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胡蘿蔔素或是潛在抗新冠病毒藥物,這壹發現對現在的疫情有何積極影響?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道,中國和英國科學家在《病毒》雜誌上撰文指出,他們的最新研究表明,毒胡蘿蔔素(thapsigargin)具有抗病毒的特性。毒胡蘿蔔素作為壹種廣譜抗病毒藥物,或有助於遏制包括新冠肺炎在內的流行病的傳播勢頭。
這項研究由諾丁漢大學張建宙(音譯)教授以及來自英國動植物衛生署(APHA)、中國農業大學和英國皮爾布賴特研究所的專家合作進行。研究人員表示,鑒於不同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在臨床上難以區分,壹種能同時針對不同病毒的有效廣譜療法可顯著改善臨床管理。這種抗病毒藥物有望在社區廣泛使用,以遏制病毒的活性及傳播能力。在最新研究中,專家小組發現,小劑量使用毒胡蘿蔔素這種植物源性抗病毒藥物時,會引發高效的廣譜抗病毒天然免疫反應,對抗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3種主要的人類呼吸道病毒。
研究人員解釋說,毒胡蘿蔔素具有多種關鍵特征,使其成為壹種很有前途的抗病毒藥物。首先,在感染前或已感染後使用這種藥物,能有效對抗病毒感染;其次,毒胡蘿蔔素在胃內時,其酸堿性(pH值)很穩定,因此可以口服,而無需註射或住院;再次,對病毒抗性不敏感,而且其藥效至少是目前抗病毒療法的幾百倍;另外,在阻斷冠狀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聯合感染方面的效果,與阻斷單壹病毒感染壹樣;最後,在前列腺癌試驗對象身上開展的測試表明具有安全性。
張建宙說:?雖然我們對這種抗病毒藥物及其在治療新冠肺炎方面的療效仍需進壹步研究,開展更多測試,但現在的研究結果表明,毒胡蘿蔔素及其衍生物是很有前途的抗病毒治療方法,可以對抗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考慮到未來的大流行病很可能源於動物,而且,動物與人之間可能相互傳播,包括毒胡蘿蔔素在內的新壹代抗病毒藥物有望在控制和治療人畜重要病毒感染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外媒報道,英國諾丁漢大學的壹個研究團隊稱,壹種鮮為人知的藥物?毒胡蘿蔔素?對治療新冠肺炎?非常有效?,並稱這項發現?具有重大意義?。
這項發表在《病毒》雜誌上的研究發現,這種從植物中提取的抗病毒成分?會引發針對三種主要人類呼吸道病毒、高效並以宿主為中心的廣譜抗病毒固有免疫反應?,這三種病毒包括引發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研究小組負責人張建宙(音)教授說,盡管?顯然需要進行更多測試?,但?目前的發現有力地證明了,毒胡蘿蔔素及其衍生物在新冠肺炎和流感的抗病毒治療方面很有前景?。
報道稱,自第壹波新冠疫情以來,已有多種藥物被用於治療這種由病毒引發的疾病,包括類固醇地塞米松和美國再生元制藥公司研制的壹種混合抗體。美國唐納德?特朗普就曾在治療期間就使用了抗體雞尾酒療法。衛生官員和醫生還建議增加維生素D的攝入量作為預防措施。張表示,新冠大流行已造成220萬人喪生,數十個國家陷入癱瘓,這?凸顯了對有效抗病毒藥物的需求,就和對疫苗的需求壹樣?。