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如何評價《請不要辜負這個時代》?

如何評價《請不要辜負這個時代》?

記得三天前在微博上看到這篇屎壹樣的長文就是我壹朋友轉發的,我耐著性子看完長文立馬怒刪了所有轉發過的微友,但是仔細壹想,此人不可大意,他不是智商太低,也不是毫無知識常識。他完全摸透了中國許多青少年憤青的思路和喜好,才能口味精準地投餵出這樣的洗腦文。此文值得大家多讀幾遍。盲目追崇西方的壹些價值觀是自取滅亡。信息豐富邏輯清楚周小平同誌 妳其實並不孤單,與國家***存亡的“80後”還是有的,只不過極少(畢竟咱人口基數大嘛)。但就是這“極少”,足夠以壹頂百,以壹頂萬。遙想當年的紅壹軍團,就足以說明壹切!說的大部分有道理 很多事情其實我們根本不了解真相就憑自己的固有觀念妄下結論難得壹見的好文!果然還是要多看書,如果將來真的從事了新聞行業,希望自己能夠客觀地好好工作。唉,說來慚愧,以前我也很崇洋媚外,認為自己國家多壞,外國多好,直到壹年前看了很多書,才回過頭發現, 最愛的還是中國。如果在生壹萬次,我還要做中國人。我身邊的人也差不多, 很多生活很好的人卻不信任國家不信任黨。應領導推薦,第壹次看周哥的文章,我只想說這個五毛,我喜歡!國家也是家,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總想著離家出走的孩子,只有真的離開了,才會知道自己家的好。因為我們總是看到自己家的壞,忽略了好;總看別人家的好,卻不知他們的壞。生在中國這個大家,處在這個發展的時代,愛自己就是愛家,也是愛國!總結壹下,除了明顯五毛水軍,我感覺大部分都是壹腔熱血的青少年。回想下我自己的叛逆期,自以為是地站在世界之巔,痛苦於世界皆醉我獨醒。不屑、反抗各種主流。幾年前冒出壹個詞叫非主流,好端端壹個中性詞被歸到貶義,強行丟給在外型上追求個性的青少年們,然後全社會壹起合起夥來嘲笑他們。可為什麽那些非主流的孩子們依舊昂著他們尖銳的毛發大無畏地逆風而行?因為他們是驕傲的,對妳們的不屑他們也是不屑的。周小平無疑很有市場眼光,他明白這些青少年不是個別,而是在多年系統地愚民教育下的已進入叛逆期的龐大中國青少年群體。他們熱血又愛國,但是學校裏沒有教過他們和平年代怎樣愛才是真愛,在影視作品曖昧地暗示下,他們中有壹部分甚至認為仇視美帝和鬼子就是愛國。他們渴望自己是理智的、客觀的,他們尊重知識,但他們卻不知道如何查閱資料獲得知識、辨明真偽。還有,他們早就聽煩了妳們天天說改革改革改革。於是《請不要辜負這個時代》橫空出世,這篇下流的文章寫得很考究。首先開篇收尾都反復強調了讀書了解歷史真相的重要性。“這世間上沒有容易獲得的東西,歷史和政治常識也不例外。如果妳不讀書,沒有人能幫得了妳。” 但是看完文章會去用三年時間讀完《資治通鑒》《歐洲史》《亞洲戰爭簡史》《歐洲戰爭簡史》《臺灣史》《聯邦論》等等壹系列書籍的青少年會有多少?所以這幾個段落真正用意是“妳們讀不了我來幫妳讀,告訴妳什麽是真相。不用懷疑我,我就是歷史真相代言人。”而其他反駁的人都是錯的,“因為真理永遠只會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又或者是用心險惡的,因為他們都是“是非不明,黑白不分的”。“因為妳的身邊充滿了謊言與誘騙。”好壹個做足了的前戲!然後真正的誘奸就開始了。周小平的“真相”全都包裝成了“妳天天說......,但是事實是........妳知道嗎?”的樣式,排山倒海撲面而來,排得妳壹拍腦門恍然大悟:“多虧這哥們,原來我被騙了那麽久”海量的“真相”和例舉的數據來路不明,但是註意了,有壹個數據他給出了來歷,在“08年美國爆發流感,58000多人集中暴斃,火葬場開足馬力,直燒得屍煙熏天。妳知道嗎”後面有個小括號 (最初新聞報道死亡近4萬人,最後統計5.8萬人 新浪微登錄 )不過眼尖的妳已經看出來數據來源是個微博鏈接,而且現在點進去已經查無此頁了。不過不要笑,文章不是寫給妳的,這個看起來很嚴謹很有說服力的小括號對於入了前戲的人來說已經像壹劑春藥壹樣了。在世界皆醉我獨醒中,周的高潮來了。“聖賢說:‘真理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裏。’如今這社會壹百個人裏,難以找出三個人支持政府,大多數人都淪為了公知的信徒。” 語氣沈痛,卻字字戳在G點上。被徹底洗完腦的人此刻血脈噴張,床上爬起來像英雄壹樣出門去對抗邪惡無知的全世界。很多人可能和我壹樣,看了第壹段就本能地不適了,文風中二,充滿煽動性。但周小平不會在乎,因為這文章原本就不是寫給我看的,君不見愛他的人都是真愛,在五體投地呢。周不怕妳罵他沒知識沒常識,因為他的客戶沒有在轉發散播前查閱資料辨清真偽的習慣。他也不怕時間會證明真理,因為時間沒跑那麽快,而他更不怕那些嚴謹地逐句反駁他的人,因為那些行文嚴謹的人不屑於用他這種鋪天蓋地羅列而不做限定不註明來歷沒有理性分析只見煽動與煽情的筆法。而嚴謹有條理不煽情的文字可能在他的客戶看來是乏味無趣的,不會有耐心看完,更不會大規模被轉發傳播。最後我想引用《請不要辜負這個時代》裏唯壹我認同的壹段話,這段話點明了周作此文的用意:“眼見身邊的人壹個個逐漸被微博催眠、被雜誌報紙和暢銷書侵蝕、壹個個漸漸滑向是非不明,黑白不分的深淵時,我不得不憂心忡忡。因為世界是前輩的,世界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我們的。所以我們這代人怎麽想,很重要。尤其是我們這代人裏的精英,掌握資金、技術、科技以及管理技能的人怎麽想,對子孫後代很重要,因為這個世界的重擔終有壹天會落在我們這代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