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歷史有什麽時期
1、繩文時代:日本石器時代後期,繩文時代始於公元前12000年,於公元前300年正式結束,日本由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時代。
2、彌生時代:公元前300-公元250年 日本古代使用彌生式陶器的時代。
3、古墳時代:又稱大和時代,日本繼彌生時代之後的時代,從公元250年開始,迄於公元538年。
4、飛鳥時代:約始於公元593年,止於遷都平城京的710 年,上承古墳時代,下啟奈良時代。
5、奈良時代:710年,日本天皇遷都平城京(今奈良),開始日本歷史上知名的“奈良時代”。
6、平安時代:日本官方稱呼也可稱做平安京時代,平安京時期,平安時期。從794年桓武天皇將首都從奈良移到平安京(現在的京都)開始,到1192年源賴朝建立鐮倉幕府壹攬大權為止。
7、鐮倉時代:(1185年—1333年),是日本歷史中以鐮倉為全國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權時代。
8、南北朝時代:日本同時出現了南、北兩個天皇,並有各自的傳承,是日本歷史上壹段分裂時期。日本南北朝發生於1336年-1392年。
9、室町時代:( 1336年-1573年),是日本歷史中世時代的壹個劃分,名稱源自於幕府設在京都的室町。
10、日本戰國時代(1467—1585年或1615年),壹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歷史。
11、安土桃山時代:1573年(或1568年)至1603年之間,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稱霸日本的時代。
12、江戶時代(1603年3月24日-1867年11月15日):是日本歷史上武家統治封建時代的最後壹個時期。
13、明治時代:明治作為日本天皇睦仁的年號,在公元1868年--1912年日本使用此年號,***計四十五年。
14、大正時代:日本大正天皇在位的時期,1912年—1926年,是短暫而相對穩定的時期。
15、昭和時代:日本天皇裕仁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時間為1926年12月25日—1989年1月7日。
16、平成時代:日本天皇明仁的年號,由1989年1月8日起開始計算直至現在。
擴展資料:
日本歷史是指日本從日本文明產生到現在的歷史。日本列島最早在20萬年前出現人類,已知最早的日本人類化石可追溯到約3萬年前。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第壹代天皇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並即位,即位日相當於西歷2月11日,因此就把這壹天定為“建國紀念日”。
日本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壹政權大和國,其後於大化革新後確立天皇體制,引入唐朝文化,仿效中國唐朝的政治制度,嘗試創建壹個律令制的國家。710年,元明天皇遷都平城京,日本進入奈良時代,律令制國家也日益成熟。大和政權的版圖在這時也逐漸擴張,征服東北地方部分地區和南九州。
12世紀末,日本開始六百多年的幕府時代,鐮倉幕府、室町幕府相繼執政。期間曾經歷壹個半世紀的戰國時代,以及由豐臣秀吉領導的文祿慶長之役。17世紀初,江戶幕府實行鎖國政策二百多年,到1854年黑船事件後,日本國內有誌之士提出“尊王攘夷”等號召,江戶幕府在輿論的壓力下,被迫將政權還給明治天皇,史稱“大政奉還”。
1867年,明治天皇整頓內政,富國強兵,壹戰後短暫經歷大正民主時期,到20世紀30年代落入軍部控制,實行軍國主義,但於1945年被盟國擊敗後宣布投降。日本在恢復主權後經濟高速增長,躋身先進國家之列,直至20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日本進入長期的相對經濟不景氣狀態至今。
安倍晉三再上臺後,推行了壹系列經濟改革措施,包括推動日元貶值、實行量化寬松等,被稱為“安倍經濟學”。縱使當中調高消費稅的措施可能會令部分國民的薪資追不上物價升幅,但由於日元兌美元貶值,帶動日本產業出口量和國內消費需求攀升,使日本能夠擺脫長達15年之久的通縮陰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