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貝加爾湖中有海洋動物?
貝加爾湖內物種豐富,是壹座集豐富自然資源於壹身的寶庫。湖中的動植物比世界上任何壹個淡水湖裏的都多,其中1083種還是世界上獨壹無二的特有品種。最令科學家感興趣的是生物的古老性,其中有很多西伯利亞其他淡水湖已經絕跡的物種。貝加爾湖還是俄羅斯的主要漁場之壹。
最讓人疑惑的是,在貝加爾湖這個遠離海洋的淡水湖中,卻生活著鯊魚、奧木爾魚、海螺、貝加爾海豹等海洋生物,只有在靠近湖岸的地方,才生活著壹般湖泊中常見的生物。那麽,這些海洋生物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科學家們認為,在幾百萬年以前,像貝加爾湖中的許多特殊的淡水生物,在世界各地都有,但經過漫長的歲月和大自然的嚴酷侵襲,它們差不多都被無情地淘汰滅絕了。
那麽,那些典型海洋生物,又是通過什麽方式、在什麽時候進入貝加爾湖的呢?過去的學者認為,貝加爾湖在古代不是海洋,而是與海相通的海灣。古生物學和地質學家,在湖岸以東地區發現了中生代700萬年以前的海洋沈積物。他們斷定,當時在那裏曾有過壹個外貝加爾海。後來由於地殼變動,造成海退,但還是留下了寬廣的內陸蓄水池。因為雨水不斷加入,湖水漸漸由鹹變淡,並且步步向西移動,到達現在的貝加爾湖地區,分散成壹系列由河流連結起來的湖泊,貝加爾湖就是其中最大的壹個。湖裏的海洋生物,是千萬年前來不及撤退的老祖宗繁殖出來的子孫後代。
少數科學家認為,貝加爾湖裏的海洋生物來自地中海。古地中海比目前的地中海寬廣得多,後來發生了地殼運動,古地中海東段都變成了山,僅在中亞細亞地區還剩下少數湖泊,如裏海、鹹海等。這些古代海洋變成的鹹水湖裏,至今還有不少海洋生物。科學研究證實,盡管貝加爾湖海豹同北冰洋裏有環紋的海豹是親屬,但卻和遙遠的裏海海豹更相似,這說明貝加爾湖可能是在古地中海消退之後生成的。
從科學家的推測可以看出,只要解決了貝加爾湖的成因問題,那麽湖中的海洋生物是怎麽來的,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而要了解貝加爾湖的成因,就必須研究沈積在湖底的巖石標本,才能精確地推斷湖盆的年齡和 歷史 。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19世紀50年代初,科學家在貝加爾湖濱打了幾個很深的鉆井。在取上來的巖芯樣品中,沒有發現任何中生代沈積巖層,而只有新生代的巖層。
科學家根據這些資料,再結合鄰近地區在地質、古生物和古地理方面的材料,證實貝加爾湖地區在中生代時既沒有被海水淹沒過,也不存在湖泊,在很長時間裏壹直是陸地。貝加爾湖的地質史告訴人們,它大約誕生於2500萬年前的新生代。當時由於強烈的地殼斷裂活動,圍繞貝加爾湖的山脈急劇升高,湖盆迅速地陷落下降,形成了壹條狹長深陷的谷盆,從而誕生了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泊――貝加爾湖。
這個結論無情地否定了貝加爾湖起源於海洋的猜測。於是,壹些科學家又提出了新的假說,他們認為海洋生物是從北冰洋沿著河流進入貝加爾湖的。有的L兌,這些“外來者”的捷徑先是葉尼塞河,然後上溯到支流安加拉河,再直達湖中。也有人說遷移路線是沿勒拿河、維蒂姆河到達貝加爾湖的。但是不管走什麽路線,這種大規模的遷徙都發生在比較近的地質時期。
有人對此表示懷疑,理由是這些海洋生物為什麽要興師動眾搬到貝加爾湖來居住呢?他們認為,這些所謂的“海洋生物”是貝加爾湖中土生土長的。當壹般的淡水生物進入浩瀚的、像海壹樣深的貝加爾湖以後,爭取生存的鬥爭,使它們身上慢慢出現了與海洋生物類似的典型標誌。
不過,有人反對說,有些生物的海洋特性,不可能是後來在淡水湖中獲得的。於是許多人就采取了折中的看法:少數生物如海豹等,是從北冰洋遊進來的“不速之客”,而其他壹些所謂的“海洋生物”,則是貝加爾湖特定環境之中生成的。
但究竟貝加爾湖中的這些海洋生物是從別的地方來到湖中的,還是湖中土生土長的,至今還沒有定論。
貝加爾湖是世界第壹深水湖,最深處可達1637米,其平均深度也達到730米。這座美麗的湖泊位於陸地內部,距離大海很遠,但是卻生存有許多海洋生物,比如海豹、龍蝦、海綿、海螺等等,到底是什麽原因讓這個遠離大海的深水湖內有這麽多海洋生物呢?
壹種理論認為在遙遠的中生代甚至古生代時期,貝加爾湖附近曾經有海洋存在,後來隨著地殼的運動,海水退下,但是壹些海洋生物留在了水體之中,壹直存活至今。其實今天的貝加爾湖在2000萬年前才逐漸形成。至於海豹嘛,應該是從北冰洋沿著河流逆流而上,然後逐漸適應淡水生活的。
看到這個問題我也很好奇,因為在我印象中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怎麽會有海洋生物呢?所以帶著這個疑問我也去查了查資料,結果卻並不是題中所說的那樣!
貝加爾湖中的“海洋生物”
如果單從 貝加爾湖的形成來看它與海洋沒有壹毛錢的關系!!! 當然確實有很多湖泊是因為淤泥阻塞從海洋裏分離出來成為潟湖,有的還進壹步因為降水原因逐漸淡化成為淡水湖,或者是地質作用被隆起成為湖泊。但是 貝加爾湖卻是亞歐板塊內部撕裂而產生的壹條深谷,逐漸河流流入從而形成湖泊! 所以貝加爾湖與海洋沒有壹毛錢關系!
我們去找找人們所說的貝加爾湖中的海洋生物,例如貝 加爾湖鯊魚、貝加爾湖龍蝦、貝加爾湖海螺、貝加爾湖海綿但是這幾種都是淡水種而已,所謂鯊魚也不過是壹種叫杜父魚的淡水魚!
而爭議最多的是因為貝加爾湖中的海豹,因為 根據DNA檢測它確實是由海洋中的海豹演化而來。但是它現在已經成為壹種新物種,不能稱為海洋生物了。
貝加爾湖海豹為什麽能生存?
有人會說貝加爾湖的海豹是如何來到這裏的呢?在我查資料比較認同的是因為 北冰洋的環斑海豹為了追逐獵物而進入了葉尼塞河,隨著地質變化,他們逐漸被困在了上遊無法回到海洋,壹些海豹從而順著葉尼塞河的支流進入到了貝加爾湖!
有人又會問就算是這樣,但是海洋生物是不能在淡水中生存的呀?其實這確實是事實,因為許多海魚放到淡水中會很快死亡!這主要是因為 滲透壓 的原因。
我們知道魚類只能靠鰓呼吸,而 魚的鰓和皮膚都會和水體產生滲透壓交換! 從壹旦外界的滲透壓發生巨大改變,魚類是無法生存的!但是我們知道海豹是哺乳動物,它能夠 依靠肺部呼吸,也就是說它的肺不會與水進行滲透壓交換,並且海豹的皮膚也不會進行滲透壓交換,所以這就為它們淡水中存活下來提供了條件。
但是這 並不意味著妳現在將壹只海洋海豹直接放入淡水中就能存活! 這是壹種演化過程,需要經過 漫長的時間 !生物界中確實有能夠適應淡水和海水的生物,例如經常在《人與自然》中看到的大馬哈魚。
妳能舉出其他從海洋生物演變為淡水生物的物種嗎?
因為遠古時期就是海洋,隨後地質變動而變成湖了
網絡上流傳的關於貝加爾湖生活的海洋生物的例子很多,但是大多都經不起推敲。比如網上說的貝加爾湖的淡水鯊魚,其實是杜父魚,貝加爾湖的海綿,海藻,其實也都是海綿海藻的淡水種類。不過生活在貝加爾湖的海豹,倒的確是來自於海洋的生物。
僅僅從外觀和形態上去判斷,就可以發現貝加爾湖的海豹和生活在北冰洋裏的環斑海豹非常的相似。而進壹步的研究發現,它的確是環斑海豹演化而來的(在之前,人們還把它當做環斑海豹的壹個亞種,不過近幾年已經把它視為獨立物種了)。
不過這就帶來了壹個問題。貝加爾湖距離海洋非常的遠。那麽這些海豹是怎麽來到貝加爾湖的呢?
有的時候,地球上的壹些湖泊是海洋的殘留部分形成。比如說,在壹些河流的入海口,隨著泥沙的堆積,會把海岸線的壹部分合圍成壹個潟湖,最後會慢慢的形成內陸湖。我們中國杭州的西湖,其實原本就是近海的壹部分。但是這顯然不適用於貝加爾湖,因為貝加爾湖是壹個典型的地質塌陷形成的湖。它周圍的地帶也從未被海洋所淹沒。
那麽貝加爾湖的海豹壹定是主動的從海洋中遷徙到貝加爾湖來的,這個時間點大概發生在上壹個冰川期。在冰川期的時候,冰川融化導致的融水讓聯通貝加爾湖和北冰洋的安哥拉河水位暴漲。有壹些環斑海豹就逆流而上,進入安哥拉河裏覓食生活。這個時間應該非常漫長,導致了這些海豹向河流上遊擴散的距離越來越遠。最終有其中的壹部分來到了貝加爾湖中。
但是隨著冰川期的結束,安哥拉河的水位逐漸的下降。變得不再適宜海豹生活。生活在河流中的海豹,壹部分重新回歸海洋中,壹部分在當地逐漸的滅絕。而已經進入貝加爾湖的這壹些海豹,就被隔斷在貝加爾湖中。
貝加爾湖的環境是可以滿足這些海豹的生活所需的。它的魚類資源足夠豐富,它的水深非常的深,它的溫度適宜海豹生活,它也有許多的島嶼和海岸線可供海豹上岸產下後代,這些有利條件使得誤入貝加爾湖的海豹在此繁衍生息,並最終和環斑海豹分化,演化為了壹個獨立的物種。
實際上像這樣進入淡水湖泊生活的海豹,並不僅只是貝加爾湖的這壹個群體(也就是說,網上某百科所寫的“貝加爾湖海豹是世界上唯壹的淡水海豹”這壹句是錯的)。同樣是環斑海豹,它們還進入了北歐的至少兩個淡水湖泊,並且繁衍至今。這就是賽馬湖環斑海豹和拉湖環斑海豹。而另壹個鹹水湖泊中,也有很多的海豹生活,就是裏海海豹。它們同樣是環斑海豹的壹個亞種。
但是很多朋友就會問,為什麽生活在海洋裏的海豹,可以在淡水中生活呢。我們知道很多海水魚扔到淡水裏,是無法生存的,反之也是壹樣。學過生物的我們都知道,這是因為滲透壓的不同,導致它們無法在不同鹽度的水域中生活。不過對於海豹這樣的哺乳生物來說,它們和水體進行滲透壓交換的環節比較少:它們沒有鰓,這是魚與水體發生體液交換的主要途徑,它們的皮膚也可以阻斷外界水體和體內體液的鹽分交流。所以說滲透壓對海豹來到淡水環境中生活帶來的影響並不大。實際上,在我國山東濟南的趵突泉景區,也人為的圈養了幾頭海豹,他們在趵突泉的淡水環境裏,也生活得還不錯。
還有很多的海洋鯨類,也經常來到淡水環境中覓食。比如伊河海豚,就經常出現在湄公河的中遊地帶。還有壹些海洋鯨類,甚至習慣了淡水的生活,並在此定居下來。實際上我們知道的像長江江豚,白暨豚這樣的淡水鯨類,它們都是祖先生活在海洋裏的海水鯨演化而來的。
貝加爾湖不就是我國古時候的北海嗎- -,不太了解。只知道有這麽壹句“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貝加爾湖特有的淡水生海洋生物就是貝加爾海豹,貝加爾湖海豹是壹種無耳海豹,像裏海海豹壹樣,它們與北極環斑海豹有關。貝加爾海豹是最小的真海豹之壹,也是唯壹的純淡水鰭吻海豹。生活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哈德遜灣地區的內陸港口海豹、賽馬環斑海豹(環斑海豹亞種)和拉多加海豹(環斑海豹亞種)這是幾種淡水海豹,但它們原來也是海洋種群的壹部分。貝加爾海豹的祖先從北極(通過西伯利亞冰蓋)遷移到貝加爾湖,定居下來後來地質和氣候變化,留在了貝加爾湖,再也沒有回歸大海。
最近的貝加爾海豹估計有80000到100000只,大致相當於該湖的預期承載能力。目前,盡管狩獵(合法和非法)和湖泊汙染,該物種並未受到威脅。
貝加爾海豹是最小的真海豹之壹。成年海豹通常長到1.1-1.4米,體重63-70公斤。記載中貝加爾海豹最大尺寸為1.65米,重量為130千克。貝加爾海豹體重有顯著的年度變化,春季最低,秋季最高,約增加38-42%。貝加爾海豹很少表現出兩性異形,雄性僅略大於雌性。它們背上是鋼灰色,腹部有壹層微黃的皮毛,隨著年齡的增大慢慢變成褐色。剛出生時,幼崽重3-3.5公斤,長約70厘米,生有白色、柔滑的皮毛。
貝加爾海豹只生活在貝加爾湖的水域。貝加爾海豹最初是如何生活在那裏的,這有點神秘。它們可能遊過河流和小溪,或者貝加爾湖在某個時候通過壹大片水域與海洋相連,比如前壹個冰河世紀形成的西西伯利亞冰川湖或西西伯利亞平原。據估計,貝加爾海豹已經在貝加爾湖居住了大約兩百萬年。
貝加爾湖海豹居住的區域根據季節和其他環境因素而變化。它們壹年中大部分時間都是獨居的,有時生活在離其他貝加爾海豹幾公裏遠的地方。總的來說,貝加爾海豹在湖北部的分布數量更高,因為冬天越長,冰凍結的時間就越長,這對海豹過冬來說是更好的選擇。然而,近年來,貝加爾海豹搬遷到湖的南半部,可能是為了躲避獵人。冬天,當湖水結冰時,海豹會在特定區域保持幾個呼吸孔,並呆在附近,不會幹擾附近海豹。當冰開始融化時,貝加爾海豹傾向於呆在湖岸附近。
今夏曾去過貝加爾湖遊覽。並在東西伯利亞首府伊爾庫茨克的貝湖博物館目睹了兩只活的淡水海豹,也是世界唯壹的淡水海豹,的確令人稱奇!它們為何會出現在淡水裏?是否因千萬年來陸地海洋的變遷由海洋鹹水逐漸演化而來?至今仍無定論,值得探討考證!
中國的的北海,現在俄羅斯的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魚類水產品最為豐富,三百多條大小河流註入湖中,水利資原極其來富。湖內的海洋魚類鯊魚,動物海象,海螺及海洋生物能夠在淡水環境生存,它們是原生居民,經過淡水慢慢註入,改變了它們的食性特征,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慢慢地習慣了這裏的生活特性,照樣繁殖後代,代代相傳。。。。。。貝加爾湖在二千五百萬年前與大海相連,由於地殼地質變動,貝加爾湖與大海分開了,中間隴現了西伯利亞平原,如此大的水域湖泊有海洋動物生物就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