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狗的飼養:如何照料剛出生的小狗
在正常和健康的情況下,每只剛出生的小狗都會在出世後不久擠上去吃奶。在其生命的頭壹兩天裏,小狗從母親的初乳裏吸收能保護它安然度過最初六到十周所需的抗體。多數小狗在最初幾周完全依靠母乳餵養(要肯定全窩的小狗在吃奶上各得其所)。以後就要決定引進固體食物的最佳時期並開始斷奶。母狗會保持小狗幹凈,並清理它們的糞便,所以得經常更換產仔箱裏的報紙。
剛產下的小狗又聾又瞎。於十到十四天之間才張開眼睛,不過還得再等七天才能看到東西。出生十三到十七天之間,隨著耳朵通道的開啟,聽覺才開始起作用。
以下是您應當註意的事情:
1.修爪。您可能需要在十四到二十壹天之間修剪小狗的爪,因為小狗在吃奶時的揉捏反射運動會抓破母親的下腹。必須要使用嬰兒用的指甲剪來修剪小狗的爪子。
2.睡眠和休息。如同嬰兒壹樣,小狗的睡眠本領驚人。營養充足的小狗出生後壹周內除了睡覺就是吃奶。以後它們的活動量逐漸增大,到三周前後,會搖搖晃晃地爬動。到十二至十四周時,您會註意到小狗的活動時間參差在原來的睡眠周期之間。
3.給小狗保暖。溫度是必須仔細註意的問題。小狗在子宮內發育的溫度是38.5度,盡管在產仔前母體溫度會有所下降,但當小狗濕漉漉地出世時仍是壹次考驗。濕透的初生小狗易得風寒,但在出生後48小時內不會有任何征兆來顯示它們得到了無法抵抗的感染。新生的小狗長到七到十天時,還不能使毛豎起以形成絕佳的保護層,因此熱調節能力很差,體溫常隨周圍的環境起落而起落。七天後,雖然有了壹些熱調節能力,但在四周齡前,這種能力並不特別有效。這就是為什麽您要在最初的至少兩周的時間內提供輔助熱量的原因,即使小狗在母狗的窩裏也是壹樣。您應當把室溫保持在30-33度。另壹種方法是保持室內恒溫21度,並為小狗的床提供額外的熱量。允許室溫每兩周下降3度。
4.檢查體弱的小狗。健康小狗摸起來幹燥、暖和而且很豐滿,皮膚彈性正常。當拎起它們時,會做扭動反應。體弱的小狗摸起來軟而濕,皮膚沒有彈性,用手捏起的皺折會呈帳篷狀。壹窩快樂健康的小狗會發出輕輕的咕噥聲,不時被饑餓或進食時發出的吱吱聲和尖叫聲打斷。體弱的小狗安定不下來,它們會爬來爬去,浪費精力並發出哀怨的嗚咽,最後會無精打采地躺在角落裏。要註意有哪些小狗吃不到奶,有可能壹、二只小狗會誤掉吃奶的機會,直到虛弱得根本不會再吃奶。象這樣的小狗需要特別的照顧,必要時請教獸醫。
2個月大幼犬的健康護理
幼犬的生活要有規律。餵食要定時、定量,營養要平衡。不能讓幼犬養成挑食的壞毛病而導致營養失調。要註意防止維生素過多癥(特別是維生素A或D)或鈣質缺乏癥。小狗不宜吃得過飽,壹般7~8分飽就可以了。嚴禁餵食變質
食物,每次餵食最好將食盆洗凈,這樣可防止拉稀或食物中毒。
要密切註意觀察幼犬的大小便狀況,判斷是否正常。大便次數壹般隨犬齡而變化。1月大犬每天數次,到2月大時平均每天3次左右。大便的次數同食物的種類有關:如餵食肉類加米飯時,糞便量和次數就少些;餵食的澱粉性食物多時,次數和量就比較多。要註意幼犬大便的顏色、氣
味和有無蟲體等。正常糞便呈條狀,軟硬適度,通常呈微黃色。但也受食物的影響,如肉食多或餵些肝臟時,糞便壹般發黑。小便次數也隨犬齡而變化。1月大犬,約2小時壹次, 2月大犬每天約5~6次。尿呈淡黃色且清亮透明為健康。早晨第壹次撒尿,顏色稍深些,但要是發現尿液顏色壹直較深,就要懷疑是否生病,最好到動物醫院進行檢查。
每月最好到動物醫院進行壹次體檢,化驗大、小便,必要時驅除腸道寄生蟲。註意:要找信譽好、設施條件好的動物醫院。
幼犬怕冷,因此不管是冬季還是夏季,都要註意作好幼犬的保暖工作。
不要讓幼犬的腹部長時間著地,這樣易著涼,引起拉稀或感冒。
不管是小型犬還是在型犬,在5個月以前都不宜牽到馬路上散步。由於幼犬的骨骼未發育完全,長時間走路可導致四肢骨變形;同時在外面又極易感染疾病。可以在室內或庭院進行適當玩耍、運動。當太陽光不是太強烈,室外溫度不是太高時,幼犬曬曬太陽,進行日光浴,有利於骨骼生長。
2個月大的幼犬,應當可以開始進行良好習慣的教育了。首先給犬仔起個好聽的名字,經常叫它的名字,讓她知道這麽叫就是叫她, 建立起條件反射,使其招之即來。定點大小便的習慣教育也可以開始了。雖然4個月大之前的幼犬還不會憋小便,有尿就尿,要到4個月時,才能撒大泡尿,但可以逐步教它了。
預防註射非常非常重要!!!
出生後2個月時,從母體帶來的抗體已幾乎消除,此時各種病毒性疾病有可能發生。 因此,最為重要的是先接種犬瘟熱、犬細小病毒和傳染性肝炎等疫苗。疫苗註射後大約2周才能產生抵抗力(抗體)。在2個月左右時,如果還未能接種疫苗,又正當疫病流行或有可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