管轄,但日本的沖繩縣在距今約125年前曾是獨立的琉球國。在1871年日本吞並琉球國之前,中國曾與琉球國有過約500年的
友好交往史,最先發現並命名了釣魚島等島嶼。在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的《順風相送》壹書中就有關於“釣魚嶼”的記載。中國從明太祖開始向琉球派遣冊
封使,即專門代表當時中國政府冊封琉球王的使節。1562年明朝浙江提督胡宗憲編纂的《籌海圖編》壹書中的“沿海山沙圖”,標明了中國福建省羅源縣、寧德
縣沿海各島,其中就有“釣魚嶼”、“黃尾山”和“赤嶼”等島嶼。
日本最早有釣魚島記載的書面材料是1785年林子平所著《三國通覽圖說》的附圖“琉球三省並三十六島之
圖”。然而,他也是以中國清朝康熙冊封使徐葆光的《中山傳信錄》為依據的,該圖也是采用中國的“釣魚臺”為島名,並將釣魚島和中國福建、浙江用同壹淡紅顏
色標出。1719年日本學者新井君美所著《南島誌》壹書中提到琉球所轄36島,其中並無釣魚島。1875年出版的《府縣改正大日本全圖》中也無釣魚島。甚
至到1879年,中國清朝北洋大臣李鴻章與日本就琉球歸屬談判時,中日雙方仍確認,琉球是由36島組成的,其中根本不包括釣魚島等島嶼。
日本最早“發現”釣魚島,是在日本吞並琉球,將琉球國改為“沖繩縣”之後的1884年,比中國文獻最早
記載該島都遲約500年。據日本史書記載,1884年日本福岡人古賀辰四郎發現“久場島”(黃尾嶼)有大量信天翁棲息,可銷往歐洲,便於1885年要求沖
繩縣令允許其開拓,並在島上樹立標記,上寫“黃尾島古賀開墾”,日本政府以此為據,稱釣魚島是“無主地”,是由日本人先占的,而非甲午戰爭時從中國奪取
的。這完全不符合歷史真實,是對歷史的歪曲。
1944年羅斯福曾向斯大林表示:“斯大林熟悉琉球歷史,他完全同意琉球屬於中國,並應歸還中國。”1945年7月,日本投降前夕,中、英、美三國發表波斯坦公告,規定日本之主權只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本土以內。
日本野心很大
位於中國東海大陸架的東部邊緣的釣魚島列島,在地圖上都難以標出,為什麽日本非要對這塊遠離其本島、本
屬於中國的小島垂涎三尺呢?輿論認為,這有兩個原因,壹是釣魚島戰略位置重要。冷戰結束後,日本加快了其向政治大國邁進的步伐,試圖在國際政治中發揮更大
作用和擁有更多的發言權。日本出於成為軍事大國的政治需要,非常重視釣魚島極其重要的戰略位置。如果日本占領了釣魚島,日本就可在島上設立海空監控偵察設
備及岸基反艦和對空導彈,從而很容易封鎖臺灣北部重要港口及空中航道。如果在釣魚島設置雷達,可以監視方圓400公裏至600公裏的海域和空域,其範圍可
達到臺灣北部、大陸沿岸的福州、溫州和寧波等大片地區。這樣,中國軍事上的壹舉壹動都有可能被日本及時掌握。如果日本在釣魚島上建立軍事基地或部署重型武
器,將對中國國防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二是為了獲得釣魚島的資源。按照聯合國1992年公布的《國際海洋法公約》關於“主權國家以200海裏
內的海域為其經濟專屬區”的條款,釣魚島的實際價值是以該島嶼為依托,半徑為200海裏的龐大海域以及周圍海域內的海底石油、礦產、海洋漁業等海洋資源以
及領海、領空的交通、運輸權和未來潛在的資源,這些資源均應屬主權國。如果日本侵占了釣魚島就意味著中國東海海域將有74萬平方公裏的海洋國土被日本竊
據。同時,釣魚島海域蘊藏的豐富石油和油氣也會被日本占為己有。
美國的背景
釣魚島是中國無可爭議的領土,但二戰後,日本卻把釣魚島交給了美國托管,而1971年美國又將釣魚島交
托日本,從此,釣魚島風波中的美國因素便壹直忽隱忽現。上個世紀70年代,由於保釣運動風起雲湧,美國被迫收回了其立場,承認日本對釣魚島並不擁有主權。
但有消息顯示,後來美國曾私下承認日本對釣魚島的主權,這直接導致了日本制定周密計劃以大規模開發釣魚島。華盛頓不僅對日本發展這壹計劃表示首肯,而且還
親自為東京擬定了若幹方案,以加強日本對釣魚島的主權宣示,其中還包括向釣魚島派駐美軍。近年來,在中國與海上鄰國的爭議背後,美國的身影出現得越來越
多。在釣魚島問題上,美國不滿足於已在沖繩駐軍,還準備把軍事力量延伸到釣魚島,既幹擾中國維護釣魚島的主權,又構建其西太平洋軍事“島嶼鎖鏈”更為緊密
的壹環,對臺灣海峽施壓。
在釣魚島美國介入問題上,存在著“日本願望”和“美國承諾”兩個因素。日本為了與中國在釣魚島主權爭端中獲得更多籌碼,壹直希望美國介入;而美國雖期待通過與日本合作找到實現其亞洲戰略的契機,但還是希望在壹些敏感的具體問題上適當留有余地。
“擱置爭議,***同開發”
中日兩國在釣魚島問題上存在不同主張。中國政府從發展中日關系出發,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談判時同日方達成
了將此問題留待以後解決的諒解。鄧小平同誌1978年10月25日曾指出,在釣魚島問題上要以大局為重,談不攏,避開比較明智,這樣的問題放壹下不要緊。
我們這壹代人智慧不夠,我們下壹代人總比我們聰明,總會找到壹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好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1979年5月31日,鄧小平同誌會見來華訪問的自
民黨眾議員鈴木善幸時又強調說,可考慮在不涉及領土主權情況下,***同開發釣魚島附近資源。同年6月,中國政府通過外交渠道正式向日本提出***同開發釣魚島附
近資源的設想,首次公開表明了中國願以“擱置爭議,***同開發”模式解決同周邊鄰國間領土和海洋權益爭端的立場。
“擱置爭議,***同開發”的基本含義首先是主權屬我;第二是對領土爭議,在不具備徹底解決的條件下,可以
先不談主權歸屬,而把爭議擱置起來;擱置爭議,並不是要放棄主權,而是將爭議先放壹放;第三是對有些有爭議的領土,進行***同開發;第四,***同開發的目的是
通過合作增進相互了解,為最終合理解決主權的歸屬創造條件。
中日之間關於釣魚島領土主權爭議問題,本來是可以通過政府間坦誠、冷靜、務實的協商加以處理的,而日本方面壹再制造事端,試圖將中國領土並入日本,這是中國人民堅決不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